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不會毀滅硅谷
《商業周刊》 2002年7月29日
最近十幾年來,美國硅谷的高技術企業一直將贈予員工股票期權看做企業創新和制造財富的原動力。從某種意義上說,股票期權已成為高技術行業的一個通用的激勵模式。但隨著以互聯網業為代表的高技術產業經濟泡沫的破裂,不少企業的股東都開始要求取消股票期權這一“沒有什么實際優惠的空頭支票”。對此,支持沿用股票期權的人士反駁說,如取消股票期權,無異于殺雞取卵,而且會冒更大的風險。
對于剛剛成立的新興技術企業而言,股票期權的重要性非常明顯。但現在的確是硅谷的高技術企業開始認真考慮股票期權帶來的負面影響的時候了。美林公司表示,如果將2001年硅谷企業的凈收益中的股票期權的價值扣除,那么這些企業的平均凈收益將較之財務報告當中的數額減少67%,這一比例高得令人難以置信。
盡管Sun首席執行官兼董事會主席斯科特·麥克尼利堅持認為,股票期權這一機制使得公司員工、管理層以及股東能夠為了一個目標共同奮斗,但美國斯坦福大學經濟系副教授保羅·奧耶爾的研究顯示,員工人數超過100人的企業為員工提供的股票期權實際上僅僅能夠讓極少數的高層管理人員獲得動力,因為大部分員工都會認為自己的努力不會對企業的股價產生太大的影響。
事實上,取消股票期權并不會對硅谷的企業造成太大的損失,那些所謂取消股票期權可能導致高技術企業股價狂跌或者企業創新能力銳減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這些觀點只是對硅谷的發展前景過于悲觀的消極人士單方面的看法。
TechNet公司的總裁里克·懷特也認為,取消股票期權不會對高技術企業產生負面影響。他說:“很多企業為了讓員工感受到股票期權的好處甚至不惜作假賬,對公司收益進行人為的改動,這都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當然,取消股票期權可能會導致一些新興的技術企業很難在短時間之內實現盈利,但這也許反而會促使風險投資家們在進行投資之前對計劃投資的企業進行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事實上,在股票期權這一概念出現之前的很長時間里,美國硅谷早已是創新精神的代名詞了。作為美國高技術產業發展的溫床,硅谷不會因為股票期權的消失而受到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