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從彷徨到踏上不歸路

2002-04-29 00:00:00徐慶全
炎黃春秋 2002年3期

1935年11月1日,國民政府發表張學良為西北“剿匪”總司令部副總司令,代行總司令職權,節制陜、甘、寧、青四省軍政事宜。總部設在西安。

其實,張學良在這年的9月中旬,就到了西安,而在到西安之前,他又早已與西安的軍方和地方人士聯系上了。張學良這樣做,并不表明他對這項任命有迫切的心情,而是為如何在西北站穩腳跟作通盤考慮。

在張學良主政東北的時候,楊虎城也在陜西苦心經營著自己的地盤,多年來,已形成了自己的勢力。這次,張學良將自己的13萬東北軍移居西北,而且任西安綏靖公署主任的楊虎城也歸他節制,難免會要背上反客為主、搶奪地盤的嫌疑。在陜西的歷史上,曾有多次客軍入陜,但最終都曾引起地方人士的疑懼和軍方的誤會,甚至產生過主、客雙方大打出手的現象。

以張學良當時的心態而言,說他到西北來就想和紅軍聯合抗日,顯然與史實不合,但是,說他到西北來是為了搶奪地盤,當然也不符合他的初衷。他揮師西北的目的,從他對開赴西北的東北軍將士的講話中可以看出。他說:“為了抗日,為了集中力量抗日,為了免除抗日戰爭進行中的后顧之憂,為了保證能夠取得這一戰爭的最后勝利,希望我全體官兵,同心同德,奮勇直前,完成‘剿共’之重任,建樹統一功勛。然后揮師北上抗日,收復東北,返回老家去,那時候,我們該多么愉快,多么光榮呢!”此時,張學良雖然重彈“攘外必先安內”的調子,但在內心深處顯然已經否定了非統一不能抗日的主張。公開的講話中當然要講這個調子,但他講話的重點則是抗日,則是鼓勵東北軍將士復土雪恥。

因為是抱著抗日的心態來到西北,所以,張學良認為,在他上任前,首先就要讓陜西的地方人士和楊虎城的西北軍明白,他不是來搶奪地盤的,而是愿意與西北軍聯合,愿意與當地人士和衷共濟。為了讓楊虎城及陜西地方人士明白他的心態,他讓曾在東北任過職的洪憲皇帝袁世凱的駙馬、也是他的老朋友楊毓珣出馬,先到西北向楊虎城傳達自己的意圖。

楊毓珣與楊虎城是同姓,因為兩人關系很好,彼此又稱同宗兄弟,因而十分密切。他到西安見到楊虎城后,將張學良的意圖悉數轉告。楊虎城也是具有愛國熱情的將軍,1933年,當日本帝國主義占領我熱河省、華北危急、平津危急時,他曾向蔣介石要求將十七路軍開赴華北抗日;當馮玉祥、吉鴻昌等在察哈爾組織抗日同盟軍時,楊虎城不僅聲援,而且資助大批彈藥。1936年綏東抗戰,楊虎城又多次請纓殺敵。一次再次的愛國要求,都被當局拒絕,引起了他極大的不滿,對蔣介石的獨裁統治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他一直是反對的。因此,他對張學良的處境和想法深表贊同。所以,楊毓珣到西安不久,即電告張學良,請他率部入陜。

9月中旬,張學良的專機到達西安后,楊虎城和陜西省主席邵力子等人,都到飛機場迎接。當時在張學良身邊擔任少??茊T的應德田,對張、楊的初次接觸觀察很細致,在他印象中,張、楊二人相互尊重,楊虎城“對張學良將軍很恭敬,也很親切,每天早上一定來”。在與張學良見完面后,楊甚至還經常到張的隨從人員的住處看看,聊幾句天,或者問問工作情況。這至少說明,張、楊二人的關系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后來兩人能聯合發動“西安事變”,顯然絕非偶然。

就任西北“剿總”后,張學良的心情并不愉快。雖然東北軍不論在兵力或裝備上都優于紅軍,但在與紅軍的幾次交戰中,卻屢戰屢敗。1935年9月,在陜北甘泉的嶗山一戰,王以哲率領的東北軍一一○師被紅軍殲滅,師長何立中斃命。10月,東北軍一○七師又在甘泉的榆林橋戰役中,619團被紅軍消滅,團長高福源被俘。嶗山戰役,張學良并沒有在意,認為紅軍的勝利是偶然巧合;而榆林橋戰役東北軍是以守為攻,高福源又是東北軍的驍將,卻導致失敗的結局,不能不引起張學良的震驚。他事后曾不無困惑地說:“共產黨經過兩萬五千里長途疲憊,還能擊敗東北軍,是值得深思的。”

因為懷有這樣的心情,所以,這一年的10月底,張學良在和楊虎城結伴到南京參加國民黨四屆六中全會和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時,特意叮囑部下不要輕舉妄動。但是,他到南京不久,紅軍在長征到達陜北后的直羅鎮戰役中,東北軍董英斌(東北軍軍長)部一○九師又被全殲,師長牛元峰陣亡。

張學良得到消息后,非常震驚:自己曾經有令,部下何以又輕舉妄動?他馬上中斷開會,命何柱國和他一起飛回西安。由于他心情迫切,也不考慮天氣情況,所以,一路在云霧之中盲目飛行,后因情況危險才在洛陽降落,翌日改乘火車到西安。“查得牛師失敗原因,乃董軍因缺糧而請示總部今后行動方針,總部的指示僅說明該軍遲早是要東進的。董軍長誤解電意,又因鄜州(今富縣)糧食較豐,遂貿然令牛師東進。張將軍對參謀長晏道剛、軍長董英斌大加斥責。”

返回南京后,張學良一直心情郁悶。前兩次的失敗,他曾經向蔣介石請求給予補充裝備,并給予兩個陣亡的師長各10萬元的特別撫恤金。他提出這樣的請求,是根據蔣介石曾經許諾過的因打紅軍遭受的損失優先補充的原則,但是,蔣卻對此不認賬了,不但不給予特恤,反而下令撤銷了兩個師的番號。

張學良對此極為不滿,他牢騷滿腹地說道:“我張某人混得不值十萬塊錢了。”蔣介石的這種背信棄義的行動,對很重情義的張學良來說,顯然是個很大的打擊,以至于他在1990年5月接受《世界日報》記者采訪時,還十分痛心地說:“我有兩個最好的師(一O九、一一O)被打光了,中央不撥撫恤,東北老家又淪陷給日本人,傷者又回不去原籍……”

張學良之所以對這件事印象如此深刻,不僅是重情義——他自己掏錢給陣亡師長發了撫恤金,更重要的是,這一事件的刺激,使他想到了很多:他的愿望是要抗日,但是,在西北的剿共,損失一個師取消一個師的番號,即使打敗了紅軍,自己的實力也差不多要同歸于盡,到那時,還有什么力量打回老家去?這時,他自然會清醒地認識到,蔣介石這種“一石兩鳥”的策略,最終是將東北軍推向覆滅的邊緣。

正因為想到這許多,所以,對于直羅鎮戰役的失敗,張學良才心急火燎地急于趕回去處理,甚至不顧危險。

在嚴峻的現實面前,張學良開始正視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了,開始考慮東北軍的前途和命運了。

南京會議結束后,張學良并沒有立即返回西安,而是以料理私事為由到了上海,并在上海住了三四天。

嚴格地說,張學良在上海的確是在料理私事——把自己私心的一些想法向老朋友坦誠說出來,讓老朋友對他的前程出出主意。他見到了自己的老朋友杜重遠。杜重遠是吉林人,早年留學日本,回國后在沈陽創辦肇新窯業公司,曾任奉天商務會副會長,并兼任過張學良東北邊防司令長官公署的秘書?!熬乓话恕笔伦兒?,在北平與閻寶航、高崇民一起組織“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長城抗戰失利后,他南下上海,編輯進步刊物《新生》周刊。該刊具有強烈的愛國意識,發行量很大。后因刊物發表了一篇題為《閑話皇帝》的文章,日本政府認為侮辱了天皇,向南京政府提出抗議,蔣居然按日本人的要求將杜重遠逮捕,竟引發了一場“閑話皇帝事件”,結果刊物被查封不說,連主持刊物的杜重遠也被關進了監獄。

此時,杜重遠雖然刑期還沒有結束,但在全國輿論的聲援下,蔣介石自知理虧,不久即將杜重遠假釋出獄,放在了虹橋療養院。張學良就是在這里與杜相見的。

杜重遠也很想見到張學良。早在這一年的10月間,他就曾和高崇民聯名給張學良寫信,勸他聯共抗日,勿再遲疑。張學良的來訪,自然讓他很高興。為了能敞開心扉地交談,二人將談話地點選在了郊外的汽車上。交談的話題主要是一個,即在目前的情況下,東北軍何去何從。杜對張分析形勢,著重介紹了中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提出西北大聯合的建議。他強調指出:東北軍能攻善戰,應當用于抗日疆場。他認為:“日寇并不可畏,真正可畏的是一個民族喪失了氣節。只要萬眾一心,中國是有前途的,也只有在消滅了外患之后,才能談到中國的光明前程?!?/p>

杜重遠的話,使張學良很受啟發,他表示要慎重、認真地研究關于時局和抗日問題,不辜負眾多親友的期望。但是,他又提出了一個縈繞心中多時的問題:假如我實行聯共抗日的主張,共產黨會不會要他?

杜重遠給他作出了肯定的答復:中共的《八一宣言》中已經申明,愿同所有抗日力量結成聯合陣線。中共最忠實自己的政治主張,只要你決心抗日,共產黨一定會同你聯合。雖然杜重遠的肯定答復讓張學良心中歡喜,但是仍沒有完全融化掉他心中所存有的疑團,他依然將信將疑。

對于中共能否與自己聯合,說實在的,張學良心中是沒有把握的,這并不是他心中多疑,而是當時中共的政策使然。

中共中央到達陜北后,雖然已決定對東北軍開展統戰工作,但是,對于身為西北“剿總”代總司令的張學良,并沒有抱任何幻想。這原因固然是對張學良的思想歷程不甚了解所致,但更重要的一面是,張自回國后一直處于剿共的前線,從江西跟到陜北,且發表過一系列“忠于領袖”之類的言論,這自然給中共留下了他是蔣“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忠實執行者的印象。所以,當時紅軍的各種宣傳品,都毫無例外地把張與蔣視為同類,是十惡不赦的“賣國賊”。當直羅鎮戰役紅軍消滅董英斌一部后,毛澤東在給楊虎城的信中,依然將“賣國賊”的稱號送給張學良,對他諷刺之意也溢于言表。信中說:“敝軍初到陜西,未遑寧處,聊一還擊,即得槍四千余枝,俘虜五千余人,董英斌星夜逃還合水,敝人等近日函董謂,此僅對賣國將領(指張學良——引者)略施警告,勸其及早改圖反蔣抗日,警告之不聽,則其后患不堪設想?!辈粌H如此,即使在中共的《八一宣言》中,張學良也被列于僅次于蔣介石的要被打倒的目標。

這種種跡象,自然不能不引起張學良深深的疑慮,但是,杜重遠的話畢竟讓他看到了光明的一面,所以,他決定先試探一下情況。他在上海找到了愛國將軍李杜,他知道李杜準備去蘇聯,因而向他提出了“盡快找到共產黨的負責人進行聯系”的要求。至此,張學良完全實現了由先剿共后抗日到聯共抗日的角色的轉換。

中共得知張學良想聯共抗日的想法,是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是已被俘的東北軍619團團長高福源帶來的信息。

在張學良眼里,高福源是東北軍的驍將。他早先畢業于北京大學,后從軍,在講武堂畢業后,因有知識有思想,加之作戰勇敢,很受張學良和六十七軍軍長王以哲的賞識,因而得以升任團長。他在北大時,恰值五四運動之后,深受新思潮的影響,思想比較激進,被俘以后,自然接受了中共抗日御侮的主張,并自告奮勇地要求去勸說張學良停止內戰,與中共聯合抗日。

當時在前線指揮戰斗的彭德懷,雖然對高福源的要求有些將信將疑,但還是決定同意他的請求。這樣,高福源在1936年1月8日動身赴洛川,不但見到了王以哲,而且見到了張學良。

一周以后,高福源回到了彭德懷的司令部,并且帶來了讓彭吃驚的消息:不僅王以哲對中共共同抗日的主張深表贊同,即使在中共眼里的“賣國賊”張學良也捎話說:愿意親自與中共方面的全權代表就這一問題進行磋商。彭德懷當即將這一重要情況,電告中共中央。張學良愿意聯共抗日的想法這才為中共所知道。

毛澤東對此很重視,在與彭德懷協商后,決定派中共中央聯絡局局長李克農到洛川與張學良、王以哲商談。

1月16日,李克農在洛川見到了王以哲,18日,張學良電告王以哲,決定在20日來洛川,與李親自面談。中共得知后,毛即命令彭德懷解除在甘泉對東北軍的包圍,以示誠意。20日,彭德懷遵令而行。當天晚上,張學良與李克農便在洛川舉行了會談。會談持續了三個小時,其內容從當天晚上李克農發給中央的電報中可以略知一二。李在電報中說,在三個小時的談判中,張學良說,不僅他同意組成國防政府和抗日聯軍,而且在國民黨內贊成這種主張的也不乏其人。如中共確有這樣的誠意,他愿為此奔走。但是,對于李克農在談判中提出的“抗日反蔣”問題,張學良卻提出異議,明確表示贊成抗日,但不贊成“反蔣”。

雖然在是否反蔣的這一問題上雙方意見分歧,但是這畢竟是張學良與中共高級領導人的首次接觸,也表明張學良在聯共抗日問題上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此后,張學良外出,李克農繼續與王以哲進行過幾次談判,雖然所談內容很多,但王畢竟沒有決定權。所以,3月3日張學良返回西安,聽到王以哲的匯報后,決定立即與李克農會談。4日晚,還是張學良自己駕機飛到洛川,與李克農見面會談。

這次會談是十分融洽的。李克農在事后向中央報告說,張學良并未再提如何對待蔣介石的問題,只是一再表示,希望中共領導盡快與他在延安進行會談,并在西安派常駐代表進行聯絡。張還特意提出,希望中共能夠介紹他的代表到蘇聯,與蘇聯政府商談合作抗日的問題。

雙方進一步接近了。于是,中共中央決定,派周恩來與張學良進行會談。

在此期間,曾經答應張學良要為他找到中共聯系人的李杜,也如約給他找到了。這就是后來成為中共中央常駐西安代表的劉鼎。

早年曾在法國勤工儉學、并由朱德介紹入黨的劉鼎,從莫斯科東方共產主義勞動者大學返回國內后,便在中央蘇區工作。1934年他被捕,進入國民黨九江反省院,一年以后得以保釋,返回上海繼續為黨工作。李杜通過國際友人史沫特萊找到了他,他欣然愿意與張學良聯系。

3月下旬,張學良得到消息后,即派親信高參趙毅到上海將劉鼎接往西安。

張學良雖然與劉鼎素不相識,但對他的印象卻很好,因此,在隨后他與周恩來舉行的會談中,劉鼎也參加了會談。張學良表露了希望劉鼎成為中共駐西安代表的愿望。會談結束后劉鼎隨周恩來去了瓦窯堡,得到中共認可后,于4月26日又回到洛川向張學良報到。

在應德田口述的有關張學良和西安事變的回憶錄中曾談到劉鼎的情況,他認為:劉不但和張學良時常見面,和他及孫銘久的接觸也較多,并時常談到抗日整軍的問題,對東北軍抗日運動和抗日準備工作有很大的影響。應德田的回憶是對的,劉鼎在此期間的工作確實是很有成就的。中共中央曾給予高度的肯定。毛澤東曾一再指出:“西安事變,劉鼎同志是有功的。”

多年以后,張學良在美國曾對人說過,他一見到周恩來,就感覺到很投緣,很顯然,他與周恩來的初次見面,對周有很好的印象。

周、張這次會談是在延安(當時稱為膚施)清涼山下的橋兒溝一座天主教堂里舉行的,從4月9日晚9時一直持續到凌晨3時。會談一開始,從下面的對話中可以看出,盡管周、張是第一次見面,但雙方都希望營造一個良好的氣氛。

周恩來一見張學良就說:“我是在東北長大的?!?/p>

張學良:“我了解,聽我的老師張伯苓說過。”

周恩來很奇怪地問張:“張伯苓怎么是你的老師?”

張學良毫不掩飾地回答說:“我原來抽大煙、扎嗎啡,后來聽了張伯苓的勸告,完全戒除了,因此拜張伯苓為師。我和你是同師?!?/p>

因為有“同師”的緣分,顯然雙方不必有什么忌諱。因此,在會談中雙方確實是暢所欲言,開誠布公的。

關于此次會談的內容,事后周恩來有長篇報告給中央。楊奎松在《張學良的“不歸路”》一文中有詳細的記述。

據周恩來說,他在會談中所談的主要是“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紅軍東征,以及派代表赴蘇和保證互不侵犯、和平通商等幾個問題。周恩來還特別對張學良解釋了實行抗日反蔣的必要性,確信日本人壓力一大,蔣介石最后必定會走到降日的道路上去。周恩來在報告中說,對于這些問題,張學良基本同意,承認紅軍是真心抗日的,剿共與抗日不能并存。他甚至認為:“國民黨完了,中國只有兩條路,一條是共產黨,一條是法西斯?!彼^去是相信法西斯的辦法可以救中國的,在國民黨里只佩服蔣介石有能力,有民族情緒,相信幫蔣能抗日,但他也不能擔保蔣不會降日,因為他清楚蔣介石周圍親日派太多,下不了抗日的決心,十分動搖與矛盾。所以他也在做兩手準備,一面擁蔣抗日,一面也做另立局面的準備。當然,要他現在反蔣做不到。他保證,一旦蔣降日,他定離開蔣。

在張學良提出的“抗日不反蔣”的問題上,周恩來的回答是慎重的。他認為這是會談的關鍵問題。他說:“這個問題很重要,我回去報告中央后,認真考慮再做答復?!?/p>

前面曾經提到,在李克農與張學良的談判中,張學良一直對中共堅持“抗日反蔣”的方針持保留意見。這一次,他對周恩來的慎重回答感到滿意,他認為,周在這個問題上并沒有反駁他,顯然認為他的意見可以接受。雖然他也認為做到抗日不反蔣也不容易,但還是充滿了信心:“蔣介石是處在歧路上,他錯在‘攘外必先安內’,把這錯誤國策扭轉過來,就可以實現‘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做到這一點不容易,要做艱苦的工作,共產黨在外面逼,我在里面勸,內外夾攻,定能扭轉過來?!?/p>

周恩來向中央反映了張學良的意見后,顯然促進了中央由反蔣抗日到聯蔣抗日決策的轉變。當時,中央的考慮顯然是,如果反蔣抗日的口號連張學良這樣熱心抗日的人都不能接受,其他人接受起來就更難了。因此,在中央發布的一系列的通電(如5月5日的東征回師通電)和指示(9月1日的《關于逼蔣抗日問題的指示》)中,已不再提反蔣抗日的口號了。

如果說周、張的會談為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打下思想基礎的話,中共中央的這一戰略決策的轉變,顯然將與張學良的合作推進到了新的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會談后,張學良就開始了對紅軍的接濟。在西安事變爆發、張學良被蔣介石扣留以后,在軍需賬目上,人們看到張學良給紅軍的款項達76萬元之巨,這其中還包括張學良贈送的私款2萬元光洋。

盡管中共中央接受張學良聯蔣抗日的主張,但在隨后的一系列事件中,張學良卻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他改變了原來的想法,竟然提出了反蔣抗日的要求,甚至提出了加入中共的請求。對于張學良的這一轉變,在前引的楊奎松文中,作者根據檔案材料,作出了令人信服的結論。

在與周的談話中,雖然張學良許諾:如果蔣介石投降日本,他就要“自成局面”,但在內心深處,他還是認為蔣不會投降日本,會和蘇聯聯合起來共同抗日的,因而才有他愿與中共內外夾攻“逼蔣抗日”的話。

但是,在會談結束后,張學良對蔣介石就很有些失望了。這失望的原因,楊奎松認為主要是張對南京政府采取的對蘇政策的轉變。

這年的3月底,蘇聯與外蒙古簽訂了互助條約。那時,外蒙古至少在形式上仍屬中國領土,所以南京政府認為,蘇聯這一舉動侵犯了中國的主權。4月7日和11日,南京政府外交部接連向蘇聯政府提交抗議照會,隨后又發表公開聲明,否認蘇蒙協定的合法性。這樣,蘇聯方面很快就中止了與南京政府的外交談判。

在張學良與周恩來的會談中,他非常關注的是蘇聯對抗日的態度,并提出由中共牽線與蘇聯合作的問題?,F在,看到南京政府的行為,張學良認為,“如果蔣介石抗日,如果莫斯科重視與蔣介石的關系”,楊奎松論述說,“那么,他張學良沒有其他選擇,只能‘幫蔣抗日’。然而,現在蔣介石不惜得罪俄國人,不管蔣介石怎么打算,蘇聯方面決不會再把抗日的希望寄托在蔣介石身上了。面對這一形勢的變化,一心希望得到蘇聯承認和支持來發動抗日的張學良,沒有理由不感到振奮?!睋Q句話說,蔣與蘇聯關系的惡化,促使張學良開始下定了反蔣的決心。

4月26日,劉鼎帶著周恩來的信回到洛川向張學良報到。周在信中開頭寫道:“坐談竟夜,快慰平生,歸語諸同志并電告前方,咸服先生肝膽照人,誠抗日大幸。”周在信中勸告張學良,要他當機立斷,做抗日反蔣的準備。信稱:蔣介石受日本挾持,屈服難免,“為抗日固足惜蔣氏,但不能以抗日殉蔣氏。為抗日戰線計,為東北軍前途計,先生當有以準備之也?!?/p>

這次周恩來的信,確實中了張學良的心思,他認為現在蔣已與蘇斷了關系,要抗日只有反蔣,所以他不再猶豫了。他告訴劉鼎,他已經準備對付“大老板”蔣介石的秘密行動計劃。他的計劃是,對內加緊訓練干部,對外向楊虎城、閻錫山、宋哲元等地方實力派宣傳愛國抗日,時機成熟時即揭旗抗日;如蔣介石不干,則預備著和蔣介石“打一架”,拉出東北軍,以西安至蘭州公路兩側地區為根據地,自成局面。當然,為準備充分起見,目前還要裝得老實些。

中共中央對張學良決心反蔣的舉動當然表示歡迎。5月12日晚,張學良再度與周恩來在延安會談,會談中最重要的內容是,就東北軍和紅軍實現西北大聯合的具體計劃進行了磋商。隨后,無論是中共方面還是張學良方面,都為這個計劃做準備。在此期間,張學良并向劉鼎提出了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問題。

雖然后來局勢的變化,不但使東北軍和紅軍的大聯合計劃擱淺,而且張學良要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要求,也因為共產國際的反對而沒有下文。但是,從中可以看出,張學良的確是鐵了心要聯共抗日了,至于是反蔣還是聯蔣,只是后來根據形勢的變化所采取的手段而已??傊?,正像楊奎松所分析的,“到了這個份兒上,爆發西安事變似乎僅僅是一個時間的問題了?!?/p>

東北軍和紅軍大聯合計劃的擱淺,既有國際方面的因素,也有國內方面的因素。從國際上來說,蘇聯不同意公開組織反蔣的西北聯合政府,而主張直接與蔣介石國民黨談判,爭取其抗戰;從國內方面來講,曾經令中共中央感到時機成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兩廣”以抗日為旗號發動的反蔣運動。但是,兩廣事件也很快得以平息,中共也意識到發動西北大聯合的計劃尚欠火候。這樣,中共中央的決策隨之改為張學良最初與中共商談的方案:即聯蔣抗日。在這種情況下,張學良當即要劉鼎轉告中共中央,他愿意作為特使,對蔣介石進行勸諫,迫使他接受國共聯合抗日的計劃。

此后,張學良確實為聯共抗日和爭取蔣介石等國民黨最高決策人物共赴國難而積極奔走。據劉鼎回憶,在那個時期,張學良“主動承擔勸蔣抗日的工作,蔣介石走到哪里,他就走到哪里找蔣介石談聯共抗日的問題。這樣的情況至少有五次(南方一次,山西一次,洛陽二次,西安一次),幾乎達到每月一次。談話中蔣介石總要擺出領袖架子,讓張學良聽他的話。蔣對張說,自己已經吃了共產黨的虧,頑固地認為和共產黨合作是不可能的,責備張學良年輕無知,易受騙。張學良一向好勝,不肯隨聲附和,堅持勸蔣抗日,他說:“日本人步步逼近,自己把東北失去,再這樣下去,軍隊都不聽我的了?!眱扇丝偸钦劜粩n,時常沖突。

而在當時,西安綏靖公署主任、第十七路軍總指揮楊虎城,也當然與張學良站在一起。中共對楊虎城的統戰工作在1935年冬就開始了。

就在楊虎城與張學良到南京參加國民黨“五全大會”時,楊虎城也在處理著自己的“私事”——在南方從事地下工作的南漢宸委托申伯純到南京去見他,向他介紹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后來,黨中央還派汪鋒帶著毛澤東的親筆信,到西安與楊虎城商談。所以,盡管中共與楊虎城接觸不像與張學良那樣頻繁,但是,楊在反對內戰和團結抗日這一點上,早已與中共有了默契。當然,由于中共與張、楊都是單線聯系,所以,二人志同道合,但仍是各懷心事。但是,聯合發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的基礎已經早已奠定了。

在張學良與中共秘密接觸的過程中,身邊也聚集了大批共產黨員及進步人士。像劉瀾波、高崇民、宋黎等人,這些人對于張學良走上聯共抗日的道路,自然也起到了相當大的影響。雖然包括與中共的秘密接觸這一切都是極為機密的,但是,蔣介石安插在他身邊的特務還是發現了蛛絲馬跡。特務們把這些情況上報蔣介石,而蔣介石為了表示對張學良很信任的誠意,竟把信轉給張學良來處理。從下面所引的他給東北軍參謀長晏道剛(系蔣派來的人)的信中,可以窺覽特務監視之嚴密:

甸樵吾兄:

弟自入關以后,對委員長極端忠誠,弟曾替他解決許多困難,萬怨不辭。今日弟處此痛苦環境,這些特務人員對我嚴密監視,挑撥離間,令人氣憤。譬如王曲軍官訓練團的學員對提起“蔣委員長”四字沒有立正,豈是我教給他們的嗎?前線官兵與共產黨私有往來,這是秘密,我何能知道?我又能管這許多?他們甚至說我與共產黨曾有聯系,真是無中生有。兄自動去電替我解釋,愛我之情,不盡感激。

弟張學良

七月二十日于王曲軍官訓練團

張學良這樣的解釋,自然是有點推脫責任。蔣介石此時還不會太認真,因而此事也就放下來了。但是,在西安的省黨部特務們卻在忠實地執行自己的職責。在8月底就開始公然動手逮捕張身邊的進步人士了。

省黨部秘密逮捕的人是東北大學學生、中共地下黨員宋黎(宋在解放后曾先后出任旅大市市長、遼寧省委書記)和馬紹周、關時潤。

張學良將軍聽到宋黎被捕的消息,憤然說道:“捉人居然捉到我頭上來了!”宋黎回憶說:“他一面命令孫銘九去接我,一面由孫銘九派參秘室工作人員關時潤去西北飯店我的住室取籌辦學兵隊的材料,以免落入特務手中。關去后被守候在那里的特務逮捕了,同馬紹周一起押在省黨部。張學良得知這些情況,既為國民黨特務如此膽大妄為而震怒,又擔心被捕人的安全,為此斷然決定采取軍事行動。一方面立即與省政府主席邵力子聯系,要求即時放人;另一方面,命令副官長兼一○五師副師長譚海率領衛隊營查抄了國民黨陜西省黨部。宋黎回憶說:“蔣介石親自下令逮捕我們幾個人,矛頭也是指向張學良將軍的。張意識到這點,來了個‘先斬后奏’,第二天,他給蔣介石發急電,大意說:省黨部捕去的馬紹周等系‘剿總’職員,如他們有越軌行為應通知‘總部’懲處,省黨部不經正式手續,派便衣夜里逮捕‘總部’成員是不信任學良,不信任‘剿總’,群情激憤,急于向省黨部直接索還被捕人員。惟因事出倉促,未能事先呈請鈞座,不無急躁之失,請予處分。擬將馬紹周等交‘總部’軍法機關嚴加審訊?!?/p>

蔣介石收到了張學良將軍的電報,便從廣州給邵力子發報,問查抄省黨部是怎么回事?與張學良揚言抗日是否有關?邵回電說:事情已經結束,張確有抗日之心,但他抗日必聽委座的命令。此時,蔣介石正忙于處理兩廣事變,無暇對付西北。為了緩和矛盾穩住張學良,很快給張回了個電報:我弟處理此案殊失莽撞,惟既知錯誤,后當注意,所請求處分一節,應免置議。至于馬紹周等的審查,準如所擬辦理。一場軒然大波暫告平息。

1936年10月22日,蔣介石趕赴西安。這是西北“剿總”成立后,他這個總司令第一次來到這里。不僅如此,隨同蔣而來的,還有國民黨的大批中樞要員。這一切都顯示出蔣介石解決東北軍和西北軍“剿共”不力的決心。

張學良是個言出必踐的人,他既向中共許諾,勸諫蔣介石一致抗日后,確實如前引劉鼎所回憶的那樣,盡自己的能力不遺余力。

在蔣介石來西安之前,他就在給蔣的一封電報中痛切陳辭,作了誠懇的規勸。電報中說:“居今日而欲救亡圖存,復興民族,良以為除抗日外,別無他途。比來寇入益深,華北半壁河山,幾全淪陷,而多數民眾咸感覺忍無可忍,抗日聲浪,漸次彌漫于全國,中樞(有)領導民眾之責,似應利用時機,把握現實,堅民眾之信仰,而謀抗敵之實現。否則民氣不伸,騷動終恐難免。彼時中樞或反處于被動地位,其失策孰甚!良年來擁護統一,服從領袖,人縱有所不諒,我亦矢志不渝,固為分數當然,情不自已,亦以深仇未復,隱痛日甚,愧對逝者,愧對國人。所日夜隱忍希冀者,惟在舉國一致之抗日耳?!碑斎?,蔣介石并不為所動。

蔣介石此番來西安,張學良明白,蔣來的意圖很明顯,就是來逼迫他與楊虎城進行“剿共”的。但是,他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努力,甚至把蔣來西安看成是進諫的好機會。在陪侍蔣介石左右的時間里,張學良曾多次對蔣表明心跡。他對蔣說:“為了拯救國家和民族,必須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為了讓蔣明白東北軍將士的此時心態,他甚至對蔣說:這不僅是他個人的看法,而是全東北軍絕大多數將士的希望,也是全國人民的強烈要求。

楊虎城也不失時機地向蔣表露了同樣的想法。與張學良相比,楊虎城的諫言相對溫和,他向蔣提到“部隊抗日情緒高,剿共士氣低,值得憂慮”的問題,實際上是在向蔣表明,即使他個人服從蔣的主張,也無濟于事。

于是,蔣介石決定親自說服東北軍、西北軍的將領們。10月27日,蔣介石來到西安郊區的王曲軍官訓練團作了一次講話。在講話中,他重彈“攘外必先安內”的老調:“日寇是外敵,共產黨是內患,內患是心腹之病,外敵是皮膚之疾,內患危害大于外敵……內外不分,不積極剿共而主張抗日的人,一定要危害國家,成為不忠不孝之人,國家有法紀,一定要予以制裁?!边@實際是向中、高級軍官發出的繼續大舉“剿共”的動員令,也是對反對內戰、主張抗日的中、高級軍官所作的虛張聲勢的威脅。

蔣的講話自然引起了受訓將士的氣憤。張學良明白將士們的心情,擔心發生意外,因而在當晚“即召集在王曲受訓的主要領導人和隊長講話,加以安慰,張說:‘大家要明白,蔣的講話,主要是對我說的,不是對你們,希望你們要安下心來,要知道我們今天是孤臣孽子,誰叫我們不爭氣把家鄉丟了呢?我們應當有最大的忍耐和克制。’經過張的安撫,大家的情緒才安定下來。”

10月29日,蔣介石離開西安,到洛陽去。此行是以避壽為名,實際上是感到東北軍、西北軍對“剿共”的不力而調兵遣將去的。在洛陽的一個多月間,蔣調集嫡系部隊約30個師,準備開赴西北;他并下令擴建西安、蘭州的機場,以供100架轟炸機起落。與此同時,蔣下令逮捕了愛國的“七君子”。如此周密的布置和對“七君子”的逮捕,使人們感覺到,西北戰云密布,一場大規模的內戰就要爆發了。

張學良依然不放棄自己的努力,他以為蔣祝壽的名義來到了洛陽。為了能夠說服蔣,他拉上閻錫山一起見蔣,勸蔣“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張學良痛心疾首地說:“八年來追隨委員長,愛護之心始終如一,希望委員長能采納忠言,千秋萬世留下美名,否則,即使我本人愿意效忠到底,部下也不肯聽命?!笔Y介石拒不接受,冷冷地說:“是我服從你呢,還是你服從我!”

為蔣介石祝壽后,心情苦悶的張學良返回西安,連日來郁郁寡歡。他意識到,對蔣的苦諫已經無濟于事了,必須采取其他手段了。但是,張學良還是不死心。11月下旬,他在聯絡紅軍和十七路軍籌組西北抗日聯軍的同時,又提筆給蔣介石寫下了《請纓抗敵書》:

委員長鈞鑒:

叩別以來,瞬將一月。比聞委座親赴晉魯,指示一切,伏想賢勞,極為欽佩。綏東局勢,日趨嚴重。日軍由東北大批開入察境,除以偽匪為先驅并用飛機助戰外,已將揭開真面,直接攻取歸綏。半載以來,良屢以抗日救亡之理論與策劃,上瀆鈞聽,荷蒙曉以鈞旨,并加諭勉,感憤之念,與日俱深。今綏東戰事既起,正良執殳前驅,為國效死之時矣。日夕摩厲,惟望大命朝臨,三軍即可夕發。蓋深信委座對于抗日事件,必有整個計劃與統一步驟,故惟有靜以待命,無須喋陳。乃比大軍調赴前線者,或已成行,或已到達,而寵命迄今未下逮于良。繞室彷徨,至深焦悚。每念家仇國難,叢集一身,已早欲拚此一腔熱血,灑向疆場,為個人洗一份前愆,為國家盡一份天職。昔以個人理智所驅與部屬情緒所迫,迭經不避嫌忌,直言陳情,業蒙開誠指誨,令體時機。故近月來,對于個人或部屬,均以強制功夫,力為隱忍,使之內愈熱烈,外愈冷靜,以期最后在委座領導下,為抗日之前驅,成敗利鈍,固所不計。今者前鋒既至,大戰將臨,就戰略言,自應厚集兵力,一鼓而挫敵氣,則遣良部北上,似已其時;就馭下言,若非即時調用,則良昔日之以時機未至慰抑眾情者,今已難為曲解。萬一因不諒于良,進而有不明鈞意之處,則此后統率馭使,必增困難。蓋用眾必有誠信,應戰在不失時機,凡此種種,想皆洞鑒之中。伏懇迅頒寵命,調派東北軍全部或一部,克日北上助戰,則不獨私愿得償,而自良以下十萬余人,擁護委座之熱誠,更當加增百倍。夙荷知遇優隆,所言未敢有一字之虛飾。乞示方略,俾有遵循,無任企禱之至!

張學良 敬叩

11月27日

這份請戰書,其拳拳之心躍然紙上。但是,蔣介石并不為所動。當張學良派專機送給蔣后,12月2日,蔣介石的反應送達西安?!墩埨t抗敵書》的信頭只有蔣介石用毛筆寫的6個小字:時機尚未成熟。

張學良失望、怨憤的心情自然是難以言表。第二天,張學良獨自駕機,飛到了洛陽。他決心做到仁盡義至,再次向蔣面陳抗日的要求,并要求釋放“七君子”。兩人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在爭吵中,張學良甚至忘記了對這位委員長的起碼尊重,而委員長呢,也再也端不起領袖的架子。從下面的對話中可以看出,這幾乎與坊間的爭論相同:

張學良:你這樣聽不得勸諫,這樣專制,這樣摧殘愛國人士,同袁世凱、張宗昌有何區別?

蔣介石:全中國只有你一個人敢這樣放肆,除了你張學良,沒有人敢這樣對我講話。我是委員長,我是革命政府的領袖,我這樣做就是革命!不服從我,就是反革命!

張學良:你要是不改變主張,堅持打內戰,我們東北軍就沒法帶下去了。學良無能,請委員長親自去說服大家好了。

至此,張學良與蔣介石的政治沖突,已成無可挽回之勢。

12月4日晚九時許,蔣介石乘專車再度來到了西安。這本來不是蔣行程中的安排,而是臨時決定的。因為他與張學良的一番爭吵,已經使他對東北軍和張學良放心不下了。他以為,他二次來西安,不僅帶來了如陳誠、衛立煌、蔣鼎文、朱紹良等一批高級將領,他的中央軍也紛紛西移,真是浩浩蕩蕩,聲勢顯赫,大有“黑云壓城城欲摧”之勢!當然,其目的是,威脅一下東北軍將士。

但是,蔣介石過于自信了。

張學良是先行前往洛陽迎接的,這時同車到達。楊虎城、邵力子等高級官員親往臨潼車站迎接。這次,蔣介石不進西安城了,而是將駐地選在了酈山腳下華清池。說是為了安靜,但其實是感覺到東北軍已經涌動著不安全的因素了。

這次,蔣介石已不再與張學良來討價還價,他提出了一個新的圍剿陜北紅軍的作戰計劃,并以最后通牒的方式告訴張、楊,如不聽從,東北軍調福建沿海,十七路軍去安徽!

接下來的幾天內,國民黨高級將領紛紛來到西安,中央軍也向陜西推進,并將東北軍和十七路軍置于被分割和被監視的境地。霎時間,西安成了整個中國的中心,一場圍剿紅軍的戰爭已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張學良憂心如焚,雖然局面已經如此嚴重,但他還是抱著一線希望。12月7日下午,他又一次只身來到了華清池,對蔣做最后一次努力。

但是,蔣介石態度仍然僵硬,沒有絲毫松動的余地。張學良自己披肝瀝膽,多次真誠相勸,他竟無動于衷,此時的情緒已不再是憤怒了,而是有一腔熱血卻遭冷遇的委屈。他不禁聲淚俱下地說:委員長,自東北易幟以來,我對委員長忠心耿耿,服從訓令,不敢稍怠?!熬乓话恕眹y之后,各方怨謗,集于學良一身,惟有委員長能夠體察保全我。學良向來以為,委員長的事業就是民族的事業,縱使粉身碎骨,也難報答委員長對我的厚待。言至此,張學良已涕淚俱下,泣不成聲。他定了定神,接著說道:可是,出于對領袖的尊崇,我仍要冒死進諫。當前的國策,應當是槍口對外。學良已數日寢食不安。思考多次,以為委員長必須放棄剿共,領導全國抗日。否則,將成為千古罪人!

盡管張學良已是在“哭諫”,但蔣的態度絲毫未變,最后他竟拍著桌子說:“你現在就是拿槍把我打死了,我的剿共政策也不能變!”

張學良徹底絕望,在他離開蔣介石房門時,聽到門“咚”的一聲合上了。張學良也不免心頭一震。這一剎那間,似乎兵諫已成為苦諫、哭諫之后的惟一選擇了。

但是,張學良還是決心未定。他直奔楊虎城的公館,請求楊以國民黨元老的身份,再去勸一次蔣介石。楊虎城答應了,雖然他認為根本不會有什么結果。

第二天,張學良從楊虎城那里得到的消息,仍是深深的失望。但同時,張學良也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輕松:到現在為止,他已對蔣介石仁盡義至了,他可以不帶任何私情和愧疚了。因此,在接下來決定兵諫的事情時,他是那樣冷靜,那樣不帶任何感情色彩。

楊虎城給予了全力的支持:就憑你一句話了,副司令。十七路軍將士與你休戚與共,聽你指揮,決不退縮!

張學良一直到深夜,才離開了楊公館。在這個時間內,在楊公館的密室里,一項足以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石破天驚的計劃,秘密產生了。

(責任編輯 致 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精品亚洲国产| 国语少妇高潮| 精品剧情v国产在线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欧美日韩高清|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 色哟哟色院91精品网站| 免费国产一级 片内射老| 久久99久久无码毛片一区二区|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久久精品视频一| 狠狠色丁婷婷综合久久| 538国产视频| 91国内在线视频|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青青| 91精品国产一区| 国产91全国探花系列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国产主播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无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伊人天堂网| 亚洲性网站|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永久视频| 欧美有码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网站久久久| 国产乱论视频| 亚洲无码日韩一区| 在线观看精品自拍视频|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自慰高潮喷白浆在线观看| 久久一色本道亚洲| 91一级片| 日本中文字幕久久网站| 九九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色男人的天堂久久综合| 丁香婷婷激情综合激情| 国产jizzjizz视频| 东京热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在线亚洲小视频| 亚洲精品爱草草视频在线| 最新国产精品第1页| 亚洲精品在线91|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网站免费| 久草青青在线视频| 美女毛片在线| 亚洲第一福利视频导航| 99久久免费精品特色大片|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在线视频2020|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麻豆| 国产在线精品美女观看| 久久永久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男女在线| 欧美天天干|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观看网址| 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欧美啪啪网| 国产靠逼视频| 一级爆乳无码av| 亚洲美女操| 四虎成人免费毛片| 国产探花在线视频| 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日韩天堂视频| 中文字幕 91| 色老头综合网|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影院八| 久久精品亚洲专区|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观看成人久久网免费观看|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播放线视| 国产精品视频999|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中文|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少妇激情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