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存
預防接種到底是怎么回事?
預防接種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沒有染病之前,給孩子接種和內服滅活菌苗和疫苗,使體內產生相應的抗體。接種卡介苗、麻疹疫苗、百日咳菌苗等就屬于這一類。這種預防接種,醫學上叫做“人工自動免疫”。通常,免疫在接種后1~4周左右起效,免疫抗體保持數日至數年,需反復接種。另一種是在已接觸傳染病的孩子尚未發病時,給其注射丙種球蛋白、胎盤球蛋白、抗毒素以及成人血清等,即直接將抗體輸入體內,增加消滅入侵的致病微生物的有生力量,從而防止發病或減輕癥狀。這種方法叫“人工被動免疫”。特點是注射后立即生效,但維持時間短,通常2~3周即消退。只適用于緊急預防或治療。
寶寶吃母乳還要預防接種嗎?
寶寶出生以后,體內往往還有來自媽媽的各種“抵御疾病”的抗體,尤其用母乳喂養者,奶汁中還含一定量的抗體。因此,嬰兒在半歲內很少得傳染病。嬰兒6個月以后,來自母體的抗體免疫逐漸消退,此時若接觸病毒、細菌等病原體,則極易患傳染病。得了小兒麻痹(脊髓灰質炎)或腦炎,即使治好了,也會留下肢體癱瘓、智力低下等后遺癥,不僅患兒終生痛苦,也給家長帶來了沉重負擔。所以,必須重視傳染病的預防,最重要的就是按時進行預防接種。
請問國家計劃免疫的疫苗主要有哪幾種?
國家計劃免疫的疫苗有六種:
卡介苗——預防結核病。
百白破疫苗——可預防白喉、百日咳、破傷風。
小兒麻痹疫苗——預防小兒麻痹癥。
麻疹疫苗——預防麻疹。
乙腦疫苗——預防流行性乙型腦炎。
流腦菌苗——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預防針都是打在手臂上的嗎?
預防接種的方法有以下幾種:1.皮下注射法。這種方法最常用,如百白破、麻疹疫苗、乙腦疫苗等。一般都打在上臂外側三角肌附著處。2.皮上劃痕法如卡介苗,采用此法接種部位在上臂外側中上部,也可用皮內注射法。3.皮內注射法。如結核菌素等,接種部位多選在前臂內側。4.肌肉注射法如球蛋白、破傷風抗毒素等,部位多在上臂三角肌中部及臀大肌上外側。5.口服法。這種方法簡單易行,如小兒麻痹糖丸。6.其他方法還有噴霧法、氣霧免疫法等。
預防接種是否也按照一定的程序?家長要注意什么?
預防接種應遵循以下原則:按照免疫程序即接種的年齡要求接種。必須達到全程接種,即每種疫苗必須接種足夠量和次數。應在1歲內完成基礎接種,7歲內完成整個接種。如果不按程序接種, 既不能起預防疾病的作用,也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為什么有的預防針要打多次?
人得傳染病后,身體內能夠產生抗體,一般可以抵御第二次再得同樣的病。預防針就是按照這個道理,將各種病原微生物通過人工的方法,使其毒性減低,制成疫苗,注入人體,使人得一次“輕病”。與自然得病相比較,預防接種使人所產生的抗體量要少些,維持的時間也短。因此,必須在一定時間內再打一次預防針,把預防的作用加強一下,使抗體保持在一定的水平,起到防病的作用。
幾種預防疫苗能否同時接種?
過去認為,幾種預防疫苗同時接種可能互相影響,甚至使接種后反應增強,因此有些地方規定,兩種死菌苗或死疫苗的接種必須間隔2周,兩種活菌苗或活疫苗的接種必須間隔4周。但是,新的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疫苗都不能同時接種。例如,在服脊髓灰質炎糖丸疫苗的同時接種卡介苗或“百白破”類毒素混合制劑,非但不會影響免疫力,還可使反應不加重。但為了保證安全,兩種或兩種以上制劑不能同時應用在同一部位。
預防接種后的兒童是不是都會發熱?
預防接種后的兒童不一定都發熱,這要看接種哪種疫苗。有的疫苗如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糖丸疫苗不會引起發熱。“百白破”、傷寒、副傷寒、乙腦、流腦等疫苗,會使有些兒童發熱;麻疹疫苗接種后一周左右,少數兒童會發幾天熱。預防接種引起的發熱一般都不會很高。如果體溫特別高,就要仔細檢查,并繼續觀察是否會并發其他疾病,以便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我的寶寶體質較弱,請問如果打預防針后發熱怎么辦
預防接種后發熱,是機體對疫苗的正常反應。多數體溫在38.5℃以下,過一兩天會自行退熱的。孩子打預防針后發熱怎么辦?一般只要孩子沒有其它反應,無需特殊處理,給孩子多喝些開水,注意休息即可。若孩子過去有高熱驚厥史,且體溫又超過38.5℃,可按常規給孩子吃些退熱藥。切不可用激素,那樣會使疫苗的啟動機體免疫反應受到抑制,達不到預防傳染病的目的。
先天性心臟病患兒也可以接種嗎?
先天性心臟病患兒接種宜視具體病情而定。先天性心臟病的種類很多,如小型室隔缺損、房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這些先天性心臟病早期都不至于出現心功能改變,因此預防接種不會對他們產生嚴重影響。相反,這些兒童因為心臟有缺陷,所以比健康兒童更易感染疾病,而且一旦感染疾病也較難治愈,因此更應該預防接種。只有那些青紫型先天性心臟?。ㄈ缜嘧纤穆摪Y或其他復雜畸形),或已經出現心功能障礙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才不能打預防針,但口服脊髓灰質炎糖丸疫苗還是安全的。
有抽搐史的兒童能不能預防接種?特別注意哪些事項?
有抽搐(抽筋)史的兒童預防接種應該謹慎,首先要弄清楚抽筋的原因。并不是所有抽過筋的兒童都不能預防接種。譬如,有的兒童因低血鈣而發生過抽筋,但已經好了幾個月,不影響預防接種。有些兒童在新生兒期有過顱內出血,或者以后曾有不明原因的抽搐,懷疑或已經腦電圖檢查證實患有癲癇或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即使已經治療,但沒有治愈的,不能接種。有些兒童在3歲以內曾因高熱有過抽筋,但沒有昏迷等其他情況,體溫下降后也沒有再抽筋。這些兒童在預防接種后應仔細觀察。
對有過抽筋的兒童而言,接種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質炎糖丸疫苗一般都沒有關系,注射麻疹疫苗關系也不大,但接種百日咳菌苗或“百白破”類毒素混合制劑必須謹慎,以免產生神經系統的嚴重癥狀。如果兒童在第一次注射時哭吵特別厲害,再次注射時也要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