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賢明
據《健康報》報道,盡管最近一個時期我國發生多起“瘦肉精”中毒事件,并對有關部門和人員進行了嚴肅處理,但“瘦肉精”害人事件仍時有發生。今年3月14日上午10時,蘇州市衛生監督所接到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報告:一名3歲患兒疑似“瘦肉精”中毒。據了解,該患兒家庭13日午餐食用自烹豬肝湯后不久,患兒母親和外婆先后出現心跳加快、四肢發抖、心慌等癥狀,而后患兒亦有相同癥狀。3人分別被送醫院就診。14日下午,市衛監所又獲悉其他醫院和高校也有此類病人出現,總計26人。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這些患者均在食用豬內臟(24人吃的是豬肝、兩人吃的是豬肺)后發病。該市疾控中心從中毒者吃剩的豬肝樣品中測得“瘦肉精”含量超標5倍以上。據此,市衛監所認為此次事故為“瘦肉精”所致食物中毒案件。
此前,國內還接連發生了多起“瘦肉精”中毒事件。如去年11月7日,廣東河源市發生了迄今為止最大的食用“毒豬肉”集體中毒事件,共有484人入院治療,其中45人癥狀嚴重,但所幸未造成人員死亡。
另據《北京青年報》報道,為防止“瘦肉精”侵害北京市民,北京市政府今年將撥款168萬元,專門用于每月對本市生產和銷售的豬肉進行“瘦肉精”抽檢。
那么,“瘦肉精”到底是什么東西?為什么總有人要把它加到豬飼料中?而它又是如何對誤食者造成傷害的?又該如何避免誤食呢?
“瘦肉精”學名為鹽酸克倫特羅,又名氨哮素、克喘素,是一種白色或類白色的結晶性粉末,它是一種可用作興奮劑的藥物,可引起交感神經興奮,有強而持久的松弛支氣管平滑肌的作用,醫學上常用來制作平喘止咳類藥物以治療哮喘。國際上一些運動員也常以其來提高肌肉力量,因而它也是國際體育界明令禁止的興奮劑。20年前,美國一家公司意外發現,將一定量的鹽酸克倫特羅添加在飼料里,其成分進入動物體內后,能夠改變養分的代謝途徑,促進動物肌肉,特別是骨骼肌中蛋白質的合成,抑制脂肪的合成和積累,從而使生長速度加快并增加瘦肉率。一般在飼料中添加鹽酸克倫特羅后,禽畜的生長速率、飼料轉化率、瘦肉率可提高10%以上,尤其是在豬出欄20天左右,若每天在其飼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瘦肉精”效果更為明顯,可使豬每天快速增重1公斤左右,瘦肉率甚至可提高20%,“瘦肉精”的俗稱便由此而來。而吃了“瘦肉精”的豬經過宰殺、銷售后,最終就成了百姓碗里的“毒豬肉”。
在我國,鹽酸克倫特羅屬于飼料添加劑中的違禁品。盡管國家三令五申嚴令禁止,但由于受經濟利益的驅使,在我國部分地區的飼料加工企業和養豬專業戶中,有不少人非法使用這種違禁藥物,以至于中毒事件時有發生。
“瘦肉精”的化學性質穩定,加熱到172℃時才能分解,因此一般加熱的方法不能將其破壞。這種藥物在胃腸道吸收快,人或動物攝取后15~20分鐘就起作用。2~3小時血漿濃度達峰值,作用時間持久。又因藥理作用較強,一般情況下只需要一點點就會出現癥狀,這也是為何人們進食了“毒豬肉”后很難幸免的原因。
“瘦肉精”進入人體后,主要分布于肝臟,在肝臟中去甲基后從尿中排出。肌肉中含量較肝臟低得多。引起的不良反應主要有:心率加速,特別是原有心律失常的病人更易發生心臟反應,可見心室早搏、ST段與T波壓低;肌肉震顫,可以激動骨骼肌,引發四肢、面頸部骨骼肌震顫;血乳酸、丙酮酸升高,并產生大量酮體,如糖尿病人攝入后可能會引起酮癥酸中毒;血鉀降低,過量攝入或與糖皮質激素合用時,有可能引起低鉀血癥,從而導致心律失常;反復攝入還會產生低敏感現象,表現為支氣管擴張作用明顯減弱,且持續時間縮短。
“瘦肉精”的中毒癥狀表現比較特別,主要是心慌、心悸、肌肉震顫、頭疼、面部潮紅、惡心、嘔吐等。一般進行對癥處理后癥狀就會消除,但本來就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亢、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等病癥的患者以及孕婦食用后則有可能產生嚴重的后果。
豬肉是許多消費者離不開的食品。由于含“瘦肉精”的豬肉無法通過肉眼來鑒別,這在客觀上為人們挑選帶來了難度,但也可采取相應的措施,能在一定的程度上避免“瘦肉精”之害。
一是盡量到正規超市、肉菜市場購買豬肉,不要貪便宜而購買路邊流動肉販的豬肉,買肉時一定要看清楚豬肉上是否蓋有檢疫章。
二是慎食“豬下水”。豬肝、豬肺、豬腎本身就具有吸納毒素的功能,因而這些器官中的“瘦肉精”毒素含量最高,占50%左右。
三是慎食外加工的肉食品。一些“瘦肉精”中毒事件尤其是集體中毒常常是由在外就餐引起的,因此要盡可能多地自己買菜在家中自行加工進食,如在外就餐或食用外加工的肉制品一定要慎之又慎,盡量選擇一些檔次稍高的餐館用餐,或者在外就餐不食用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