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影 鐘偉梅
剛剛出生的男嬰口中竟含有一個重約1.5公斤的寄生胎!去年年末,深圳市兒童醫院口腔科成功救治了一位出生僅兩天的嬰兒,專家為其摘除了與其在母體內共同發育了8個月的寄生胎。專家稱:從口腔中“產”出如此巨型的寄生胎在國內尚無先例。
口含胎兒的男嬰剛經剖腹產產出后,就于去年12月21日下午被送往兒童醫院口腔科。據該科醫生丁桂聰介紹,當時男嬰口中含有一個體積為16×10厘米的巨大腫物,約有成人拳頭般大。它頂住男嬰上顎,堵塞口腔,使其呼吸困難??谇豢茖<伊⒓凑垇矶呛砜浦魅卫钐m為男嬰實施氣管切開術,確保其呼吸暢通。
隨后,在院長李成榮教授的親自協調下,兒童醫院緊急調集了麻醉科、新生兒科、外科、口腔科、耳鼻喉科五個科室10余名醫務人員成立醫療小組,著手救治男嬰。由于男嬰出生僅兩日,手術風險較大,為保證手術成功,醫院還邀請了在深圳的國內著名口腔專家張國志教授和武漢大學口腔醫院趙怡芳教授共同制定手術方案。
當日下午,由張國志教授親自主刀,趙怡芳教授和丁桂聰醫生擔任助手,在近10名醫務人員的協助下,經過兩小時的奮戰,重達1.5公斤的腫物終于從男嬰口中順利取出,原來這是寄生胎。
據丁醫生介紹,該寄生胎兒體毛清晰,體內有明顯骨骼組織和內臟器官,但并沒有完全發育成人形,取出時部分組織依然有生命活動。寄生胎實際上與男嬰是孿生關系,由于兩者是單卵孿生,推測該胎兒應該是男性。丁博士分析,之所以出現胎內胎,是由于受精卵在發育的極早階段,內細胞群分裂為大小不等的兩團。大的一團得到充分的胎盤血液供應而繼續發育為正常胎兒;小的一團由于條件不利,在發育過程中被封藏在另一胚胎的體內,發育受到限制而成寄生胎。
據了解,男嬰父母為公明鎮人,在外院待產時經B超證實子宮內有一巨大腫瘤。但因夫妻倆盼子心切,決意生下小孩。怎知親生兒竟口含胞弟一同降生。目前男嬰術后生命體征穩定,正處于康復狀態。但因其口含寄生胎長達8個月,上顎部位嚴重變形,至今尚未合口。專家稱,通過吮奶可幫其嘴部復原,但估計需要一年時間。
摘自《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