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美國、韓國經濟都展現出了良好的復蘇勢頭,俄羅斯經濟也保持了強勁增長,它們成為全球經濟中的亮點。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目前仍有一些國家的經濟還是病魔纏身,久治不愈,成為全球的\"經濟病人\",它們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全球經濟或地區經濟的健康發展。其中,患病最重的就是日本。日本在經歷了十年的經濟低迷后,目前仍然看不到有任何復蘇的兆頭;阿根廷在遭遇經濟危機后,經濟猶如動了一場大手術,至今仍未恢復過來;德國的病情似乎較輕,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現在它已經從歐洲經濟增長的\"火車頭\"淪為\"老爺車\"......
——編者手記
受美國經濟衰退影響,全球經濟于2001年陷入衰退,而持續蕭條達十年之久的日本經濟此次又成為全球經濟衰退的重災區。無論是與其他國家同期相比,還是與其本國過去相比,日本此次的經濟衰退都是最嚴重的。更為嚴重的是,迄今日本經濟仍看不出令人樂觀的回升跡象。
戰后空前嚴重的經濟衰退
按照代表日本政府的內閣府初步確定,日本經濟于2000年10月開始陷入戰后第13次、也是近十年第三次經濟衰退,到2001年,受全球尤其是美國經濟衰退影響,日本的經濟衰退更趨嚴重,迄今仍未能從衰退中走出。雖然此次日本經濟衰退的全部癥象可能尚未完全顯現出來,但至此已足以斷定這是戰后空前嚴重的一次經濟衰退。其主要表現至少包括:
負增長空前嚴重 已有多家權威機構預測,日本經濟在2001年和2002年將會連續兩個年度出現1%左右的負增長。無論從負增長幅度還是從負增長時間看,都是戰后歷次衰退中最嚴重的。
失業率屢創新高 按日本官方最新統計顯示,2002年2月,日本完全失業人數高達356萬人,失業率為5.4%,這在戰后整個日本經濟周期史上、包括歷次經濟衰退中都是從未有過的高水平。
企業破產日趨惡化 據權威統計,2001年度日本企業破產達兩萬余件,又比上年度增加了5.9%,其中衰退性破產件數所占比重高達76.2%,破產企業涉及負債金額約達16萬億日元。破產件數和負債金額都在戰后歷次衰退中名例第二。
通貨緊縮愈演愈烈 日本政府于2001年3月公開確認,日本已經陷入戰后第一次、也是歷史上第三次通貨緊縮之中,其主要表現為物價總水平的持續下降。如其國內批發物價指數從2000年10月迄今一直呈連續下降之勢,且降幅還呈不斷擴大之勢,2001年12月單月降幅高達1.4%;其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單月跌幅在同期也始終保持在0.7%~1.0%之間。愈演愈烈的通貨緊縮既是日本經濟衰退空前嚴重的重要表現,同時也通過減少企業銷售收入、加重企業債務負擔、惡化居民消費心理、減少政府財政收入、惡化公共債務危機等途徑,成為加速日本經濟衰退的主要因素。
回升前景不容樂觀
比已經展現出來的嚴重衰退更糟糕的是,近期的日本經濟發展態勢仍然看不出令人樂觀的回升前景。
難以強化的景氣對策 由于經濟運行內部缺乏自律回升能力,近幾次日本經濟的周期性回升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賴政府景氣擴張政策的強化來帶動的。但從目前日本官方可動用的景氣刺激手段看,幾乎全部喪失了進一步強化的運作空間。到2002年度結束時,日本公共債務余額將達693萬億日元,占到GDP的139%,小泉內閣也決定將國債發行嚴格限制在30萬億日元之內,這意味著空前嚴重的財政危機迫使日本政府已不再可能進一步啟動財政擴張政策。日本銀行的官定利率在連續11次下調后,目前已下調至0.10%的超低水平,并事實上恢復了同業拆借市場的“零利率”,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加大(月購國債由6000億日元加大為8000億日元)后也遠未達到預期效果,這意味著日本銀行在擴張貨幣政策方面也幾乎沒有了選擇余地。
難以奏效的結構改革 在景氣對策難以強化的背景下,日本經濟回升只能依賴于小泉內閣正在推行的結構改革。但至少從近期看,小泉結構改革不僅難以產生推動景氣回升的效果,反而可能進一步加劇經濟衰退。小泉本人也公開承認改革會帶來加劇經濟衰退的“陣痛”,事實也的確被小泉“不幸言中”:小泉于2001年4月上臺,日本經濟也從2001年第二季度開始連續出現大幅下降,第四季度GDP以年率計算實際下降達4.5%。目前小泉正在推行的結構改革的幾乎所有重要舉措,都對經濟回升極其不利,例如,以削減財政赤字為中心的財政改革帶來財政緊縮,以處理不良債權為中心的金融改革加重企業破產,以清理特殊法人為中心的行政改革導致失業加重,等等。
難以恢復的消費需求 占日本GDP總量近六成的民間消費需求持續低迷,是日本經濟長期蕭條的重要原因。據日本總務省公布的數字,2001年度日本家庭實際消費支出又減少了2.1%,這已是連續第六個年度減少。而且,還有多種重要因素決定,日本的民間消費需求在近期不可能得到明顯恢復,因而也不可能承擔起支撐經濟回升的重任。如實際收入減少導致消費支出能力弱化,失業危險加大導致消費心理惡化等。
難以改觀的企業經營 企業經營狀況的急劇惡化,是導致此次日本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而由于通貨緊縮導致企業實際債務負擔加重和實際工資成本上升等原因,近期日本企業的經營狀況很難得到根本改觀,從而還會繼續成為經濟回升的主要障礙。▲
日本,作為世界貿易大國和對外投資大國,其經濟的嚴重衰退對全球經濟、尤其東亞經濟形成了惡劣影響,對此,我們在近期會有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