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后家庭起危機
1998年2月14日,河南內鄉縣趙店鄉蓮花村25歲的郭雄偉與比他大4歲的張淑華結婚。
結婚后,郭雄偉到南陽開出租車,后來,他把妻子也接到了南陽。因性格差異等原因,兩人常為一些小事吵罵廝打,每次張淑華都要回去向母親告狀,其母便不依不饒地來到郭家吵鬧一番。
去年元月16日,已快要分娩的張淑華以丈夫經常打自己、夫妻關系名存實亡為由向內鄉縣趙店鄉法庭遞交了離婚訴狀,法庭同志勸她分娩后再離婚,做通工作后,她又回到了南陽。
2月13日,張淑華在南陽市宛城區婦幼保健站順利生下一男嬰,取名郭子龍。但是孩子的降生并沒有給家庭帶來多少歡樂,夫妻二人還是因家務瑣事拌嘴、打架。5月份,一次“戰斗升級”,張被郭打暈后扔到公路上,幸好被內鄉縣巡警發現后才急忙把張送進醫院搶救。
沒有辦法,張淑華抱著3個多月的嬰兒再次來到趙店鄉法庭,提出離婚。6月21日,趙店鄉法庭開庭審理,張淑華在訴訟請求中要求兒子由自己撫養,撫養費由郭雄偉負擔。郭雄偉在答辯中說:原告生了孩子后,丈母娘不讓我們見面,無理干涉我們的婚姻,若不是她的干涉,我與原告和和睦睦過日子不存在任何糾紛。若原告在其母親的脅迫下不能夠自主,非要離婚的話,孩子應隨我生活,因為原告母親的思想、行為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經過開庭審理,法庭進行調解,郭雄偉表示要與妻子共同做好雙方父母的工作,和睦相處,做一個好丈夫,并當庭寫下了保證書,張淑華也撤回了訴狀。
怒上法庭討回哺乳權
6月25日,郭雄偉和張淑華再次發生爭吵后,雙方廝打,郭雄偉把張打倒在地,張撥打“110”后,巡警把她送到南陽市第二醫院治療,后又把她送到張衡路派出所,派出所的同志打傳呼讓郭去接,郭沒有去。張淑華回到住處后,不見兒子,問丈夫,說抱回老家了,張想回去,郭不讓,思子心切再加上乳房脹痛的張淑華只好回到趙店鄉蓮花村。
6月30日,張淑華以丈夫和婆婆侵犯其哺乳權為由,向趙店鄉法庭遞交訴狀,要求兩被告歸還兒子讓其哺乳。
因此案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七條第一款第三項的“因情況緊急先予執行的案件”,張淑華提出了先予執行申請。趙店鄉法庭于7月1日下發了先予執行《民事裁定書》,要求郭雄偉、趙冬花(張淑華的婆婆)在接到裁定書后,立即將孩子交給張淑華。
趙、郭母子二人接到法院裁定書后,既不申請復議,又不履行裁定書所確定的義務。7月4日,張淑華遞交了申請執行書,要求強制執行。趙店鄉法庭兩次執行未果,遂將此案移送到法警大隊要求協助執行。
7月7日,法警大隊冒著傾盆大雨,兵分兩路,一路直赴南陽市尋找開出租車的郭雄偉,一路趕往趙店鄉蓮花村趙冬花家,動員交待孩子的去向。
在南陽見到郭雄偉后,他說:“她不想過日子,這是郭家的后代,不能讓她養。”并表示即使坐牢,也不交出藏匿嬰兒自有說法有關人士爭議“哺乳權”孩子。他母親的態度和他相同,拒不說出孩子的下落。
7月8日,懾于法律的威嚴,郭雄偉終于說出孩子的下落。他的親戚將孩子送到法院,當張淑華從法官手中接過十幾天未哺乳的兒子時,緊緊地抱在懷中,一陣痛哭。
看到孩子已回到母親懷抱,法院決定對郭雄偉提前解除拘留。同時張淑華也提出撤訴申請,法院準予撤訴。
藏匿嬰兒自有說法
8月7日下午,記者來到蓮花村采訪。談起侵犯張淑華的哺乳權,郭雄偉的父母實在想不通,自己把孫兒抱回來看看,這也算是侵權?談起抱走孫子的動機時,趙冬花說:“一次兒子和媳婦打架,媳婦拿著一瓶開水向兒子頭上砸去,濺出的水燙傷了孫子,為此還住院治療了一段時間,為了不讓她虐待孫兒,才把孫兒抱回家。”
記者采訪郭雄偉時,他平靜地說:“夫妻間生氣本來是很正常的,可沒想到發展到今天這種地步,現在我們已徹底沒感情了,如果她再提出離婚我堅決同意。兒子出生后,一次也沒被抱回來,我爸爸和親戚都沒有見過他,把兒子抱回自己家讓家人看看,這也算是侵犯哺乳權?”
有關人士爭議“哺乳權”
這起特殊的侵權糾紛,引起了法律界人士的極大關注。
一位律師指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條文和司法解釋中都沒有提到婦女有哺乳權,更沒有法律的明文規定,也沒有可以借鑒的案例。婦女的哺乳是否得到法律保護,怎樣保護,哺乳期為多長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按照傳統的習慣和人們的意識,婦女應該有這種權利,但在實際操作中很難把握,這需要在以后的立法中加以完善。”
審理此案的楊紅庭長認為:本案原告對親生嬰兒享有哺乳權,但被告及其母親受傳宗接代封建思想的影響,認為嬰兒是郭家的“根兒”,擅自將嬰兒轉移、藏匿,進行人工喂養,致使嬰兒嗷嗷待哺,得不到母愛和母乳的喂養,因此,二被告的行為是錯誤的,法院以侵犯哺乳權為由立案受理是正確的。
最后他說:“即使夫妻離婚,子女無論由男方或女方撫養,仍是雙方的子女,而不是任何一方的‘私有財產’,任何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和不利于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長的行為都是法律所不允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