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然

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
6月25日到27日,黨中央、國務院在北京召開了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在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之際,召開這個會議,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和國務院對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西藏各族人民的親切關懷。江澤民總書記在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深刻總結了1994年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7年來西藏工作的成績和經驗,深入分析了新世紀初西藏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部署了在新世紀初促進西藏從加快發展到推動跨越式發展、從保持穩定到實現長治久安的各項工作,是在新世紀初推動西藏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行動綱領。
80年代以來的三次西藏工作會議
西藏和平解放50年來,中央始終把幫助西藏加快發展作為一項根本性的方針。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 中央一共召開過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不斷加大援藏工作的力度。第一次會議是在1980年召開的,會議確定了對西藏實行特殊政策,讓農牧民休養生息、發展生產,盡快富裕起來。第二次會議是在1984年召開的,會議著重研究了西藏的經濟建設問題,進一步放寬政策,并決定由北京、上海、天津、江蘇等9個省市,集中幫助西藏建設迫切需要的43個工程項目,比如拉薩飯店、西藏人民會堂、體育館等,都是那時建成的。第三次會議是1994年7月召開,這是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在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刻召開的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會議。會議提出了加快西藏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方針、政策和措施,確定了西藏發展的任務和目標,作出了全國支援西藏的戰略決策,中央有關部委和15個省市對口支援西藏,確定援建62個重點建設項目。最近召開的第四次會議,對西藏實行優惠政策的領域更寬、支持力度更大。支援單位之多、援建項目之多、投入資金之多都是空前的。

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以來的主要成績
自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以來的7年間,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在中央有關部門、各省區市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西藏經濟社會取得了全面發展和進步。就總體情況來說,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提出的西藏發展的目標已經基本實現。
經濟發展速度加快。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確定,到2000年,力爭西藏國民生產總值比1993年接近翻一番,年均增長10%左右。實際執行的結果是,到2000年西藏自治區國民生產總值達到117.4億元,是1993年的2.27倍,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長12.4%,改變了長期低于全國平均發展速度的狀態,也超過了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1確定的目標。糧油肉基本自給,糧食總產量由1993年的67.2萬噸提高到96.22萬噸,增長43%。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由706元增加到1331元,增長88%, 多數群眾的溫飽問題得到基本解決,人民生活顯著改善。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中央確定的"兩有八O"目標(縣縣有中學、鄉鄉有完小,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80%)提前實現。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由58.9%提高到85.8%,青壯年文盲率明顯下降。廣播電視覆蓋率增加,通信現代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科技、文化、衛生、體育、新聞出版等事業發展較快,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成績顯著。
全國支援西藏力度加大。國家投資重點建設了交通、能源、通信、農牧業、社會事業等一批基礎性骨干項目。62項重點援藏工程全部建成。此外,兄弟省市還投資22.4億元,援建了576個建設項目,中央有關部門投資9.2億元,援建了140個項目。這些援藏工程閃耀著民族大團結的光輝,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扶持和兄弟省區市的大力援助下,辦成了一些多年想辦而未辦成的事情。以貢嘎機場擴建、邦達機場修復、青藏公路改造及滿拉水利樞紐、羊卓雍湖電站、蘭州-西寧-拉薩光纜等為標志的一大批重點工程的建成,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增強了西藏的綜合實力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后勁,改善了城鄉環境面貌,為長遠發展奠定了基礎。以電力為例,全區發電裝機容量由1993年的17.34萬千瓦增加到35.8萬千瓦,翻了一番多。
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得到增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一步發展。西藏長期封閉半封閉狀態開始打破,與內地的經濟聯系,人員交往日益密切,對外開放逐漸擴大。
民族團結進一步加強。"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在西藏各族干部群眾中日益深入人心。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得到鞏固和發展。各族群眾對祖國的向心力進一步增強。
社會局勢基本穩定。堅決依法打擊分裂祖國、破壞社會穩定的行為。在政治上公開揭露達賴集團的分裂罪行,形成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的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正常宗教活動得到保護。班禪轉世工作圓滿完成,寺廟愛國主義教育、法制教育取得明顯成效。在反分裂斗爭中主動治理,牢牢掌握了斗爭的主動權。
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以來的7年,是西藏經濟發展最快,社會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7年;是反分裂斗爭取得重要成果,保持社會局勢基本穩定的7年;是新時期西藏工作大政方針深入人心,黨的建設不斷加強的7年。西藏進入了歷史上發展和穩定最好的時期之一。這是西藏廣大干部群眾、各族各界人士的廣泛共識。
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提出的任務和目標
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提出了新世紀西藏發展與穩定的"兩個促進"的任務和目標。在發展方面,提出要促進西藏從加快發展到跨越式發展,明確了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在穩定方面,提出要促進西藏從基本穩定到長治久安,部署繼續深入開展反分裂斗爭,進一步統一認識,加強協調,落實措施,確保穩定。
對于西藏經濟的跨越式發展,江澤民總書記在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的報告上作了深刻的分析,指出中央在"十五"計劃建議中明確提出了要實現我國社會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這是對全國經濟發展而言的,當然也是有條件的,不可能一下子全面實現跨越式發展,而只能在有條件的地方和領域首先取得突破,逐步帶動整個社會生產力的全面提高。但是,在關系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戰略地區和戰略部門,通過國家和各地的支持,直接引進、吸收和應用先進技術和適用技術,集中力量推動跨越式發展,是我們必須采取的一種戰略,對西藏這樣的地區,就可以而且應該采取這樣的戰略。這段話使西藏干部受到極大的鼓舞和振奮。
西藏發展穩定的好形勢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有利條件;西藏各族人民盡快擺脫落后狀態的強烈愿望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強大動力;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歷史機遇。最根本的有利條件是中央的關心和全國人民對西藏的大力支援。
會議解決了西藏發展的四個問題
第四次會議在西藏經濟社會發展方面主要解決了四個問題:規劃、項目、對口支援和優惠政策。
一是幫助西藏制定了"十五" 期間西藏發展規劃。
二是確定優先安排的重點建設項目。經過充分協商,目前確定了國家直接投資的建設項目117個,總投資約312億元(含青藏鐵路西藏段120億元)。其中經濟項目42個,投資額約256億元,重點安排在農林牧水、能源、交通等領域;社會發展項目75個,投資額約56億,重點安排在郵電通信、文教衛體、廣播電視、旅游、城市基礎設施及基層政權建設等領域。與第三次座談會確定的中央援建項目相比,項目增加了87個,投資總額增加了274億元。
三是確定了對口支援建設項目。經過認真準備和協調,已經確定各省區市對口支援西藏建設項目70個,總投資10.62億元。
四是確定優惠政策。現行的優惠政策,能夠繼續執行的繼續執行,需要完善的完善后繼續執行,還增加了一些新的優惠政策。優惠政策共有50條。其中延續的政策有18條,對原有政策完善后執行的有20條,新增加的有12條。中央對西藏財力補助達379億元,比"九五"期間增加了一倍。國家的項目投資和對口支援投資共322億元,加上財政補貼379億元,超過了700億元,可以支撐西藏自治區"十五"期間經濟社會各項事業保持較快增長。
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的特點
這次為期3天的座談會,具有鮮明的特點。
一是規格高、規模大。江澤民總書記、朱基總理發表了重要講話。李瑞環同志作了總結講話。中央領導、中央有關部門的領導、各省區市的領導和西藏自治區領導出席了會議。會議的籌備和召開,充分說明黨中央確實高度重視西藏工作,站得很高、看得很遠、想得很深、抓得很準、力度很大。中央各個部門確實非常關心西藏工作,各省區市確實大力支持西藏工作,講政治,抓落實,積極主動、滿腔熱情。
二是會議準備充分。在籌備過程中,中央有關部門先后組織了個30多個調研組、300多人進藏調研,與西藏的同志共同研究,認真總結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以來的工作成績和實踐經驗,認真研究了新世紀初西藏工作各個領域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原則,形成了一致的、比較成熟的意見和協調配套的、有力的措施。
三是解決問題最多,力度最大。黨中央、國務院就研究一個省區市的工作下這么大力量,是前所未有的。
四是主題集中,緊緊抓住一個中心,兩件大事,三大任務,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抓住發展、穩定兩件大事,完成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社會穩定和加強黨的建設三大任務。
五是符合西藏實際。會議提出的發展穩定的各項方針、政策、措施都十分明確,完全符合西藏實際。西藏和承擔援藏任務的中央有關部門、各省區市,在貫徹第三次座談會精神的過程中,做了大量工作,在實踐中創造和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總結實踐經驗,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符合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規律,形成了推動援藏工作的明確思路和有利措施,也形成了推動援藏工作的有效的工作機制。
與會的中央國家各部委、各省區市的代表們通過學習江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更加深刻地認識與西藏工作相聯系的復雜的歷史背景和國際斗爭,認識做好西藏工作在全局中的極端重要性。認識到西藏的發展、穩定和安全,事關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事關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事關國家安全和祖國統一,事關我們的國家形象和國際斗爭。他們決心按照中央的要求,更加積極主動地做好援藏工作,將應該承擔的責任切實承擔起來,把應該做好的工作切實做好。
西藏代表強烈感受到黨和人民的深情
西藏自治區和各地市的黨政主要領導,自治區各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會議,受到了極大鼓舞和啟發。當江總書記滿含深情地說:"美麗富饒的西藏,雄居世界屋脊,是我們偉大祖國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勤勞勇敢的西藏各族群眾,是我們中華民族血脈相連的骨肉同胞"時,許多藏族代表都激動得熱淚盈眶。西藏代表既高興,又感到壓力很大、任務很重。他們都在考慮,中央這么關心,全國這么支援,西藏怎么辦?他們表示首先要傳達學習、貫徹落實好會議精神,同時要聯系各地區、各部門的實際,以創新的思路、務實的態度,把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確定的各項任務落實好。特別要認真研究如何不斷提高廣大農牧民的生活水平問題,務求取得實效。
新世紀西藏發展的宏偉藍圖
新世紀建設西藏的藍圖已經徐徐展開,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確定的建設項目已經開始啟動。就在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閉幕的第三天,青藏鐵路在格爾木和拉薩兩地同時舉行了開工典禮,奏響了西藏跨越式發展的號角。
在中央有關部門的協助下,西藏制定的自治區"十五"計劃綱要,為人們展示了新世紀頭十年的奮斗目標:"十五"期間,力爭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以上,到2005年,力爭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進入西部地區前列;到2005年,力爭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全國中等水平,為使西藏與全國一道進入現代化打好基礎。"綱要"還提出,到2005年,農牧民人均純收入要達到2000元以上,年均增幅8.5%以上;西藏95%以上的鄉、70%以上的行政村通公路,比目前分別提高7到10個百分點;發電裝機容量達50萬千瓦,爭取解決80%以上的農牧民用電問題;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5%以上,比目前水平提高近10個百分點。
西藏提出了"三大戰略",即特色追趕戰略、科教興藏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提出了"六個特色支柱產業",即大力發展旅游業、藏醫藏藥、高原特色生物產業和綠色食品業、農畜產品加工業和民間手工業、礦業、建筑建材業,將帶動和促進西藏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使西藏經濟在新世紀實現新的跨越。
有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確定的大政方針指引;有中央和全國各族人民對西藏的大力支持和無私支援;有西藏各族干部群眾的團結奮斗,西藏的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西藏的未來將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