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幸福。這個道理人人皆知。但怎么才能算得上健康呢?眾說紛紜。
我是學醫的,做過醫生,現在經營制藥企業。可以說,幾十年了,我一直在醫藥圈子里,同不少患者打過交道,也接觸過大量的醫生,談及健康話題,自然感慨頗多。
人的身體可以比喻成一架精密的機器。因為長年磨損,即使注意保養,依然會不可避免地發生故障。人食五谷雜糧,又豈能不出毛病。尤其是,“歲月不饒人”,到了一定的年齡更容易被病痛所欺。
但是,有一種現象很值得人們去思考:有的人在疾病或者意外事故降臨時,經受不住打擊,不能很好地自我調節。結果,不僅身體垮了,而且精神也一塌糊涂。
與之相反,有些人卻是豁達開朗,處變不驚。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笑傲江湖”的氣度。這種堅韌不拔的意志與前面的脆弱消沉,恰恰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給人一種積極向上、勇往直前的感染力。你在贊嘆之余,不得不承認——這就是一種健康。
我一生中崇拜三位偉人——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從他們的經歷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胸懷,什么是情操。
民主革命先驅孫文先生,為實現“天下為公”這一崇高理想,嘔心瀝血,他以羸弱的身軀扛起整個民族命運的重任。在他的領導下,終于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幾千年的封建帝制。
1956年,已經60多歲高齡的毛澤東主席,盡管面對的是百廢待興的國家,但是,他在暢游長江之后,吟誦出“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余……”的豪邁詩句。
世紀偉人鄧小平,他的政治生涯幾經周折,坎坷崎嶇。但是,他從來沒有消沉、退卻過。因為他對自己的祖國和人民有著深厚的感情。“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正是這樣一位老人,以堅強的意志,力挽狂瀾,完成了自己的宿愿,給祖國和人民帶來了新的春天。
這些指點江山,拯救民族的偉人們,他們浩瀚的胸襟,堅不可摧的性格,以及把個人的命運同祖國、人民聯系在一起的情懷境界,難道不可謂高貴,不可謂健康嗎?!
我出生在泰國,但是,我的血管里流淌著的是中華民族代代相承的血液。
多年來,我長住香港,因此對于國際醫藥市場的信息、動向,了解得比較全面。當我有機會回到國內,看到大量的洋藥充斥市場,不免心痛。特別是一些在國外很廉價、很普通的藥品,搖身一變,竟以很高的價格并冠以新藥、特藥的標記,招搖過市,我的心里難說是什么滋味。這到底是怎么啦?我們是有著幾千年醫藥歷史的文明大國,難道我們華夏的后人就不能發展好自己的民族醫藥工業?
屈辱、不平和強烈的再創輝煌的愿望,使我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其實當時我已經是近60歲的人了,但是,我覺得自己無論是體力還是精力,都充沛得足堪重任。這就是健康。
于是,我義無返顧地在祖國投資,興建現代化的制藥企業。盡管我也算是到了那種“歲月不饒人”的年齡了,但是有信念在支撐著我——為祖國貢獻一個優秀的制藥企業;為大眾提供更多質優價廉的藥品。
正是為了這個心中的理想,我每天都必須工作十幾個小時。一年365天,我會有大部分時間在天上飛來飛去。我要了解各地市場情況;考核投資、合作項目;檢查各駐外機構的工作;增進與客戶的溝通、交流;有時還要為一些瑣事困擾……這樣的勞動強度,就是年輕人也會感到體力不支的。但是,從1993年到現在,將近10年的時間,我的身體經受住了超負荷的考驗。從某種意義說,我應該感謝上天給了我這個難得的修身鍛造的機會。
商場如戰場,企業運作時時會遇到“黑云壓城城欲摧”的非常時刻。面對壓力和困難,我總是以偉人寬廣博大的胸懷,高尚純粹的情操,高屋建瓴的風度,來激勵自己。與他們的宏偉大業相比,自己這點困難又算得了什么!
一個成功人士,很重要的一條,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伴隨自己。有時候,一些會議安排在晚上,諸如參加“聯邦獎學金”的頒獎活動。盡管一天下來,我已經很疲憊,但是,面對臺下那些朝氣蓬勃的學生們,想到自己能夠為國家后續醫藥人才盡微薄之力,心里說不出的欣慰。(編者注:蔡金樂先生出資3800萬人民幣,自1998年開始,用5年時間,為國內38所醫藥大學的30000名學生設立獎學金。)
我是一名制藥工作者,是一位年銷售十幾個億的企業家。制藥業本身就是一種造福于廣大民眾,為人類帶來健康和幸福的事業。面對如此光輝燦爛的事業,我沒有理由不堅強。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努力、辛苦和付出,都是非常有意義的。這是一場多么精彩,又多么震撼人心的人生交響樂。
也許,只有站在一個更高的層面上,才能回答什么是真正意義上的健康;才能領悟什么是主宰人類健康的神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