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瑩
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家——李克仙熥窒汕牛犗壬的書畫不僅在國內外參展中曾多次獲獎,是中國收藏家搶手珍品,而且被海外愛好中國書畫人士視為收集的重要瑰寶,更被視為民族藝術的代表作,并曾作為中國國家領導人的“國禮”送給世界上許多友好國家元首和組織的領導人。目前不僅一些海外知名人士,如英國得里奧菲爾爵士、美國李敦白先生、日本古賀繁一先生、馬來西亞翁詩杰議長等都收藏他的書畫;甚至享有盛名的法國盧浮宮、日本東京奈良書畫院、以及IBM、NEC、西門子、湯姆遜等跨國公司總部中都懸掛或收藏他的杰作。
李先生從小酷愛中國書畫藝術,家貧如洗,生活飽經(jīng)滄桑。坎坷的經(jīng)歷激發(fā)了他刻苦求知,奮發(fā)向上的決心和勇氣。他的藝術天賦和對藝術的鉆研精神終于為人青睞,得到書畫名家王慶雯、婁師白、尹瘦石等老先生真?zhèn)鲗嵔獭:笥质芮嗵佟遣T、齊白石、王冕、王紱、夏昶、陳録、李苦禪等著名書畫大師的影響,形成了他個人的風格。
李先生立足于傳統(tǒng),師法古人但又不踵古人之跡,博采眾家之長、善于用傳統(tǒng)技法與時尚制約相結合,除去凡俗,別具一格。從中領略他“物為畫之本,畫為物之神”以及“求實、神似、唯美”藝術的境界。
李先生畫梅花前后呼應,虛實得當。老干如鐵虬龍盤踞;新枝如矛,猶有花枝俏;三花如品,聚散有秩;花蕾脫枝多變,收縮適當,從而把梅花的風骨刻畫得“神趣盎然”。
李先生寫竹,不但能分出風、雨、雪、晴,還可以感受到春夏秋冬四季;他的墨竹,是古代畫竹的傳統(tǒng)技法古樸寫實的格調;李先生還用真、草、隸、篆八法寫竹,甚有個性。逢竹看結頂、層次段落分明,既重密奪巧、又高風勁節(jié),使竹人性化,達到物我兩融,是李先生畫竹的境界。中國書畫名家陳叔亮先生評價他的墨竹:“竹從垂頭非是節(jié),桐雖焦尾不傷材”,中國書協(xié)主席啟功先生稱他寫竹為“蒼龍過雨影在壁,別出參差玉一枝”。
李先生的蝦、蟹、蟲、蛙、魚、雞、鴨、鷹等也都有他獨特的韻味。尤其他畫的正、反、仰、側、翻背的蝦,兩黑眼珠向前伸,炯炯有神,六須剛柔間勁,飄灑自然,栩栩如生。許多人認為李先生不僅承先了齊白石大師的畫蝦精髓,而且有更進一步的創(chuàng)新。
(《李克仙書畫集》,長城出版社2001年8月版,6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