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4月,對于愛旅游和愛吃的我來說,真是天地下最美的事了,一方面可以更多了解祖國山河的壯美,一方面可以多品償各地的風俗小吃。每到這春分時節幾乎全國各地都在開始流行各式路邊燒烤,而這些燒烤也給異鄉人們帶來了口福和休閑生活的激情,在品嘗這些獨具地方風味的燒烤的同時,你一定想知道有關燒烤的話題。 

就拿哈爾濱港城飯店(夜市)推出的哈市韓國燒烤來說吧,雖說本土有很多名小吃,但韓國燒烤之所以卷襲黑龍江,主要是會吃的黑龍江人將從韓國引進進口肉后,經過一道道精細的加工,再以巧妙的方法將本土味燒烤和韓國燒烤味相結合,這樣食起來不光其肉質鮮美爽嫩,還讓每一個品嘗過的人都會津津樂道。 

在哈爾濱的韓式燒烤,其肉事先并末煨好,味道主要來自于所蘸的汁,不同的燒烤要用不同的汁,吃熏肉、有熏肉的汁;吃烤肉,有烤肉的汁……,每種汁都是由十幾種調料精心配制而成(各種調料市場上都能買到),據說這些甜中帶酸、清新爽口、又有微妙差別的汁倒底是怎么做的,只有廚師長一個人明悉。調料中還有一種醬,帶有比較怪的味道,但嘗過之后,卻頗覺口味醇厚,讓人竟像留戀北京臭豆腐般地情有獨鐘。 
其實只要撐握了黑龍江式的韓國燒烤的基本功后,完全可以擇三五好友圍坐一圈天南海北侃談一番。尤其是炭火微微泛著紅光,肉滋滋地冒著香氣,大杯的冰啤,邊吃邊笑,邊飲邊說,其樂融融。烤出的肉外焦里嫩,令人饞涎欲滴,而烤肉的樂趣更在口福之外了。為此我也得出了吃燒烤的特別定義有三:燒烤必須用明火或鐵板,鐵籬子,這樣烤出來的肉才有燒烤特有的焦香味;燒烤必須自己動手,雖然你擔心自己的烤技不佳,烤不熟或烤焦了。雖然你怕濺出的火星燙傷了眼,但從另一方面想,燒烤的樂趣不也就在此嗎;烤肉的選擇很重要,不同品種,同一品種不同部位的肉滋味各不相同。
除此之外,如“燒烤野宴”。附近若有空地或河床,就可以在那里舉行燒烤野宴。肉類、蔬菜、鮮貝類……只要適合烤著吃的食物皆可。升火時,可先堆積大石塊做灶,將揉成團的報紙點上火,在上面放些小樹枝以便燃燒。小樹枝點燃后,再依序排好木炭,炭上放置烤肉網,將所帶的材料一網“烤”盡。加上醬油或調味汁、鹽、胡椒粉等喜愛吃的佐料,若再帶點酒或飲料就更棒了。在柔和的春風、蔚藍的天空下,食物變得別有一番風味。
另外如“烤雞”,先將雞毛、內臟、雞頭去掉,再將蔥、姜、蒜等佐料填入雞膛、將開膛的雞膛兩端留洞縫上。取兩根長烤叉(大約2米長)從膛內插入,一端自上膛留洞處伸出,另一根自雞脖處伸出,此時雞已固定在兩根烤叉之上,可隨意翻動。在火堆兩側搭制木架兩個,相距不應超過兩米。將串有生雞的烤叉架于其上,利用高躥的火苗先行燒烤,不時將雞移出火堆淋上醬油和料酒。在火上烤制時還應多翻動,以免烤焦。一只雞大概烤一個小時即香飄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