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歐文堡\"國家訓練中心\"之所以名揚世界,就在于那里有一支活生生的戰場仿真系統。冷戰年代,那里的模擬敵軍部隊,是個一色的蘇軍武器裝備,按蘇軍作戰原則和方法進行訓練,甚至連作息和就餐也和蘇軍一樣的\"蘇軍機步團\"。
荒原城堡
在內蒙古高原的亙古荒原上,有一座亞洲最大、全軍最現代化的大型訓練基地--這就是被譽為中國\"歐文堡\"的北京軍區某合同戰術訓練基地。該基地投資上億元,歷經數年建設,面積達上千平方公里。這里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以計算機網絡為平臺,集導調監控、戰場仿真、輔助評估、綜合保障、基地管理\"五大系統\"為一體。與之相匹配,軍區抽調裝甲、陸航、電子對抗、特種作戰等精銳部(分)隊組建了一支模擬\"藍軍\"部隊。
現代化大型訓練基地,為各軍兵種進行聯合戰役和合同戰術訓練,提供了全時空的舞臺。
1999年該基地投入使用以來,已先后有幾十個師(旅),數十萬官兵先后在這兒經受\"戰火\"洗禮,從這里走向\"戰場\";一大批軍、師、旅、團指揮員練指揮、練謀略,\"加鋼淬火\";新編摩步旅訓法戰法研究、機械化師在\"多維戰場\"環境下對抗演練等近千項科技練兵成果得到論證檢驗;\"攻擊突擊、奪控要點\"等上百個新戰法訓法誕生。
目前,這個基地已實現了組訓方式由部隊自導自演、自訓自評,向導、演分離,訓、考分離轉變;基地職能由階段性保障訓練,向全年度滿負荷組訓轉變;成績評定由\"紅勝藍敗\"向科學評估和公正裁決轉變;科技練兵成果由試驗論證向形成整體作戰能力轉變。它,標志著我軍傳統的訓練模式發生了根本性變革,基地化訓練實現了重大突破。
真演實練
基地復雜逼真、千變萬化、\"多維\"立體的近似實戰的戰場環境,對我軍傳統的訓練觀念、方法和手段,提出了嚴峻挑戰和帶來了巨大沖擊,一場深刻的變革由此展開。部隊\"在演習中學會打仗\"逐步成為現實,演習開始跨越式發展并緊緊踏著現代戰爭的節拍前進。
導調監控系統,讓以往的\"演習=演戲\"成為歷史
導調監控系統是改變\"演習=演戲\"的利器。它是導調指揮、衛星定位報告、圖像傳輸等若干分系統的高度集成,以最先進的計算機網絡、多媒體、無線數據網(無線蜂窩通信、寬帶微波傳輸)和顯示控制等技術為基礎,以有關軟件為支撐,可實時將演習部隊各作戰要素的地理位置和行動狀態信息,傳遞到中央處理機,顯示在電子地圖上;通過固定攝像點和移動攝像車,進行定點監控和跟蹤監控、區域監控和全景監控,實時將演習現場景況清晰地傳輸到導演大廳;采用電話交換與接口技術,與使用各種通信器材的指揮對象通話。由18塊大型顯示器組成的導演大廳的大屏幕墻,可對各種畫面進行軟切換,能根據需要全方位、分層次、有重點地了解掌握部隊行動態勢和景況,并對演習變化了的情況進行態勢分析,迅速生成新的導調方案,具有控制演習進程、綜合演習信息、干預演習行動、提示導調作業和文圖自動生成等功能,從而實現對演習部隊導調監控。
基地領導告訴記者,以前部隊組織演習,缺乏專業導調隊伍和高新技術導調手段,雖各部隊也設\"藍軍\",但對抗雙方同屬一家人,從制定預案到戰斗實施,\"藍軍\"怎樣行動全是自導自演,自家說了算,\"紅\"\"藍\"雙方很難真正對抗起來。因此情況明了,成竹在胸的\"紅軍\"指揮員命令一下,信號彈一打,部隊按照預案跑一遍,紅旗便插上對方陣地,\"紅軍\"大獲全勝。這怎么能提升部隊的合同戰術訓練質量?
如今,\"紅\"\"藍\"雙方在基地\"作戰\"背靠背,互不見面,基地導演部通過靈便的導調監控系統,一方面隨時清清楚楚監控\"紅軍\"行動,一方面調動\"藍軍\"千方百計給\"紅軍\"出難題,\"紅軍\"哪兒薄弱,導演部調遣下的\"藍軍\"便在哪兒下手。面對對手千變萬化的\"刁難\",\"紅軍\"指揮員只好放棄\"預案\"隨機處置,隨時調整部署。訓練場就是\"戰場\",在一場接一場驚心動魄的\"紅\"\"藍\"對抗中,沒有管用的招數,就難以過關。
遠在千里之外的某摩步師剛一離開營區,基地\"藍軍\"航空兵便突然實施遠程\"精確打擊\",該師幾十臺坦克遭重創,這突然\"襲擊\",一下子搞\"懵\"了師指揮員:\"不正常,不正常,剛出營區怎么就打起來了?\"師指揮所也亂了陣腳。
其實,現代戰爭已難分清前方與后方,遠程、精確打擊凸現,開戰即全時空、全方位\"四面開花\"打。以往的部隊演習都是按照開進、展開、攻擊、轉移的老套路進行,第一次遇上不分時間地點、也不知從哪個方向就展開\"戰斗\"的一出營門就挨\"打\"的演習,哪能不亂陣腳?
高度警戒的\"紅軍\"判明情況后,重整旗鼓,給裝備穿上\"隱身衣\",悄悄向預定地域開進,不知不覺中又闖入\"藍軍\"特種偵察分隊設置的\"地面傳感區域\",瞬間又引來\"藍軍\"航空兵和武裝直升機致命打擊,人員\"傷亡\"慘重。這個師使出了渾身解數,才從被動中解脫出來。還有一支部隊在進入基地的當天晚上,\"就被\"藍軍\"特種作戰分隊偷襲,\"搗毀\"了指揮所。
難題遠不止這些,即使指揮員在復雜多變的態勢中每次都能正確判斷敵情、及時定下戰斗決心,但在基地\"藍軍\"電磁毀傷下將戰斗命令傳下去,也并非易事。更何況加裝了激光射擊模擬裝置的武器裝備,一旦被對方擊中,便會冒出彩煙,手中激光武器亦即自動閉鎖,再也無法殺傷對方,逼著你退出戰斗,使對抗難度陡增。
在基地參加演習使參演部隊明白了一個道理:現代戰爭正擴展為\"陸、海、空、天、電\"五維戰場。任何一個目標都可能遭受來自任何一個方面的襲擊,任何一個方向都可能成為作戰空間,一次戰斗可能就是一次戰爭,首戰可能就是決戰,只有針對現代戰爭這一\"千變萬化\"的鮮明特點搞演習,才能在\"防不勝防\"中練強\"應變\"本領,才不會稀里糊涂吃\"敗仗\"。\"演習=演戲\"再也不能搞了。
戰場仿真系統,為部隊提供逼真的戰場環境
\"藍軍\"為適應對抗訓練需求而生。\"藍軍\"到底什么樣?高技術兵器怎么用?在戰場上對\"紅軍\"造成何種程度威脅?這在不少官兵腦海中依然模糊。
必須培養一支形像神似的\"藍軍\"。如今,該基地建立的戰場仿真系統,終于使官兵的愿望變成了現實。系統采用虛擬與實擬相結合的方式,由模擬敵軍部隊、戰場模擬設施和交互式作戰指揮訓練模擬系統組成。模擬敵軍部隊由軍區指定的裝甲旅(團)并配屬若干精銳分隊擔任,按照強敵的作戰原則和特點組織訓練,為演習部隊提供了逼真的對抗實體;戰場模擬設施利用激光交戰模擬器材、聲光煙顯示器材、工事障礙模擬器材和遙控靶標,結合演習情況構筑的縱橫交錯的戰壕塹壕、星羅棋布的明碉暗堡、一道又一道的鐵絲網和一片片密匝匝的地雷陣,為部隊營造了近似實戰的戰場環境;此外,依托分布交互式作戰指揮訓練模擬系統和其他信息基礎設施,建立模擬訓練網,使基地能在\"網上\"組織\"紅\"\"藍\"雙方首長機關對抗訓練,為實兵演習打下堅實基礎。
在一次演習中,對抗剛開始,\"紅軍\"某師就陷入了被動。\"藍軍\"偵察機、無人機和戰場電視偵察系統實施現地偵察,監視\"紅軍\"某師的行動;\"藍軍\"電子戰飛機、地面電子戰分隊對\"紅軍\"某師實施強大電磁干擾和網絡\"黑客\"攻擊,\"紅軍\"某師陷入所有電臺通信指揮失靈、計算機系統癱瘓、雷達迷盲、制導武器失控的險境。
偵察是真偵察,干擾是真干擾,網絡攻擊是真攻擊,癱瘓也是真癱瘓,嚴峻的現實幾乎把\"紅軍\"某師逼入絕境。面對真打真干的\"藍軍\",再像以前那樣\"兜兜圈子、跑跑龍套\",絕對過不了關。\"仗怎么打?\",迫使\"紅軍\"某師直面\"戰場\",千方百計尋求管用的生存方式和作戰手段。于是,信號規避、假信號誘騙、空情欺騙,布撒箔條、煙幕遮障,委托式指揮控制,炮兵快速動態打擊、步兵新武器打直升機、\"軟打擊\"與\"硬摧毀\"并舉等一批又一批新戰法,接連不斷地走上了演習場。
\"戰斗\"進入白熱化,基地導演部以數十臺計算機為核心組成的網絡指揮系統,立即實施快捷、通暢的高效指揮:\"紅軍\"某師展開第二波次攻擊時,突遭\"藍軍\"攔腰火力遮斷,\"紅軍\"某師陣地硝煙滾滾。\"報告,A團前進的三號線路被炸\"、\"報告,B團傷亡慘重\"、\"報告,E團通信聯絡陷入癱瘓\"......該師攻擊部署被完全打亂。在這\"戰斗\"關鍵時刻,導演部又雪片似地向\"紅軍\"某師發送戰場信息。面對片刻接到的大量真真假假、支離破碎的敵情通報,師指揮員帶著指揮所人員急忙查\"藍軍\"資料和認真分析判斷。一場戰斗剛組織實施完畢,又一場\"戰斗\"便展開了。而且每次\"戰斗\"都會始終受到\"藍軍\"變化多端的強大電磁干擾。
輔助評估系統,給部隊打贏能力以公正評判
該系統根據我軍新一代作戰條令、訓練大綱和《軍事訓練成績評定標準》,運用計算機樹型結構理論,建立了輔助評估模型,可將導調監控系統采集到的文電信息、定位信息、圖像信息和語言信息等進行自動化處理,對演習各階段的情況進行伴隨評估,對指揮員指揮決策或主要戰斗行動進行重點評估,對演習總體情況進行綜合評估,為及時、全面、客觀的評價演習質量提供依據。
一次基地組織網上作業,多次組織實兵演練的某師長受領任務后,立即組織參謀人員,精心擬就出一份作戰計劃。沒想到,這份作戰計劃剛一輸入計算機,網上自動評估系統馬上就亮出了\"紅牌\":加強的兩個航空兵團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聯合作戰的意識不夠強。師長連忙召集\"諸葛亮會\"將方案一推再推,人人急得滿頭大汗,直到第三次上報時,是間幾處不顯眼的紕漏仍未逃過導演們挑剃的眼睛。
實兵演習階段,評估更是絲絲入扣。導演部通過數十套固定或移動攝像、微波、激光設備和配置在各個戰斗要素中的數十部遠程衛星定位儀組成的立體監控系統,實時監視著演習部隊的地理位置以及各個部位的戰斗情況,把\"戰場\"上的蛛絲馬跡顯示在導演大廳的大屏幕上。同時,導演部不斷通過遠程計算機通信網絡發出敵情通報,\"藍軍\"無人偵察機頻繁在\"紅軍\"上空偵察,空中鳥瞰\"戰場\"的圖像、照片,一幅接一幅實時在導演大廳大屏幕上展現。
在這座集電子化、激光化、自動化、數字化為一體的現代化導演大廳,參加演習的\"紅軍\"摩步旅一踏入演習地區,基地導演大廳的大屏幕上,\"紅\"\"藍\"雙方的作戰態勢便一目了然。炮彈和導彈的\"隆隆\"爆炸聲、飛機俯沖時震耳欲聾的轟鳴聲,近在耳邊;聲、光、煙等\"戰場\"上特有的景觀清晰可見,讓人有看\"立體電影\"之感。導演部連連向\"紅\"\"藍\"雙方發難設險,一個個復雜的\"難局\"、\"險局\"、\"殘局\"、\"危局\"、\"敗局\"在\"戰場\"上出現。演習部隊指揮員對敵情的判斷是否迅速、正確,決策是否科學,各種指令能否在強電磁干擾下傳送至所屬戰斗分隊,部隊能否遵照命令按時穿插到位、對敵情處置是否有效等,全都現場直播到導演大廳的大屏幕上,電子地圖上演習部隊\"走、打、吃、住、藏、聯、管、供、修、救\"等行動態勢就在眼前。與此同時,導演部根據計算機采集的各種數據,把握交戰態勢,使演習部隊的武器裝備受損、兵員傷亡、人員定位、戰斗進程,乃至指揮員下達口令的表情,都一清二楚,一目了然,很快就能給\"紅軍\"部隊的對抗結果作出公正評判。
綜合保障系統,為基地集約化生產戰斗力提供強大物質支持
他們采取最先進科技手段,將地幅廣闊的場區變為現代化多維戰場,解決了以往部隊大規模演習難以找到合適廣闊地幅,難以經常開展不同軍兵種間聯合演習的難題;修建空軍導航臺、野戰道路、修理所、加油站和彈藥庫等供、修、保\"一條龍\"野戰設施,解決了部隊演習耗資巨大、保障難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