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旅行的起點始于巴基斯坦第二大城拉合爾,巧遇臺灣朋友與其巴國夫婿回國探親,為了體會巴國人的生活,我央求她讓我們到她家作客。
開車到她夫家原本只要兩小時,沒想到竟然足足開了一天,更沒想到首站就向警察局報到。
折騰 作客行
司機握著方向盤橫沖直撞,有路就開,我們緊抓扶桿仍撞得鼻青臉腫。他的橫行早被盯上,交警手一揮沒收駕照喝令去繳罰款,我們跑警局找交警,前前后后折騰許久才開始上路,途中司機一下嫌熱,一下上廁所,一下找人聊天,到目的地已經是晚上。
接著我們就到各家去作客。如果拒絕,換來的是一張怒氣的臉,他們總是說:“你瞧不起我們。”我發現這里的人盛情得讓人很“膽怯”。
夜宿陽臺,晚風徐徐將白天的燥熱一掃而空,我看著星星入眠。隔天一早,睡眼朦朧中只覺得有東西在扯枕頭,不管三七二十一直往上方打去,竟是一頭羊!只見被我擊中的山羊眼冒金星歪歪扭扭地斜走著。早上炊煙裊裊,頂樓四周數個子女正在攪和黏稠土堆,她們拿起一搓漢堡肉樣的東西,準確無誤的拋在墻上。天啊!各家各戶墻上的裝飾物竟是牛糞!
天熱得讓人發昏,當地人老叫我去洗澡,我卻熱得不想動,他們忍不住問我:“你是不是很討厭洗澡?”小村原始風光與村人的熱情款待都抵不過悶熱讓人抓狂,我幾乎是以逃跑的心情告辭離開。
降旗 士兵兇
在拉合爾不要錯過觀看清真寺與印巴邊界升降旗典禮。我在早上瀏覽媲美印度泰姬陵的拉合爾的舊堡壘,見識早期蒙兀兒時期的雄偉建筑。
當地導游指著前排長廊說:“這是古時嬪妃的住所,緊臨在旁的噴水池公園,早期是浴池,以前國王可以居高臨下,觀看環肥燕瘦的妃子胴體與沐浴景觀。”
走訪許多清真寺,舉目可見搖頭晃腦的小孩,正吟誦著可蘭經,聚精會神地祈禱,還有兩腳翹得老高的人在打呼睡覺,僅管室外熱到殺人,一入室內自然感受到涼爽與安靜的氛圍。
傍晚,我趕到印巴邊境看降旗,兩邊僅以一道鐵門相隔,入口處巴國人早已占據位置,開始喊“巴基斯坦萬歲”。6點一到喇叭聲鳴起,有兩撇翹胡子的軍人站定位作勢要揍人,眼睛瞪得老大,怒氣沖沖踩著步伐開門,印巴軍人互相行禮后,不屑的別過臉,“咻”一聲用力把國旗降下,再關上門。這像是一場大鬧劇,還每天舉行呢!
趕車 防色狼
翌日,我們往北出發到喀拉昆侖公路,從伊斯蘭馬巴德到紅其拉甫山口,路程之長令人不敢恭維,我們和導游、司機一車四人開始在這條險峻的公路前進。
公路進入山區后,巨大的印度河充滿了淤泥,看似平靜的河流劃過山區,不斷地撞擊深邃峽谷。公路環繞喀拉昆侖山系,順著古代絲綢之路開筑,它越過紅其拉甫山口,形成中國和巴基斯坦間的脆弱連結,這也是世界上可跨越的最高邊界。
卡車、巴士、水牛車、馬車和驢子像電動碰碰車,上下顛簸地迂回前進。沿途中可見各式廣告看板分布路旁,灰泥剝落的建筑,空曠的土地,簡單的店鋪,一鍬一槌的修路工人,搭便車的背包客,悠閑的駱駝、羊群,無所事事的牛只,都在這條公路活動著。
一路上景觀壯闊。
登高 履薄冰
海拔4700多米的紅其拉甫山口異常的寒冷,我們一下車見到每個人全穿著大衣,驚覺導游竟沒有提醒我們。我與攝影記者立坤兩人凍得邊走邊跳,呼吸急促,高山空氣稀薄又得放慢動作,明明很短的距離卻走得遙遙無期。由于還沒進餐,那天我才知道什么是又饑又冷的滋味。
我們踩在冰河上,不甚堅固的冰河有點類似臺灣刨冰,用腳往下探卻見不著底,不小心還會踩空跌入冰冷雪水中,冷風襲來,飄下了白雪,山口一片迷茫,的確很美。在這偌大的空間中,只剩我和立坤凍得發僵。
一名軍人跑向我們,問道“你們怎么穿那么少?”隨即把身上大衣脫下讓我穿上,并用手摩擦我的后腦勺,搓熱我的雙手,還邀請我們到屋內生火煮茶取暖,接下他手中的那杯熱茶慢慢啜飲,真是有史以來喝過的最棒的茶。
喝過熱茶,全身回暖,軍人帶著我們四處走走看看,認識這個世界上最高的隘口。紅色地標寫著中國往右,綠色標志寫著巴國往左,中國邊界崗哨只掛著五星旗卻見不著人。
落石 險砸頭
回去的路上,落沙滾滾見不著來路,導游要司機硬闖,“砰一聲”落石從立坤的右側、我的左側擊破車窗,頓時周遭全是碎玻璃,閃避不及的攝影師被打傷腰際。天色已黑,山路更加恐怖,司機仍舊繼續趕路,河水高漲,部分路面已被覆蓋,如果冒然駛去,深恐湍急的水流沖翻車子。存亡之際,每個人無不祈禱順利過關,好不容易回到下榻處,內心的大石頭落了地,司機甚至跪下,感謝阿拉保佑。
翌日,車子費力地前進,眼前出現了綠色梯田,到處杏桃、萍果、葡萄排列成行,不時還看到當地人在曬杏桃干。沒帶面紗的女子觀看著過往車輛,商家忙著開店,慕名而來的自助旅行者在街上晃蕩,登山客正討論要征服哪座高山。
樂天 亨札人
過往的路人都對我說:“你好嗎?”我想,亨札到了!
亨札標高2438公尺,群山環繞,空氣清新,到處可見皺紋縱橫卻笑容滿面的老人,他們總是悠閑坐在自家門檻上,見我凡事問東問西,索性拉著我坐下來,講英文、中文,或者當地語都可,反正就是亂聊,語言一點都沒有國界。
一名老婦見立坤拿相機拍她,上前作勢要搶,嚇得他火速跳開。我本站在她旁邊,她一回頭見到我,又拉又扯又親,搞不清到底是喜歡還是討厭。當地小孩圍在我身邊又笑又叫的,其中一名小孩操著流利的英文說:“她喜歡你,才會這樣做。”我想她剛才應該是要對攝影表示好感吧?于是我大叫:“立坤過來,剛才是一場誤會。”當他緩步朝我們走來,老婦竟追過去打,只見立坤沒命似地逃得遠遠的。
亨札最熱鬧的地方是喀立馬巴德,但導游對當地卻一點都不了解,加上他讓我們置身險境令人光火,我當場與他大吵:“你退我們錢,你就可以滾了。”
導游 帶車跑
隔天,導游連車帶人跑了,我急得到處找電話通知旅行社老板,山區通話不易,試了許多次都沒用,眼淚撲簌簌就落下。幫我撥電話的店家搞不清楚發生什么事,拿了衛生紙,煮了奶茶,給了可樂,通通放在我面前卻止不住我沒用的淚水,鄰人見狀紛紛跑來,沒一會小店內已經擠滿人了。
眾人不知我為何而哭,有人安慰我說:“電話打不通是小事啦,今天打不通就明天打嘛!”還有人說:“要不要用寫信的?”眾人你一句我一言的,我突然覺得好氣又好笑,當起身打算離開,店家老板對我說:“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幫助你,但是只要你需要,這里永遠都有熱奶茶可以喝。”
大概這烏龍事已傳遍喀立馬巴德,每個見到我的人都問,“你還好嗎?”就連住宿飯店的老板都主動告訴我,“如果沒錢付,沒關系,下次再給。”另外一家有許多背包客下榻的飯店老板得知我的困窘后,跑來要我們到他那去用餐,一毛錢都不用花,他邊說還從口袋掏錢出來要給我。
告狀 見高官
一家雜貨店老板更是主動幫我們安排到下一站的交通工具,并要他的朋友陪我們去。出發之際,對我千叮嚀萬囑咐:“錢的問題不用擔心,一定要去伊斯蘭馬巴德告發那家旅游公司。”一直到離開,我的眼淚都沒停過,這是我生平哭得最多的一次。
結束了行程,我們回到伊斯蘭馬巴德,找了巴國旅游發展中心及警察局,詢問這樣的旅游糾紛要怎樣處理。在男性當道的巴國,他們錯認我是日本人,要我自認倒霉,我卻堅決非告導游不可,外國女子告進法庭,當然這又是在巴國破天荒第一次。
后來我順利見到旅游局最高首長Khalid,他對我說:“我會盡力幫助你,最主要的是欣賞一個人生地不熟的異國女子勇氣可佳。”他遞了一張親筆寫的名片,提醒我:“有問題只要到政府單位,遞上這張名片,就會有人幫你。”那張名片就如同魔法之鑰!
亨札地區的美無庸置疑,但亨札人卻最讓我難忘!這次若不是亨札人的幫忙與鼓勵,我不知道自己是否還有勇氣可以堅持到底,想起亨札,壞運早就遺忘,美好的記憶與人事都深深地滲透到我的心中,永世難忘。
[摘自香港《東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