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2月,美國發動“沙漠之狐”行動后,伊拉克拒絕聯合國武器核查已三年有余,美情報機構認為,在這期間伊拉克已經成功地重建并恢復了生化武器,并具備了制造所謂“臟彈”(外殼用放射性材料制成的一種小型常規炸彈,引爆時可造成放射性污染)的能力。
9.11事件后,布什政府將打擊恐怖主義作為對外戰略的首要目標,可謂悠悠萬事反恐為大。塔利班倒臺后,美國認為伊拉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成為美國國家安全的現實威脅,美國還認為,伊拉克有向“基地”恐怖組織提供生化武器之嫌。近來,美國官員多次表示伊拉克是“基地”組織逃竄的避風港。在美國看來,“倒薩”即可徹底鏟除伊拉克對美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威脅,打掉“基地”組織的殘余勢力,還可切斷恐怖組織最大的生化武器來源。
目前,美已將伊拉克納入打恐范圍,但是否采取軍事手段“倒薩”的爭論仍在繼續。美國政界高層人士反對對伊動武的人并不多,相反,主張以武力將薩達姆趕下臺的主戰派在布什現領導班子中則是主流。
美國武力“倒薩”因出師無名在國際社會上引起了一片反對聲,為在動武前贏得國際輿論,近日布什政府展開“國際公關”行動,計劃由國家安全委員會、國務院、國防部和中央情報局的代表組成一個工作組,游說盟國,并向歐洲和中東媒體,推銷美國對伊動武政策,以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
自今年初開始美國已加緊在海灣地區的軍事集結。受海灣戰爭和長期國際制裁影響,伊拉克軍事實力受到削弱,但在薩達姆質量建軍方針指導下,伊拉克軍隊重建工作取得進展,目前仍是地區軍事強國。為在軍事上徹底擊敗伊拉克,美國加緊在海灣調兵遣將。2001年12月,美將第三軍司令部(美反恐怖戰爭指揮中心)轉移至科威特。12月19日,約2.4萬美軍開進科威特和卡塔爾,部分部署于科伊邊界。2002年7月,大約有7000名美士兵開始從阿富汗調往海灣地區,其中2000人被調往卡塔爾,5000人被部署在美國在該地區的其他軍事基地。同時,美向土耳其接近伊北部地區的一個軍事基地派遣了一萬名地面作戰人員,并向約旦和卡塔爾的兩個軍事基地分別派遣了約2000名和3300名美軍。此外,美軍計劃近期內在伊北部地區集結2.5萬人。據悉,目前,美在伊周邊地區集結兵力已近5萬,11個空軍基地的作戰飛機達400架,加之在波斯灣、阿拉伯海、地中海和印度洋的第五、第六艦隊及三個航母編隊,已基本完成對伊戰略合圍之勢。
美作戰方案之一是在對伊實施猛烈空襲,使伊國家機器癱瘓后,再動用約25萬大軍,從南、北、西三個方向夾擊伊拉克,一舉實現“倒薩”目標。
△□程星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