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魯濕地保護是拉薩市的一項環保工程。"拉魯",這是個歷史延留下的稱謂,過去是貴族拉魯家的領地,是一塊水草豐美、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城市天然濕地。
位于拉薩北城區的拉魯濕地,現存面積為6.2平方公里,對拉薩市區起著調節氣候、增加空氣中氧含量、保持地下水位、過濾污水、維護生態平衡以及美化城市環境等重大作用,另外,還具有較高的教學、科研價值。應該說拉魯濕地是拉薩城市的"肺"。
拉薩市環保局于1995年開始對拉魯濕地進行初步調查。1997年組成考察小組,在自治區環保局的協助下,完成了濕地現狀、社會、人文及地理等資料的收集和考察工作,形成了《拉薩市拉魯濕地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綜合考察報告》、《建立拉薩市拉魯濕地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申報書》及一系列調查資料。1998年8月,市環保局配合拉薩市計委、自治區環境科學研究所出臺了《拉薩市拉魯濕地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可行性研究報告》;
1999年5月25日,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批準建立拉薩市拉魯濕地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
1999年9月,在市環保局的配合下,自治區環科所編寫了《拉薩拉魯濕地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總體發展規劃編寫大綱》;
2000年4月,拉薩市環保局起草、市政府出臺了《拉薩市拉魯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從此,拉魯濕地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和管理便有了針對性的法律依據。
自1997年以來,拉薩市環保局就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對拉魯濕地進行每周一次的例行檢查,嚴格禁止在濕地內從事開墾農田、挖設魚塘、挖取草皮、打魚等違犯濕地保護的行為,并在1998-1999年的兩年間,對濕地內的經營活動進行了嚴肅整治直至取締,對保護區內居民宣講政策法規和說服教育,使之全部搬遷出濕地,基本控制了拉魯濕地被破壞和面積逐年減少的趨勢。
拉薩拉魯濕地被確定為自治區自然保護區
2001年3月植樹節期間,拉薩市組織市直機關、部隊等部門幾百人,在濕地臨中干渠邊沿植樹7500株,并安排專人負責給樹苗澆水。
去年雨季高峰期,濕地上游兩條溝內水量大增,沖垮了河堤,導致洪水帶沙涌入草場,保護區內工作人員及時做好了堵截流沙河水,防止河沙掩埋草場的工作。
為確保拉魯濕地內水量充足,去年保護區曾調動機械甚至人力堵截濕地內的引水溝渠,并修復了沿濕地段中干渠的兩道閘門,效果非常明顯。由于濕地內含水量大增,今年春天引來成千上萬只黃鴨(自治區級二類保護動物)及各種鳥類來此棲息玩耍,景色極為壯觀。2000年底至今年初寒冬季節,針對保護區內野生鳥類缺食的問題,管理部門已定期投食,引來更多的鳥類。
如今保護區豎起了高大醒目的宣傳牌,臨中干渠邊插種的鮮花爭奇斗艷,四周的垃圾也被清理干凈,阻止牲畜破壞濕地而修建的網圍欄也正在進行中。有關部門正在研究解決濕地的水源及如何防止濕地內的水源流失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