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登·亞當斯是一位軍事行動成本研究專家,他現在在喬治·華盛頓大學領導一項安全政策項目的研究工作。據他分析,美國打擊阿富汗的軍事行動按照目前的水平繼續下去,成本大約是12億美元/每月。這不包括和平時期正常的國防開支。
美國大兵拿錢多
戰爭成本最大的一塊應該是軍火,然后就是士兵的薪酬。
美軍官兵的月薪依軍階為:士兵930~3883美元,尉官(初級軍官)1926~4200美元,校官(中級軍官)2738~7016美元,將官(高級軍官)5480~11319美元。具體的數目取決于軍人的服役期限。“9·11”事件以后,美國國會批準了數十億美元用來打擊恐怖主義。這筆錢除了更新特種戰設備以外,大部分用于獎賞參與軍事行動的人員。在阿富汗參與軍事打擊行動的官兵將享受到以下津貼:
一、危害生命勤務津貼。在國會規定的直接威脅生命安全地區服役的官兵,可享受每日最多150美元的津貼。二、危險勤務津貼。在有生命危險條件下服役的軍人,如航空母艦上的海軍飛行員、特種部隊、海軍陸戰隊和空襲部隊,以及與有毒的化學物質和放射性物質打交道、從事爆破性工作的軍人,可享受每日110美元的津貼。三、國外勤務津貼。在國外服役不超過3個月的士兵,每日享受30美元的津貼。
美軍還為每位軍人購買了生命和醫療保險。軍人一旦在戰斗中陣亡,其家人將得到由保險公司和軍隊共同提供的一筆可觀的撫恤金。
美國政府能否扛住
很多人都知道武器很貴。就拿美國此次動用的高精度制導“戰斧”式巡航導彈來講,一枚就價值100萬美元。美軍還在其它老式一點的導彈上安裝了制導裝置,而每個裝置就價值2至3萬美元。美國人可不會為花這份錢感到心疼,要知道,他們的軍火庫里擺滿了老掉牙的導彈,這場反恐怖戰爭不失為更新軍火儲備的大好機會,當然最大受益人是像洛克希德·馬丁那樣的軍火商。如此一來,戰爭開支成了刺激美國經濟發展的動力。還有所期待的是保險業,預計美、英,以及法國、澳大利亞等國投入的兵員多達10萬人,保險業可以獲取保費高達100億美元——對于目前掙扎在衰退邊緣的美國經濟,恰逢這場戰爭可能真是運氣。
現在當然誰也無法預測這場戰爭究竟會持續多長時間,如果先將它估計為1年,那么累計的成本大約在200億美元至250億美元之間。而1991年的海灣戰爭,那場為期約9個月的戰事共耗費了大約600億美元。這樣算來,打阿富汗的這場戰爭還是劃算的。
至少到目前為止,戰爭成本依然處于美國政府的控制之下,美國政府還扛得住。而且美國的國民經濟總值是10萬億美元,它可以輕輕松松地應付超支問題。不久前,美國國會通過了400億美元的緊急撥款計劃,用于反恐怖戰爭。國會計劃將這筆款項的一半用于作戰,其它部分用于紐約的救援和重建工作、反生化恐怖襲擊以及其它安全保衛工作。
戰爭經費哪里來
前克林頓政府的勞工部秘書羅伯特·瑞克最近發表了一篇文章表示,支付龐大的反恐怖軍費開支的并非是那些有錢人,而是中下層收入者。他的理論是基于美國新近通過的一項減稅議案。他指出,減稅政策的大部分受益者是美國金字塔頂端的30%納稅人,是那些富人。他還說,80%的美國人都在交用于社會保險和醫療保險的稅款,這要高于所得稅,但是減稅議案卻并未減低這些稅款。事實上,瑞克預測說,社會保險和醫療保險的稅率很可能在幾年之內會再次增加。
減稅的方案和對恐怖主義的戰爭很可能使美國預算再次出現赤字。那么怎樣做才能達到平衡?辦法之一是提高退休年齡,某些人的退休年齡已經達到了67歲,現在看來很可能提高到70歲,但是這對低收入者并不公平,大部分人不得不辛苦地做45年體力勞動。另一個方法是削減社會保險的支出,而這對那些被趕往新興區居住的人并不公平,他們寄很大的希望在從社會保險中獲益。
總的來說,所得稅會減少,這對高收入者相當有利,而社會保險和醫療保險稅費增加了,中低收入者不得不更多地繳稅。事實上,反恐怖戰爭的經費被攤派到了普通的美國大眾身上。“有錢人永遠不用擔心會因為愛國心的增強而吃虧。”這是90年前美國人常說的一句話,現在看依然沒錯。
(林明華薦自《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