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 靜
2001年,這是個讓眾多PC生產廠商,PC經銷商們幾乎失去信心的一年。一個又一個進入PC市場撈金的企業或是淚別殺場、或是且戰且退,留下來的為日益激烈的價格戰叫苦連天,因利潤日漸微薄而走多元化之路……2002年目睹仍然下滑不止的銷售數字和信心缺失的預測報告,”PC衰落”幾乎成了眾口一詞。然而,就在這時,DELL以獨特的銷售模式逆風飛揚,宏基、四通、浪潮義無反顧地加大對PC的投入,新惠普和一些進軍IT的家電企業癡心不改……似乎讓人看到PC沐火重生。
衰落的是對PC行業的信心
大家都認為進入某一行業是機遇時,進入者當如蜂擁,此時賺錢更多靠的是資金、技術和進入的早晚;當大家都認為應該退出時,卻有人看到是進入的機遇,此時進入賺錢更多靠的是膽氣、睿智和創新。
事實上,當PC生產廠商日漸感到生存的壓力,越來越多的力量虛弱者倒閉路旁時,家電企業者卻看到進入IT是他們求生的難得機遇,一大批有實力且為自身領域的慘烈價格戰弄得遍體鱗傷的企業如TCL、海信、裕興等撞門而入,意欲在信息家電上開出生路。信息家電、藍色家電,數字家庭等一系列嶄新的概念就因這些家電企業進入、攪亂IT”一池春水”后創造出來的。
在經歷了20多年持續的高速增長之后,PC業界縱橫多年的Wintel驅動模式已經顯得有些力不從心,砸鍋賣鐵般的價格大戰也未能挽回”IT寒冬”里的PC頹勢。此時,堅持不下去的原IT企業和貿然進入IT的家電企業相繼馬革裹尸,大的企業或向服務轉型或是沖出圍城走多元化之路。然而,此時,四通高舉”協同電腦”的概念于今年5月宣布進入PC,浪朝大唱著”行業PC”高歌投資12億押寶PC,宏基傾力開發ASPIRE第二代意在以PC為突破口構建大中華市場體系,新惠普整合自己的力量強化在PC領域的強勢……
四通在宣布合資公司成立時,推出“四通電腦品牌機協同電腦”。推出的理念是對于電腦在其他領域的功能不太關心,所關注的是如何利用電腦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即電腦是工作工具,而不是娛樂工具,讓PC圍繞工作而設計。
浪潮推出行業PC與四通的工作工具,其實是殊途同歸,異曲同工。因為行業PC說白了就是適應特定行業的PC,也就是為了提高特定行業的工作效率而開發的“工作工具”,量體裁衣下多余的功能將會被取消。浪潮認為,中國PC產業已進入一個嶄新的,以“專注行業應用,提供行業定制服務”為特征的細分市場時代。因而提出了兩個二八原則,即把80%的精力放在20%最有價值的行業領域,行業PC的所有功能中80%是通用的功能,另外20%是行業特有功能,而這20%的特有功能滿足該行業客戶80%的基本需求。浪潮在對PC這一新的解讀基礎上,依托自身在教育、證券、稅務等行業浪潮的一體化解決方案都比較成熟的優勢,投入了巨資。
現在全球前10大PC商,除了DELL外全部虧錢,對PC的投入力度都有所保留,這也許正是機會。PC看起來已經沒什么做頭了。但是經研究后發現不完全是這樣。就像啃骨頭,肉啃完了,里面的汁味道也不錯啊!關鍵是你能不能吸得到。”那么宏基如何”吸”呢?宏基押寶大陸是因為臺灣市場狹小先天不足,拓展美國出師不利,大陸發展無心插柳柳卻成蔭下做出的戰略決策,而選擇PC為自己的突破口卻是基于自己處于信息家電技術前沿的自信。宏基耗時1年開發的新款臺式PCASPIRE第二代。這款機型雖不具有革命意義,但是集電視的收看與錄制功能于一身,在PC和家電的結合方面實現了突破。挾此利器,宏基發起了宣布目標直指聯想的家用PC戰役。有心栽“花”時,這“花”會不會開,開得怎么樣,業內人士正拭目以待。
衰落的是原有的經營理念和營銷方式
四通等幾家在PC領域競爭異常激烈、PC已經衰落之說甚囂塵上,大小PC廠商奔突“圍城”內外之時,突然大手筆進入“城”內廝殺,表面看來有些不可思議。其實,也沒有什么大驚小怪的。在一般人認為不可沖進的時機內沖進,這更需要睿智和勇氣。
細察進入的幾家,他們此時進入,無一例外地對PC行業發展趨勢有著獨到的見解,而這些見解又是那么巧地不謀而合。
其一,PC發展從小而轉向專而可聯發展。適合才好、夠用才好這是人們的常識。但是在摩爾定律的支配下,PC的性能始終是以超出眾人當時的利用水平向前發展的。10年前處理文檔486機子夠用,如今要干這件事去買臺機子可能就是CPU的工作主頻1.7GHz甚至更高,硬盤的容量也有幾十甚至上百GB,還有256MB的內存、美侖美奐的WindowsXP。原本買這臺機子的核心目的就是處理文檔,但機器的生產者將很多附屬的功能如聽音樂、看電影、玩游戲加上去了。無論是家用PC或是商用PC,無一例外都是這些東東,而實際上因為工作的性質和生活的偏好不同,用戶花費了原本不需要花的錢,買回來的眾多“可能要用得上”的功能,都被白白損耗掉了。
四通、浪潮等推出“工作PC”、“行業PC”,就是對于這一種慣常做法的反叛。大眾化的、廣普性的PC將最終被專業化的、適合對象需要、發揮網絡功能的PC所代替。也因此,PC生產廠商將從給PC開發越來越多的附加功能上,向定向的、高智能的、專業化的PC發展,PC的樣式也將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用“千奇百怪”來形容PC的樣式這一天也許不會太遠。
其二,強行開發用戶需要轉向真正適應用戶需要。PⅡ剛推出時,曾創下年度銷量狂增25%的奇跡,然而對于我們這些普通用戶來說,P4電腦與在一年前買的P3電腦在使用上能有什么不同?上網、看碟、聊天、游戲、編程、辦公……在P3與P4機子運行大多數用戶的感覺是差不多,用戶感覺不到升級的必要,而廠商為什么如此想盡一切招數讓電腦“升升不息”呢?從根源上看,當電腦從實驗室向機關、企業和個人用戶普及時,采取的就是鼓動超前體驗。無論是理論家、預測學家或是實行領導無一例外地,樂此不疲地向人們描述運用電腦對于提升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工作效率,趕超發達國家的重要作用,人們購買欲的形成從客觀上超越于當時的實際需要,購買和升級電腦與其說是當時生活的需要,不如說是對于未來恐怕落后這一擔心使然。從廠商這個角度來看,如果用戶沒有激情,不購買不升級自己的電腦,那就意味著廠商的利潤受到了威脅!怎么辦?刺激!就是想方設法讓速度更高些,再多增加些引人注目的新特功能,使自己的PC變得與眾不同,在PC的性能之外尋找用戶的興奮點。
這種做法說好聽些是引領人們的消費,說難聽些是強奸人們意愿。本質是以生產者為中心,而不是以消費者為中心。
“填鴨式”的“強迫”消費者購買的方式越來越不受人們的歡迎,消費者期待的是做功精良、功能合適夠用的機器,希望感受到貼心的服務關懷。
永不衰落是創造性地滿足客戶的真實需要
以往是靠觀念的推動、新產品的引導來激發客戶的需要,這在當時是正確的。因為一般的人無法提前知道PC的真實作用,很少人會感覺到自己需要PC。然而,在今天,PC已經如同家電一樣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工具,理解PC的用途,體驗PC的功能,已經是眾人行為,PC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此時,人們的關注點肯定不一樣,在人們的工作各種各樣、人們的生活迥然不同、人們的需要千差萬別下,在人們對自己運用PC的目的越來越清晰和理智下,廠商仍然采取那種“強加”方式來提供服務,肯定不受歡迎。
大的經濟環境不景氣,進一步加快了圍繞PC的從觀念到行為方式的轉型。面對著這個轉型,很多商家,甚至是已經向服務轉型的商家,都沒有從更高的意義上認識到這種轉型不僅是主業方向的轉型,而實際上是PC經過20年的發展開始的全面轉型。
這種轉型從PC本身來說是從廣普性走向專業性,從以綜合功能取勝走上以獨特功能取勝,從游離于生活之間到滲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被動式的交互發展到高智能的主動式交互,從單一地發揮作用到隨時隨地可以輕松地聯網發揮作用。這種轉型從圍繞PC的服務來說是從大眾化服務走向個性化服務。廠商下大力氣解決的應是如何通過實證的方式搞清楚PC使用者的真實需要,科學預測下一步的需要,創新性地滿足這種需要。
因此,衰落的不會是PC這個行業,衰落的只是PC外在的東西。應從更深的層次上標志著PC整個行業開始向新一個層次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