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 濱 曉 玉
近20年來,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產業集群經濟發展迅速。在這些省份,有很多“塊狀” 產 業,即相同的產業高度集中于某個特定地區,形成專業化塊狀產業。如浙江省海寧市許村的 布藝和經編、紹興的印染和化纖布、嵊州的領帶、諸暨的襪子、寧波的男裝、杭州的女裝、 溫州的皮鞋和西服、織里鎮的童裝、平湖的服裝出口加工,福建晉江的旅游鞋,廣東東莞的 制造業、潮州的婚紗及晚禮服、中山沙溪的休閑服、鹽步的內衣、西樵的面料及裝飾布,山 東青島的服裝等等。
這種現象在產業經濟學中被稱為產業集群或產業集聚,英文為Industrial Clustering 。有關資料顯示,塊狀產業“原產地”并非在中國,早在歐洲工業革命前后的荷蘭、意大利 、瑞士就已出現。僅以瑞士為例,其鐘表產業集群或聚集天下聞名,紡織機械產出能力世界 領先,醫藥、食品、銀行、保險、旅游等產業也呈現出高度集群的規律。 產業集群經濟是我國傳統產業和現代制造業走向集約化、專業化的重要形式。目前,主 要在東部沿海地區,特別是長江三角洲、環太湖區、浙江杭嘉湖地區、寧波溫州、珠江三角 洲等地區,以一個市、一個縣、一個鎮或一個村為范圍,集中某種產品的社會化生產,形成 一定區域規模的企業集群,表現出極強的活力和競爭力。
有關專家指出,古今中外區域發展的實踐都證明,產業專產化集群發展是城市和區域競 爭力提升的重要路徑。當前,產業集群已引起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 的多數城市雖都具備了一定的城市競爭和發展的基礎條件,但多數難以同國際大城市甚至域 內大中城市進行全面競爭,許多城市還患有產業同構和“大而全”、“小而全”的痼疾。因 此,致力于提高競爭力的城市和區域,應當選擇產業集群的路徑戰略。當地政府應當利用產 業具有強烈自發集集的特點,通過培育產業發展所需的各種要素和環境,積極扶持專業化產 業群的孕育、萌芽、發展、壯大,反過來再通過產業集群的發展促進各種要素環境的不斷增 強。 產業集群是產業發展的一種內在規律,和經濟開放程度有很大關系,是市場配置資源, 合理運用產業要素的客觀要求。了解塊狀產業的由來,關鍵要結合實際分析其形成的條件。 從浙江、廣東等沿海地區的情況來看,至少有三個條件內在地推動了塊狀產業形成。一是資 本和勞動力自由流入并實現組合,以某一類產品為主的產業資本在一個區域較快集中,這屬 于產業形成的生產要素條件;二是強大的市場需求拉動,產業集群大都圍繞一個專業市場形 成,可以充分接納產業集群生產的大量產品,充分提供各種原材料、配套設施與服務;三是 產業集聚地政府對企業和產業的發展采取鼓勵或不干預的英明政策,提供土地、工商管理、 引導服務等支持,使生產要素能夠自由流入并直接面向市場集聚。然而說到底,塊狀產業離 不開經濟的開放,因為無論生產要素自由流動還是產業與市場互動,都必須以經濟的開放性 作為前提,開放有助于資源的流動和產業的集群。通過廣泛開放、大量引進和兼收并實地學 習,可以很快縮短與先進城市和區域的差距。積極鼓勵國內外城際和區域間的經濟、科技、 社會、文化等領域的交流和合作,鼓勵城市和區域內外機構和人士的各種民間的非正式交往 。要主動參與經濟區域一體化和全球化的進程,取消地方保護壁壘,開放各類市場,促進城 市和區域的分工、協作和專業化產業集群。
而經濟上的開放則要求政府政策的開明。政府要為產業群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務。要依 據自身優勢和產業基礎,實行鼓勵對同一產業進行持續的資金、技術投入的政策,培育和發 展其優勢產業。運用財政和稅收政策,引導企業提高技術、擴大規模、推動產業升級。政府 應積極營造有利于產業專業化發展的投資、科研和居住等環境。在規劃建設吸引外部資金、 人才、資源的交通、通訊和信息等基礎設施方面,政府一定要考慮產業的專業化和集群性, 大力推進適合本地產業發展的技術性基礎設施建設。要保護當地的風景名勝和生態環境,以 實現自然環境優美怡人,建立高素質人才和專業化的人力資本所需的良好生活和工作環境。 要建立能夠保證公平競爭和優勝劣汰的市場制度環境,建立個人信用制度,確保民間經濟交 往信用。要建立規范政府、特別是規范政府與企業關系的制度,規范政府的行為,消除以亂 收費、亂罰款、亂攤派、亂集資為突出特征的經濟侵權行為。
產業集群的競爭力同樣值得關注。產業集聚主要是相同產業的區域集群,專業化分工程 度高,眾多企業都有嚴格而精細的分工,產品越做越精,生產成本也能降得很低,且減少了 因轉換加工環節而必須付出的成本費用,大大提高了產業效率。圍繞市場或出口的產業集群 往往信息比較靈通,對原材料和產品市場行情能夠及時準確掌握,并作出快速反應,降低了 交易成本。產業在政府開明式政策的氛圍中集聚,減少了政策成本,其微觀基礎基本上為非 國有或民營企業,甚至手工作坊和農戶,具有靈活多樣的體制優勢。隨著產業集群的發展, 行業性組織日益加強,中介服務網絡日趨健全,促使產業集群形成整體協調優勢。顯然,產 業集群的競爭力可以歸納為“三低兩優”,即較低的生產成本、交易成本、政策成本和體制 優勢、整體協調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