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幾歲,平素身體強健,卻“出人意料”地發(fā)生了心梗。心內(nèi)科病房里,這樣的黑發(fā)人越來越多。醫(yī)生亮出紅燈:年輕人發(fā)生心梗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心肌梗塞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
病例:胡某,男,32歲。某公司的老板,一日與朋友飲酒后,突感到前胸悶痛,送醫(yī)院急救,確診為廣泛性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是指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chǔ)上,冠狀動脈的血流中斷,使相應的心肌組織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終導致心肌的缺血性壞死。過去醫(yī)學界普遍認為,心臟病(不包括先天性的)主要發(fā)病人群是60歲以上的老人。可現(xiàn)在,50歲以下甚至40歲以下的心臟病患者在各大醫(yī)院也會經(jīng)常看到。
青壯年也加入到心梗的“高危人群”,這與很多年輕人長期的不良飲食、生活習慣有關(guān)。如長期攝入高熱量飲食、高動物脂肪、高膽固醇、高糖和高鈉者;長期吸煙、酗酒者;長期處于高負荷狀態(tài),神經(jīng)、精神緊張者;不運動或極少運動或運動不合理者等等都是心梗經(jīng)常光顧的人群。
上述病例中的胡某,作為公司老總,每日三餐不是客人請就是請客人,從不在家吃飯。再加上他不愛運動,所以年紀輕輕患上心梗并不是偶然的現(xiàn)象。如果你也是在寫字樓里抱著文件夾繃著臉進進出出的那群人中的一個,那你也得擔著點“心”,提防心梗早早找上門來。
心梗的防與治:結(jié)束“自在生活”
患心梗有先天遺傳因素的作用,但也與后天的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關(guān)。在目前人們尚不能改變先天因素的情況下,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上面提及的吸煙、酗酒、不運動、工作疲勞過度及膳食不合理(特別是高熱量、高動物脂肪、高膽固醇、高糖和高鈉的五高膳食)等等都屬于不良生活方式,這些看似“自在舒服”的日子,往往會為您的健康埋下痛苦的隱患,是你的身體“不自在”的開始。心梗的防與治關(guān)鍵都在于結(jié)束“自在生活”。
合理營養(yǎng)與膳食--向年輕的心梗說“不”
建立合理的膳食結(jié)構(gòu)是建立科學生活方式的基礎(chǔ)。從防治心梗的角度而言,合理的膳食結(jié)構(gòu)有幾條原則。
1、控制攝入總熱量,保持熱能的平衡。每日里大魚大肉,會使人體攝入過多的熱能,超過人體的消耗,必然會在體內(nèi)堆積,形成肥胖。
如何知道自己已經(jīng)營養(yǎng)過剩了呢?你可以先算出自己的理想體重:身高(厘米)減去105,一般理想體重正負10%以內(nèi)都算正常,但如果你超過理想體重的20%,那可要小心了,你已屬于肥胖人群應該控制自己的飲食了。
2、避免攝入過多的動物脂肪及飽和脂肪酸。膳食中的總脂肪含量應小于總熱量的30%,飽和脂肪酸應小于總熱量的10%,膽固醇應小于300毫克/日。因此,在每日的飲食當中,應盡量不用豬油、黃油、骨髓油等動物油脂,最好用花生油、菜籽油、豆油等植物油,盡量減少肥肉、動物內(nèi)臟及蛋類的攝入,多吃一些海魚、瘦肉和豆類制品。
3、限制食鹽,每日的食鹽量最好不要超過5克。高血壓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研究證明,鈉的攝入量與血壓的升高成正比,鹽吃得越多高血壓越明顯,而鉀與血壓的升高則呈負相關(guān),多食含鉀多的食物會助你有效減壓。鉀的主要來源是新鮮的蔬菜、水果,因此說少吃咸多吃蔬果,是保持正常血壓不錯的選擇。
4、增加膳食中纖維素的含量。由于纖維不能被人體內(nèi)胃腸道的酶所消化,使纖維在胃腸道中所占體積增加,熱量密度相對減低,總熱量相對減少。纖維素還能使胃排空時間延長,小腸蠕動增加,使食物在小腸中不能停留過長,從而減少熱量的吸收。所以平時要大量攝取各種新鮮的蔬菜,增加體內(nèi)纖維素的含量。
5、禁煙、飲酒要節(jié)制。經(jīng)常有人會在大量飲酒后突發(fā)心梗,這是因為在飲酒后大量血液匯集在胃部,使心臟處于暫時的缺血缺氧,極易誘發(fā)心梗。所以平日飲酒一定要節(jié)制,可少量飲用紅葡萄酒,烈性酒最好還是不喝。
6、避免攝入刺激性食物及調(diào)味品,如辣椒、芥末等,避免攝入過燙、過涼的食物,此外,濃茶與濃咖啡也要少喝。
7、飲食和運動要保持平衡。“生命在于運動”,適當?shù)倪\動可以維持理想體重,對于冠心病的防治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