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近年來呈高發趨勢,其治療措施也是多種多樣,但許多專家更認為治療糖尿病首先要全面控制糖尿病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即要把防治心血管疾病作為糖尿病治療的重要目標。那么控制心血管病對防治糖尿病有何重要意義呢?為此,我請教了中華醫學會江蘇分會內分泌學會委員兼秘書、歐洲糖尿病學會委員、南京市鼓樓醫院內分泌科朱大龍主任。
去年6月下旬,朱大龍主任應邀參加了在美國費城召開的世界糖尿病學會第61屆學術會議。這次大會提出了21世紀糖尿病防治新策略,其核心問題是要全面研究及防治糖尿病的心血管危險因素,并要提高糖尿病防治人員、糖尿病患者以及民眾對糖尿病心血管危險的知曉率,及早采取預防措施,進行早期干預。朱主任說,長期以來,我國醫學界對糖尿病,尤其是對Ⅱ型糖尿病防治的傳統觀念是以控制血糖及減輕高血糖所致癥狀為主要目標,而在1998年歐洲醫學界就已經從有關糖尿病的研究中發現,單純地控制血糖能明顯降低微血管并發癥,如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神經病變等,但對心臟等大血管的控制效果不明顯。而隨著糖尿病病程的延長,因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導致死亡的病例是非糖尿病心血管病死亡的3~4倍。這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信息:防治糖尿病首先必須積極控制和防治糖尿病心血管的危險因素。也就是說,對糖尿病單純控制血糖固然很重要,但遠遠不夠。必須全方位地綜合治療,包括改變生活方式、停止吸煙、控制血壓、體重和血脂等。
一要戒煙:我們知道人體中的胰島素是降血糖的,胰高血糖素是升血糖的,這兩種激素的正常分泌和調節,才能使人的血糖穩定在正常范圍內。糖尿病患者正是由于體內胰島素出了問題。吸煙和高血脂都會加重胰島素抵抗,煙中的尼古丁會導致心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因此,吸煙可促進糖尿病血管并發癥的發生,也是促使其早亡的重要原因。
二要控制和糾正血脂:因為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謝紊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和高膽固醇血癥是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的危險因素;
三要嚴格控制血壓:糖尿病伴有高血壓者應在降糖的同時降血壓。血壓應控制在130/85毫米汞柱以下,這樣可有效地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和腦血管病變。
四要控制體重:肥胖者大部分伴有胰島素抵抗,是糖尿病及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應通過飲食、運動療法或藥物來有效地減重,不僅能較好地減低糖尿病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還可使高血糖癥隨之減輕。
最后朱主任特別指出,目前在糖尿病治療方面還存在著不規范不達標的問題,臨床經常發現就診病人中,服藥治療糖尿病達標的人只占糖尿病患者的10%~15%,這樣的治療就不能達到防治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目的。就目前而言,糖尿病至今還無法根治,但是,可以有效地控制其發展,延緩或阻止并發癥的發生,使病人能正常工作和生活。因此,他強調患者不要輕信廣告,一定要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適當地進行飲食調節,對癥選擇合理的藥物,堅持服藥,定期復查,持之以恒。
(編輯 樊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