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科學研究證實,目前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心腦血管病主要由兩個方面的原因引起:一是現代生活水平提高造成的高脂血癥、高黏血癥,使血液黏稠凝聚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阻塞心腦血管;二是由于高血壓、動脈硬化造成了血管自身的病變,如血管內膜增生、血管內皮功能障礙、血管痙攣等,從而使心腦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甚至供血中斷引發心腦血管病。也就是說,要想徹底治療冠心病、腦血栓,應該從血液和血管這兩方面著手進行雙重治療。
血液黏稠是冠心病、腦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
醫學科學研究發現,多種血液病理性因素的刺激可使血管內皮細胞發生功能性和器質性改變,使動脈內膜完整性受到破壞。然后,血液中的脂質就會以脂蛋白的形式從內膜受損處沉積到血管內壁,引起血管壁平滑肌細胞的增生。同時,血小板粘附、聚集于受損部位,并釋放出一些物質促使血小板進一步聚集和血管收縮。這樣,內皮細胞的損傷、血脂的沉積和血小板黏附所釋放的多種生長因子共同作用,可激活血管內皮細胞和平滑肌細胞大量增殖,增殖的平滑肌細胞又通過復雜的相互作用,最終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阻塞血管。阻塞的如果是冠狀動脈就會形成冠心病;如果是腦血管就會形成腦血栓。總之,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逐漸形成的過程中,雖然脂質代謝紊亂、血小板聚集起著決定作用,但血管自身的內皮損傷也起著關鍵作用。
血管自身病變是冠心病、腦血栓形成的關鍵
具體到血管病變,它還包括兩方面:一是由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所造成的動脈血管硬化;二是由血管內皮功能障礙所引發的血管痙攣。正常情況下,血管內皮細胞分泌擴血管因子——血清一氧化氮(NO)與縮血管因子——血清內皮素(ET),它們相互作用調節著血管擴張與收縮功能。當血管內膜受損導致血管內皮功能障礙時,血清一氧化氮分泌就會降低,內皮素分泌增高,從而導致血管痙攣,引起心腦等重要器官的血供障礙、冠心病、腦血栓發生,尤其會引發不穩定型心絞痛和變異型心絞痛。當冠狀動脈發生痙攣時可導致心絞痛持續發作難以緩解,并促進心肌梗死的發生,甚至造成猝死。而腦動脈痙攣則可以促進腦血栓的形成。
治療心腦血管病須要雙管齊下
既然心腦血管病的發生主要是由血管和血液兩方面的因素形成的,那么,要想防治心腦血管病,就要從消除血管本身的病變、改善血液的黏稠、凝聚兩方面著手。
治療心腦血管病的藥物——通心絡膠囊是以中醫經絡理論為指導,運用獨特的五種蟲藥為主組方制成的。它具有維護血管內皮功能、解除血管痙攣、改善動脈粥樣硬化、稀釋黏稠血液的雙重作用。通心絡中的水蛭、上鱉蟲可以活血化瘀,有抗血栓、溶解血栓作用,并能降脂抗凝、降低血小板聚集和黏附,防治心腦動脈硬化;全蝎、蜈蚣、蟬衣搜風通絡解痙,改善血管內皮功能,解除心腦血管痙攣,增加心腦血供。實驗研究發現,該藥可明顯增加血液中擴血管因子——血清一氧化氮含量,降低血液中縮血管因子——血清內皮素含量,改善血管內皮功能,達到解除冠狀動脈痙攣的目的。
臨床實驗證實,通心絡膠囊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突出特點是對反復發作難以控制的頑固性心絞痛療效獨特,可逐漸減少或停用硝酸甘油類藥物,糾正缺血性心電圖,解除胸悶胸痛、心慌氣短、乏力汗出等癥狀。
對于腦血栓及其后遺癥,通心絡可以縮小腦梗塞面積,恢復腦細胞功能,促進半身不遂、語言不利、口舌歪斜、肢體麻木患者的康復,并能預防冠心病、腦血栓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