陳鳳超 唐愷森 郝頌華 謝保勛
瘢痕疙瘩的治療一直是整形外科的一大難題。單純手術切除縫合后復發率甚高〔1〕,綜合治療雖可提高治愈率,但也有費時、費錢、損傷重、痛苦大等缺點。采用手術切除全厚皮移植術,愈后適當加壓包扎仍不失為可行的方法。我科對22例45塊熱燒傷、化學燒傷、電燒傷及外傷后瘢痕疙瘩患者進行治療,收到滿意效果,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22例,男14例,女8例;病程13個月~8年;年齡15歲~52歲,平均28歲;瘢痕疙瘩數目45塊,面積3cm2~84cm2。
2治療方法
所有病例均在局部麻醉下施術,應用絡合碘消毒,沿瘢痕與正常皮膚交界處的正常皮膚上作切口,對瘢痕基底作徹底切除,全厚皮移植,邊緣3-0/5-0絲線縫合固定。打包加壓包扎,7天~10天第一次換藥。愈后應用彈力繃帶加壓包扎。
3結果
3.1療效評判標準因瘢痕切除后全厚皮片移植術與以往其它方法治療的療效標準有所不同,我們根據瘢痕嚴重程度分類的積分標準擬定的標準:①治愈:術區所植皮片色澤、彈力具佳,邊緣無明顯瘢痕或有線形瘢痕微隆起于皮面<1mm,無任何主觀癥狀;②顯效:術區所植皮片色澤、彈力好,邊緣有線形瘢痕隆起于皮面<2mm,無主觀癥狀;③無效:術區所植皮片色澤變暗、彈性較差,邊緣有線形瘢痕隆起>2mm,增寬>2mm,有時發癢。
3.2術后3個月隨訪觀察結果見附表。
4討論
4.1此組病例符合瘢痕疙瘩的診斷標準〔2〕,至少同時具備兩條。①按其瘢痕嚴重程度的積分標準〔3〕為12分~15分,本組均在10分以上;②曾用抗瘢痕的外用藥物及瘢痕內注射確炎舒松治療,但療效不佳。本組資料結果表明手術效果滿意,治愈率64%,總有效率87%。筆者認為手術治療的有利方面至少有二:①去除了刺激瘢痕繼續生長的基礎。在創面的修復過程中,由于炎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膠原合成加強,瘢痕疙瘩內膠原合成率約20倍于正常皮膚〔1〕,且其內部含有刺激膠原生長的脯氨酸羥化酶及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等。因此,切除瘢痕疙瘩就切除了內在正反饋因素。②去除了刺激瘢痕繼續生長的外在因素。瘢痕奇癢常導致抓痕擦傷、感染等致使瘢痕經久不愈,膠原合成增強。③瘢痕內殘余毛囊及皮脂腺致使汗液、皮脂分泌不暢,引起毛囊根部反復感染,甚至形成瘢痕內積膿。這些都刺激膠原的大量增生。手術切除則可根除此隱患。
4.2為提高手術效果,術中應無創操作,采用小針、細線、無張力縫合。術后要加強管理,面部加強五官護理,避免分泌物污染創面,引起感染;對于口周手術,術后要注意制動;下肢手術后不可過早下地活動,減少局部充血,以利創面盡快愈合。本組資料中無效的病例,其一是口周感染,另一例術后下床活動過早,致使植皮區充血、水腫,刺激瘢痕增生。術后彈力繃帶加壓對于瘢痕疙瘩的治療是必要的,可減少瘢痕疙瘩的復發率。
[參考文獻]
1汪良能,高學書主編.整形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330,318
2Mohel AD.Evluation of varions methods of treating keloid and hypertropic scars:a 10-year follow up study[J].Br J Plastic surg.1992;45:374
3Sawads Y.Treatment of scars:and keloid with a cream containing silicone oil[J].Br J Plastic surg.1990;43:683
作者簡介:陳鳳超男,1968年生,畢業于河南醫科大學臨床醫療系,現在鄭州市河南電力醫院燒傷整形科工作,發表論文3篇,參編專著一部。
收稿日期2000-05-17
編輯/張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