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 堆 吳 偉

從美洲發來的傳真圖像那么清楚,從歐洲打來的電話像市內電話一樣清晰,近些年西藏的電信事業發展迅猛,雪域高原與世界的聯系愈來愈便捷、距離越來越近了。那么在西藏,領導著開創電信事業的一班人馬,開拓這輝煌事業的人是誰呢?他就是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中國電信集團西藏自治區電信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藏族干部曾忠義。
歷史的回顧
史書記載,從吐蕃時期到解放前,千百年來西藏始終沿用通信驛站。為地方政府送公文的信差叫“阿仲”,他們身背黃氆氌公文包,揚鞭疾馳,沿途換馬不換人,如是差民送信,換人也換馬,人們聽到鈴聲就來取信。這種信息傳遞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
1951年人民郵電在西藏誕生,郵電人艱苦創業,郵電業從無到有。但到1980年西藏的通信依然非常落后。更多地方不通長途電話,遠距離通信只能用電報,而電報通信也多為人工接續。生產用房基本上是簡陋的干打壘屋或土坯房,生產場地嚴重不足,運輸能力缺口很大。1981年,曾忠義正式任郵電管理局局長。
西藏的通信落后多少年了,該是上去的時候了。曾忠義與黨組一班人,做了重大決策:“六五”期間主要是打基礎、培養人才、積蓄力量,對通信設施從事一些完善工作;“七五”期間加大科技含量,加速區內地、市城鎮通信走向現代化……。這是當時的一幅宏偉藍圖,要實現它最大的困難是資金問題。曾忠義感到政策給郵電發展帶來了機遇,堅持國家、地方、集體共同辦郵電,開始了全方位的宣傳攻勢。
那幾年,他利用各種機會請自治區政府領導和各部門、各界人士前來參觀通信現場,使他們了解郵電;利用多種傳媒方式廣泛宣傳郵電,呼吁社會各界的支持。那幾年,他走到哪里,就宣傳到哪里,工作到哪里。他常說:郵電發展需要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可這環境不是等來的。
不跟別人后面走要上就上最棒的
1989年12月16日,西藏自治區人大通過了《西藏自治區保障和發展郵電通信的暫行規定》;自治區政府為郵電落實固定資產投資1888.3萬元,占“七五”西藏郵電總投資的1/4強;在國家郵電部和全國各省市局的大力支持下,西藏郵電在“七五”期間的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歷史階段。
曾局長加快西藏郵電通信發展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在國家郵電部門是出了名的。那是制定“八五”計劃期間,曾局長向郵電部領導闡述了西藏局的意見,建議上話音VSAT系統,以解決47個縣不通長話的問題,并表示已經過大量論證,技術經濟是可行的。最后,他激動地說:“我在西藏郵電系統工作了這么久,局長也當了好幾年,作為藏族,我為西藏的郵電通信事業的落后而痛心,如果今后幾年西藏郵電通信仍沒有較大的改觀,我怎么對得起家鄉的人民,又怎么能對得起郵電部的領導。”說到這里,終于忍不住流下了熱淚。
1991年,曾忠義一班人做出了西藏郵電史上堪稱為里程碑式的決策:90年代建成以光纜、衛星為主要手段的長途傳輸網和以程控交換為主體的電話網,努力推進模數兼容網向數字網、智能網方向發展。“八五”期間,要建成61座話音VSAR衛星通信地面站,基本實現全區縣縣通長途電話,90%的縣市話程控化,7個地市和部分縣進入全國長途自動交換網。
這一決策非同小可。
西藏交通落后,交通工具單一,使得建設成本大,周期長,效益差。這給電信建設帶來了難以用常規技術制式和常規的資金投入形成通信能力的困難;給西藏郵電的決策者帶來了兩個難題——最先進的通信技術如何在西藏落地生根?巨大的、超常規的建設資金從何而來?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個問題是,西藏地廣人稀用郵量極小,今后先進的通信設施建成后,業務量究竟有多大?在曾忠義作出決策的當年,就有一些人提出質問,包括本系統的工作人員。
要大上就要先解放思想。1991年4月中旬的一天,局機關召開干部大會,曾局長在會上談“八五”計劃的由來、資金的解決、人才的培養、投入產出、效益,當今世界的發展及趨勢展望等等,一談就是一天。機關干部多年來沒有聽過這樣的課了,都說,這分明是專家演講,真過癮,太棒了,多講幾次就更好了。
1991年8月,西藏首次通信建設工作會議在拉薩召開。這次會議規劃出了西藏郵電事業的美好前景,決定改善郵電通信技術,改變西藏通信落后的面貌,為西藏改革開放服務,為子孫后代造福。
從此工程一個個上馬,工程管理部門精心組織,廣大工程技術人員都懷著強烈的自豪感、責任感及事業心,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老西藏精神,克服了許多困難,跋山涉水奔波于施工工地,好多同志幾個月都沒有休息過,甚至連春節、藏歷年都是在工地度過的。作為“八五”工程的總指揮,曾忠義局長時刻關注著工程進度,再忙也要抽空去工地看看。
1992年初他率領工作組奔赴三個地區,幾十個縣調研,獲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三千多公里的漫漫征途,山高路遠,大雪紛飛,有時一二百里看不到人煙,餓了只有吃壓縮干糧。這對胃被切除了2/3的曾局長是多大的考驗,但他心里只有工程。為了解決技術難題,他又邀請區外專家進藏考察、調研,去北京與設計部門探討,和外國專家商討。誰能知道曾忠義局長為此度過了多少不眠之夜,犧牲了多少節假日?
關心愛護幫助
曾忠義局長十分關心和重視基層工作,特別重視改善縣局職工的生產、生活條件。
那些年一座座浴室、溫室、幼兒園、職工之家在各地市縣局、所陸續建起,基層的住房條件逐步得到改善,各縣局都配備了電視機和一些生產設施。在基層的許多單位,一提起郵電部門的生產生活條件,人們都很羨慕。
無論是下鄉調查研究,還是在機關處理工作,曾局長那里總是人來人往,從領導干部到勤雜人員,大家都愿意找他談心,他的親切,他的平易,使每個人都愿意把他當做朋友和知己。
每逢春節、藏歷年,曾忠義總邀請局機關的援藏干部到家中團聚,使這些遠離故鄉的同仁感到雪域的溫暖和高原的關心。援藏干部應永樂、王志友、葛慶有他們看到西藏郵電這么需要業務技術人才,又有這么好的領導體貼他們,個個都在西藏干了十來年了。對一些家庭存在困難的內地干部職工,他一方面鼓勵大家努力工作,另一方面主動為他們聯系調動。阿里郵電局局長周希態夫婦至今都記得,局長曾親自為解決他們夫妻分居下了多少工夫。這一切內地來的同志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怎能不為西藏的郵電出力呢!
強將手下無弱兵
西藏郵電的崛起,第一要素是人,也只能是人,提高企業素質,首先要提高人的素質。這是曾忠義局長在企業管理中的又一指導思想。
十多年來,他始終堅持提高職工隊伍素質,注重人才的培養和使用。2000年12月底,全區電信職工總數為1693人,藏族占69%;學歷大專以上的占總數的64.2%,縣處級以上干部中大專學歷以上的占93%。近些年,職工隊伍文化程度和專業技術水平都在逐步提高,一支以藏族為主體,藏漢團結的電信隊伍已經形成。
曾忠義是知人善任的領導,是寬宏大量的局長,是五湖四海的總經理。他常講我能有多少能耐?我最大的本事是集思廣益,發揮大家的積極性。西藏郵電的今天靠的是改革開放的政策,靠的是黨組一班人的模范作用,靠的是全區郵電職工辛勤勞動。我看一個人最要緊的是實績,只要為西藏郵電事業做貢獻,就在我心目中有地位,有作用,就是功臣。
在那曲地區特大雪災中,許多鄉村的聯絡只有靠電話和無線通訊。那曲郵電局組織了抗災領導小組,青其局長任組長。他們組織多種抗災通訊網絡,為那曲的抗災救災工作做出了貢獻。
林芝電信局在局長李曉華的帶領下,創造了西藏通信史上五個第一:建成了電話本地網;實現無線尋呼全地區聯網;實現移動電話全區聯網;建成以地區為中心,以各縣為基站的電視、電話會議系統;冒出了一個電話村。2000年易貢特大抗洪搶險中,土登窮窮副局長和長途線務局局長曹邊疆帶領電信職工搶修光纜,為通信暢通做出了貢獻。
長期在阿里電信局工作的馬文生總工和倫珠經理,為阿里郵電事業默默地奉獻;日喀則電信分公司經理索朗旦增為西藏農村電話做出突出貢獻;山南電信公司經理多杰才旦成為西藏第一個縣縣通光纜的領頭雁;始終在全區電傳通信中處于樞紐地位和業務收入占全區電信總收入近60%的拉薩市電信分公司經理土登阿旺等人,都是全區電信職工的領頭羊,是曾局長帥旗下的強將。
辛勤耕耘收獲豐碩
曾忠義總經理欣喜地告訴記者,目前,西藏郵電的通信水平、通信技術、通信手段與內地省市基本上達到一致,形成了以拉薩為中心,連接各地、市、縣的具有先進技術的現代通信網。通過以下簡單的數據可以看出近20年西藏郵電發展的速度:(見圖表)
移動電話用戶從無到有,“九五”末已發展到5萬余戶,移動通信業務收入達到1.1億元,郵政業務收入近8千萬元。到2000年末,西藏電信市話交換機容量已達到169228門,長途自動交換機總容量兩萬路端,提前一年實現“九五”奮斗目標,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世紀初2001年的7月15日,西藏電信公司在拉薩隆重舉行了阿里光纜工程開通典禮。阿里光纜的開通,標志著全國所有地區均通光纜。如今全區光纜總長度已達6590公里,全區7個地市和55個縣全部采用SDH設備,特別是舉世矚目的全長達2754公里的蘭(州)西(安)拉(薩)一級干線光纜,在1998年8月建成開通,結束了全國最后一個省會城市沒有一級光纜的歷史,并作為世界通信史上海拔最高的一條光纜而載入史冊,成為西藏繼公路,輸油管道之后的第三條生命線。
西藏郵電通信的飛速發展,有力地促進了西藏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局勢的穩定,極大地方便了人民群眾的生活。
西藏工布江達縣是全國政協副主席阿沛·阿旺晉美的故鄉。開通VSAT站那天,縣長激動地拿起電話撥通了遠在北京的阿沛副主席家;藏北索縣一位人大代表聽到電話里傳來遠在天津紅光中學讀書的兒子那清脆的聲音時,激動地哭了;拉薩雪新村的一位老阿媽聽到了遠在國外幾十年未歸的牽腸掛肚的兒子的聲音……
如今,西藏100%的縣可以直撥世界……
悄悄地,高原也加入了地球村。
再創業績展雄風
為了與國家局接軌,全新的西藏自治區電信公司已于2000年7月6日正式掛牌成立。它標志著西藏電信事業徹底擺脫了政企不分的計劃經濟時代模式,向著充滿風險,但更多的是充滿機遇和希望的市場經濟大步邁進。郵電管理局黨組早已為新建的各公司培養了一大批優秀領導人才,他們將在今后各自的崗位上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面對西部大開發和中國即將入關帶來的機遇和風險,曾忠義有著清醒的意識。為此,他以科學的態度和前瞻性的眼光融匯電信人的智慧和勇氣,制定了西藏電信“十五”發展規劃:緊緊圍繞中國電信集團的戰略目標,以發展為主錢,積極投身于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潮流中,不斷提高經濟效益和企業實力。繼續保持“適度超前”的通信發展速度。穩步實施推進網絡發展戰略、業務發展戰略、人才發展戰略;到“十五”末,西藏電信通信網絡規模,技術層次,服務水平基本接近并爭取達到全國電信通信發展的平均水平;造就一支立場堅定,愛崗敬業,用心服務的員工隊伍,樹立良好的西藏電信企業形象。力爭到2005年,電信業務收入在2000年的基礎上翻一番,基本實現縣縣通光纜,2004年基本實現鄉鄉通電話。
昨日輝煌,已成豐碑鑄史冊,今朝跨越,再創業績展雄風。當新世紀的曙光照耀雪域高原的時候,我們祝愿西藏電信在曾忠義及其新的領導班子,在世界屋脊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中繼續發揮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