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卜生在《人民公敵》中寫道:“缺少氧氣,靈魂也會枯萎。”是的,牢獄確實會使人蛻變,像西利維奧·佩利科,坐牢八年以后,就由一個狂熱的燒炭黨人變成了一個溫馴的天主教徒。但對于那些信仰堅定、意志堅強、人格堅毅的人們,牢獄卻只會使他們求索更堅貞、思想更自由。布魯諾與獄中演講、盧森堡與《獄中書簡》、葛蘭西與《獄中札記》、伏契克與《絞刑架下的報告》、曼德拉與《斗爭是我的生命》、文天祥與《正氣歌》、李贄與《系中八絕》、方志敏與《可愛的中國》……還有李敖和他的小說《北京法源寺》,都是或將是人類思想進程中的一座座豐碑。
俄國諺語云:“自由毀壞人,不自由教育人?!笔篱g有許多相反相成的冤家對頭,牢獄和思想可算其一。鐵窗和鐐銬鎖得住自由的身,卻鎖不住自由的心,被壓抑的思想和情感會以更強大的力量噴薄而出,奮飛到壓迫勢力的羅網之外。盧切涅茨基在《監獄通報》中說:“黑暗使人變得對光亮更加敏感;不自由的不作為狀態在他身上激發起對生活、走動、工作的渴望;寂靜迫使他深入反省自身的‘我’、周圍的環境、自己的過去和現在,并且促使他想一想未來。”俄羅斯偉大作家索爾仁尼琴以自己十一年的牢獄生涯換來一個體驗:“監禁是思考的好時機,最微不足道的事由會推動你做長時間的和鄭重的思考?!彼诨驶示拗豆爬袢簫u》卷首寫道:“我在那里度過的十一年光陰,我不認為是一種恥辱,不認為是一場惡夢,而且我幾乎愛上了那個丑惡的世界?!蓖袪査固┮苍鴫粝氡煌度氡O獄,好去體驗獄中人的思想感情。與托爾斯泰相比,索爾仁尼琴覺得自己太幸運了,所以,當他回顧自己的囚徒生涯時,忍不住對“培育過自己的靈魂”的牢獄高呼:“祝福你,監獄!”
讓我們也來感受一下禁錮思想者的牢獄是一個怎樣的所在?!鞍颂柗坎坏絻善捍?,扣掉四分之一的馬桶、水槽和四分之一的我用破門板架起的‘書桌’,所余空間,已經不多。一個人整天吃喝拉撒睡,全部活動,統統在此。不過不以人為本位,小房間內也不乏‘生物’,白蟻也、蟑螂也、壁虎也、蜘蛛也、蜈蚣也……都來往自如。至于狗彘不若的人,就自嘆弗及。八號房的來去,主要靠墻與地交接點上的一個小洞,長方形,約30×15厘米大……門雖設而常關,高高的窗戶倒可開啟,可是通過窗上的鐵欄看到的窗外,一片灰墻與肅殺,縱在晴天的時候,也令人有陰霾之感?!比欢?,李敖卻不無自豪地對我們說:“在那種年復一年的陰霾里,我構思出幾部小說,其中一部,就是《北京法源寺》。”
“走在垂頭喪氣的囚犯行列中,在沖鋒槍手的吆喝聲下,我會感覺到新的詩句和形象涌上腦海,仿佛在行列的上空飛翔;我盼望著:快點,快點到達施工地點吧,我好找個角落把這幾句詩記下來。每逢這種時刻,我感到既自由,又幸福?!彼鳡柸誓崆俚脑?,就是千千萬萬被捆縛雙翅的思想者的寫照。
李敖曾專門撰文,討論坐牢有五大好處:一是沒有時間了,所以不會再有遲到;二是沒有空間了,開始真正懂得什么叫墻;三是沒有敵人了,因為你已被關起來,不再有人跟蹤你;四是沒有朋友了,因為膽大的朋友已經同你一起坐牢,膽小的心中慶幸你總算進去了;五是沒有女人了,因為女人是你坐牢時離開你最迅速的動物。如此五根斬絕,除了思想,還能干什么?難怪E.金茲布爾格要說:“監獄使人高尚?!?/p>
看來,牢房雖是思想者的地獄,卻確實是思想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