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的五府六部,最有油水可撈的恐怕要數戶部。戶部最有油水的職位要數銀庫郎。銀庫郎三年一任,據說貪者任滿后可撈二十萬兩雪花銀,所謂的廉者也不下十萬。至于下面的司庫、書役,也是三年一任,任滿時,也能撈三四萬。這些差事都是滿族官員擔任,而且,不花費大筆銀子賄賂是得不到的。其次能撈到油水的就是銀庫兵了。銀庫兵不僅要求是滿族人,而且還要花六七千兩銀子賄賂戶部尚書或尚書左右的人才能當上。
由于銀庫兵可撈的油水很大,那些沒銀子賄賂當不上銀庫兵的人,便和地痞、無賴相勾結,伺機劫持銀庫兵。因此,每個銀庫兵出門都要雇幾個拳師保護。劫持銀庫兵,并不是把他們殺害,而是把他們控制起來,讓他們六七天不能上崗點卯,誤了卯,職位就會被別人頂替。為了不誤卯,被劫持者只好花幾千兩銀子給劫持者,以便早日放出來。
銀庫兵不管春夏秋冬,進庫前都要脫得赤條條的一絲不掛,從管庫官員的公案前走過。進到庫里,換上公服再開始工作。從銀庫里出來仍要脫光身子,平伸兩臂,露出腋窩,還要下蹲,做騎馬跨襠的架勢,展示那些可能夾帶銀子的部位。這還不算,還要張開口學鵝叫,看看嘴里是否有銀子。盡管檢查如此嚴密,簡直有辱人格,但銀庫兵們仍然想出偷銀的絕招,那就是把銀子塞進肛門里帶出來。
銀庫兵大都出生世家。從少年時起就對肛門進行專門訓練。比如把雞蛋涂卜麻油往肛門里塞,再后是鴨蛋、鵝蛋、鐵球,多者能塞進八九個鐵球。每個鐵球重十兩(十六兩一斤)。有的人肛門嫩,偷銀時就把豬尿泡浸濕裹著銀子往里塞。
銀庫兵總共40人,每月開庫9次,逢加班能開14次左右。每個銀庫兵每月當班三四次,每次進出六七趟,當一個班,一個銀庫兵能偷二百兩左右,一個月就能偷上千兩銀子。庫兵最愛偷的是江西產的銀子,這種銀子叫粉潑錠,表面光滑無棱角,容易往肛門里塞。庫兵年輕時能發大財,但到老年就受罪了,因為肛門常年夾帶銀子,到晚年都要患上肛漏或脫肛等疾病。
銀子從外地運往京城,都是裝在銀鞘里。當地為了湊足分量或成色,每個鞘里都要放些散碎銀子,往庫里存放時,要把銀鞘劈開。一般的銀鞘三斧子就可以劈開。但是劈到第三斧時,掌斧人就耍手段了,因為這一斧子下去,要使碎銀子像雪崩似的四處散開,這樣圍上去的人好邊拾邊偷偷往身上藏。
銀庫兵如此膽大妄為,管庫的官吏當然心里清楚,只不過是眼開眼閉罷了。當局之所以不能禁絕,一是自身不干凈。外地來交銀子,他們要人家的好處費,否則就百般刁難,不是說分量不夠就是說成色如果拿到好處費,就是運銀的差官半路上拿一些,他們也不追究;銀庫向外支付銀子時,他們也向領取人索要賄賂,否則,不是分量不給足,就是成色不好。因為山西出的銀錠不僅成色最好,而且每錠銀子里有黃金一錢,所以支取者不惜花大價錢賄賂司庫,企圖得到這種銀子。二是這些銀庫兵都是亡命徒,如果哪個官員吃了熊心豹子膽,當場抓住一個偷銀子的庫兵,真要鐵面無私辦起案來,那么,這些人夜間就會去把那個官員殺死,然后豁出一個人給他抵命。哪個官員不怕死?所以,大家都心知肚明,與其相互告發,不如互相包庇共得好處。
再說清朝時期,國庫每日收支,只記個大數,不記小數,每日具體進出多少銀兩,當班者都是一問兩瞪眼,這也使偷銀的庫兵有隙可乘。清朝的腐敗,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