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三步走”構筑長江上游經濟中心
直轄五年來,重慶市的經濟、社會有了巨大的發展,在二十一世紀初的今天,站在了新的起跑線上。
5月21日至5月24日,江澤民總書記在重慶市第二次黨代會召開前夕,視察重慶并發表重要講話,給重慶人民以極大的鼓舞和鞭策。“努力把重慶建設成為長江上游的經濟中心”是江總書記對重慶的厚望。重慶市第二次黨代會確立了“三步走”的發展規劃:第一步,到2005年,經濟增長速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奠定建設長江上游經濟中心的重要基礎;第二步,到2010年,經濟總量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建成長江上游經濟中心的基本框架;第三步,到2020年,經濟總量比2000年翻兩番,全市綜合實力、整體競爭力和輻射帶動力大大增強,建成長江上游經濟中心。重慶市第二次黨代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市委領導班子,賀國強、包敘定、王云龍、王鴻舉、滕久明、聶衛國、邢元敏、林尊龍、朱明國、馬儒沛、黃奇帆、何事忠、張宗海、馬正其當選為中共重慶市第二屆委員會常務委員。賀國強當選為市委書記,包敘定、王云龍、王鴻舉、滕久明、聶衛國、邢元敏當選為市委副書記。
(本刊編輯部2002.05.30)
四川綿陽:國企老總憑貢獻“領餉”
高柱
四川綿陽市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對該市9家國有大中型企業10名經營管理者兌現了2001年度的年薪,長虹電子集團總裁倪潤峰年薪最高,為120萬元。綿陽市有關官員稱,此舉在于與國際接軌,讓國企老總的收入真正同企業效益掛鉤,而且拿到明處,杜絕“灰色”收入。
作為四川省國有企業改革試點城市的綿陽市,從上世紀90年代后期便率先在中國西部地區國有骨干企業中對經營管理者實行年薪制。今年以來,該市在全國率先采用財政部等5個部委關于企業“績效評價”的標準,確定不同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年薪,進而使這項工作更加科學化。
(摘自《工人日報》2002.05.28)
廣東深圳:人才租賃轉讓立法
深圳市人大對人才“租的轉讓”進行立法。深圳這一《條例》認為,所稱人才,是指具有中專以上學歷或取得專業技術資格以及其他從事專業技術或者管理工作的人員。人才租賃,是指人才與其所屬單位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由所屬單位將其派至人才承租單位工作,人才承租單位對人才享有使用權并支付使用費用。人才轉讓,是指人才所屬單位與人才受讓單位通過人才轉讓協議,將人才勞動關系轉移至人才受讓單位,并由人才受讓單位支付人才轉讓費用。
《條例》規定,人才出租或者轉讓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人才所屬單位為人才的引進或者培訓支付了相關費用;人才與其所屬單位簽訂有服務期限,且服務期限尚未屆滿;人才同意或者認可其所屬單位對其享有出租或者轉讓的權利。
(摘自《組織人事報》2002.05.13)
上海:“管家”也有職稱了
韋蔡紅
教師、醫生、工程師都有資格證書給予認定,而當了一輩子后勤“管家”,很可能連資歷都不被承認。如今,后勤管理人員不必再為此心存顧慮。最近,上海市為45名“管家”頒發了“中級后勤管理師”職業資格證書,這既是他們的能力文憑,同時,他們到人才市場也將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今后,獲得中級后勤管理師的人員還可以申報高級,有望成為高級“管家”。
(摘自《楊子晚報》2002.05.25)
上海:生活垃圾將“吃”個精光
鄭紅 姚琦
上海出現了第一座三合一小型垃圾收集處理壓縮站,生活垃圾可在這個“綠色垃圾屋”里實現零剩余。上海年內有望推出50座類似的“綠色垃圾屋”。
這種垃圾處理壓縮站是一幢新穎小巧的歐式小屋,投資56萬元,擁有極強的“消化功能”,每天可處理20噸至30噸垃圾,它將分揀、壓縮、生化處理融為一體。垃圾進入小屋后,首先進行分揀,分揀出的有機垃圾送入全封閉固定式垃圾壓縮機,再施以生化作用,一部分變成二氧化碳、水、氮氣,一部分成為有機肥料。在全封閉環境中,垃圾處理完全“綠色作業”——無污染、無異味、無滲水。“綠色垃圾屋”對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將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它不僅可以免去運輸費用,而且能環環生“寶”。
(摘自《解放日報》2002.06.02)
北京:養老服務實施新標準
楊翠敏
北京對養老服務出臺新的標準,從6月1日起,全市319所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將正式實施《養老服務機構服務質量標準》和《養老服務機構院內感染控制規范》。
近幾年北京市老齡人口的比例每年以5個百分點遞增,京城老人對社會養老的需求越來越高。規范性服務標準是針對多數養老機構目前存在的服務水平低、項目單—、功能不全等問題而制定的。這兩個標準制定得詳細、具體,并且對不同層次養老機構的服務要求有所區別,如老年公寓要為老人提供20項服務,而養老院提供的服務是18項,老年護理院是15項,農村敬老院是12項,托老所則是10項。再如在《服務質量標準》中規定:“飲食起居包括協助用膳、飲水或喂飯、鼻管喂食;入廁包括定時提醒入廁、使用便盆、尿壺,協助入廁排便、排尿;口腔清潔包括刷牙、漱口及協助清潔口腔、假牙的處理等。
(摘自《北京社會報》2002.06.02)
中國首次設立國家獎學金
趙永琦
國家財政部、教育部出臺了《國家獎學金管理辦法》,這是我國首次設立國家獎學金。國家獎學金的資助對象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的家庭經濟困難、品學兼優的全日制本專科學生(包括當年考入普通高校的全日制本專科生)。國家獎學金每年兩億元定額發放給4.5萬名學生,按兩個等級發放,其中1萬名特別優秀的學生享受一等獎學金,每人每年6000元;3.5萬名學生享受二等獎學金,每人每年4000元。凡國家獎學金獲得者,其所在學校減免當年全部學費。此《管理辦法》從2002年9月1日起執行。
為保證國家獎學金評審工作的公開、公平、公正性,《管理辦法》還規定了公示制等具體的監督和檢查辦法。
國家獎學金還向重點高校和師范、農林、民族,體育、航海、水利、地質、礦產、石油等專業的學生占在校生比例較大的高校作適當傾斜。
(摘自《人民日報》2002.05.22)
農村義務教育由縣政府負主責
尹鴻祝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的通知》中強調:我國農村義務教育“實行在國務院領導下,由地方政府負責、分級管理、以縣為主”的新管理體制,縣級人民政府對農村義務教育負有主要責任。
在過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下,鄉鎮政府和農民承擔了農村義務教育的主要責任,由于許多地方鄉鎮財力有限,難以支撐義務教育發展;教師隊伍的編制、資格難以實行有效管理,教學質量得不到保障;教育資源難以統籌安排,辦學效益得不到提高。實行“以縣為主”的新管理體制,把教職工工資發放、人事管理、教育教學管理、學校建設等職責從鄉鎮上收到縣,可以從根本上解決當前農村義務教育存在的問題。
(摘自《中國財經報》2002.05.17)
高校畢業生未找到工作戶口可留原校兩年
根據教育部、公安部等四部門聯合制訂的《關于進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有關問題的意見》規定,如果高校畢業生沒有找到工作,兩年內,其戶口和檔案可以繼續保留在原就讀的高校,檔案管理機構對保管其檔案免收服務費。兩年內落實了工作單位,再將戶口遷至工作單位所在地。超過兩年仍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學校和檔案管理機構才將其在校戶口和檔案遷回其入學前戶籍所在地。
(摘自《宣傳手冊》2002年10期)
廣西北流:“金融顧問”到農家
黃立航 陳前總
廣西北流市農村信用社有包村信貸員260名,他們常年累月穿梭在鄉村農戶中間,把政策、資金、技術、信息等送到農戶,被稱為活躍在田間地頭的“金融顧問”。從去年開始,這些“金融顧問”每人“掛點”一個村,每個村民小組要建立一個農業“示范戶”。目前全市268個行政村,村村有顧問,組組有“示范戶”。在這些農業“示范戶”的帶動下,農村信用社大力提供資金支持,該市農民紛紛進行結構調整,發展各類特色型、科技型、高效型農業,起到了扶持一個帶動一片的良好效果。
(摘自《農民日報》2002.05.25)
浙江:鄉企海外創實業
趙仁春
浙江鄉鎮企業漂洋過海,已在五大洲近百個國家和地區創辦各類經營實體700多個,在洋人的地盤、用洋人的資源、賺洋人的鈔票的員工超過了100萬人,形成了一支頗具競爭力的“海外兵團”,實現了從產品打出去、到人員走出去、再到企業辦出去的“三級跳”。
浙江鄉鎮企業到國外創辦實業點多面廣,涉及的領域廣泛,如中國縫紉機制造大王飛躍集團,已在日本、德國等地開設了18家分公司,年創匯超過了6500萬美元。
(摘自《中國鄉鎮企業報》200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