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財力資產的所有制形式,有屬于國家的,有屬于私人的,也有屬于集體的。各種性質的資產對其管理處分的要求有相同的目標,也有不同的目標。
當前財力資產的管理組織形式,有公司制度、有代理制度,也有信托制度等。這是財產管理的3種基本組織形式,各有不同的特點。在公司制度下,財產權從股東轉移到公司,成為法人財產權,公司為股東的利益管理、處分財力資產。股東的權利,一是依法享有作為資產所有者的資產收益權;二是通過行使重大問題決策選擇權利,以維護和實現自己的意愿。而股東的債權人對股東在公司的股權有追及權。在代理制度下,委托人的財產權不發生轉移,因而代理人既不取得財產權,一般也不以自己的名義管理和處分財產,代理人的行為責任要由被代理人承擔。而在信托制度下,委托人基于信任將其財產權委托給受托人,受托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管理和處分財產。委托人和受益人的債權人對信托財產一般沒有追及權,受托人破產時,信托財產不屬于其破產財產。信托財產具有相對的獨立性、隔離性和封閉性。在上述財產管理的三項基本制度中,公司制度是被主要采用的制度,代理制度也比較常見。就是信托制度因為是由普通法系長期發展的產物,具有普通法和衡平法一物兩權的雙重性,與民法國家一物一權有所不同,故我國很多人對信托制度比較陌生。但這并不意味著信托制度在我們國家沒有市場。信托制度引入我們國家已近百年,只是建國后實行計劃經濟中斷過一個時期。隨著經濟改革開放的發展,信托業又被當成重要的外資引進窗口重新發展起來。
現代信托制度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需求,在多方面都有用武之地。故我國的信托投資機構雖然幾經清理整頓,大傷元氣,但猶如燒不盡的野草,一旦春天來臨,就會萌發出蓬勃生機。最近上海愛建信托投資公司推出的上海外環隧道資金信托和上海國投推出的房產資金信托受到投資者的青睞,在短時間被搶購一空。中國的信托機構正在或即將展示自己興旺發展的未來。由此我們可以預測,信托業發展前景將更加廣闊。當然,我們作此判斷還基于如下一些原因:
第一,我國已經頒布實施《信托法》。經過修訂的,《信托投資公司管理辦法》以及《資金信托管理暫行辦法》等作為貫徹實施信托法的配套法規已相繼頒布,信托投資公司的重新登記工作正在加速進行。信托主管部門受托負責的\"信托機構管理條理\"起草工作即將著手進行。信托法規的進一步完善和健全,將為我國確立信托制度,為信托機構名正言順、理直氣壯的開展信托業務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預示著我國信托業發展的春天不會太遙遠。
第二,經過重新登記的信托投資公司在素質上已今非惜比。重新登記發牌的信托投資公司普遍經過資產重組,卸掉了歷史的債務包袱,充實了資本金,改進了法人治理結構。它們吸取了過去的經驗教訓,革新了市場經營觀念,增強了抗風險能力,夯實了發展的基礎,提高了整體的經營管理水平,以誠信為前提條件的信托業必將逐步獲得社會的認可。
第三,資本市場的完善需要信托業的加盟和支持。隨著市場多元化經濟的發展,國民收入的分配結構已發生很大變化,部分個人或單位的資產急劇增加,迫切需要有安全、保值、增殖的管理和運用。而我國目前的金融市場雖然有了相當程度的發展,但卻存在著制度性的缺陷,遠遠不能適應客觀實踐的需要。一方面,貨幣市場的資金充裕,僅儲蓄存款就達8萬億元,雖然連續8次降息,政府也一再鼓勵提升直接投資的比重,但其效果并不明顯。加之其他的社會保障基金、企業沉淀資金以及各種專業性基金等等,巨量的貨幣市場資金因缺少可選擇的投資渠道而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運用。而另一方面,各種大型實業開發項目、市政建設、基礎設施、中小企業等又因財政傳統投資方式的逐步淡出和銀行信貸的種種限制而缺少必要的資金支持,影響了發展。這說明在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之間、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之間、投資者與融資者之間加強溝通與聯系,增加新的金融工具,拓寬新的投融資渠道,緩解資金的供需矛盾,提高資源優化配置的效率已是當前的急需。而信托公司在擔當這一重任并發揮其應有作用方面,具有不可忽視的獨特優勢,不失為一個良好的制度選擇對象。因為與其他金融中介服務機構比較,只有信托機構在當前的法律環境下,既可以涉足資本市場、貨幣市場,依法受托進行證券投資,又可以涉足實體經濟,依法受托進行實業投資,同時具有資金信托、動產信托、不動產信托以及經濟咨詢等多項法定業務服務職能。
第四,社會財富的分散化和管理的社會化,增加了對信托的新需求,信托品種的創新將日益增多,信托機能將深化,信托的應用范圍將越來越廣泛。例如,投資基金就是一種特殊信托,正在被社會普遍認可而得到迅速發展和壯大。除此之外,在其他的商事、公益以及民事方面,都有信托的用武之地。分散的資本可以通過信托尋找投資渠道,社會化的生產可以通過信托募集資金。信托在對動產、不動產、無形資產進行管理、運用和處分方面以及在投資、融資、財產保管、處理債權、支付撫養費、救濟貧困等方面,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和高度的靈活性。信托以豐富的內涵和外延,不斷深化的機能,不斷創造新產品,使其本身具有極大彈性從而有利于進一步普及化和社會化。正是由于信托在財產管理、融通資金、投資理財和發展公益事業等諸多方面所具有的獨特功能,由此決定了我國信托業不管曾經有過多么嚴重的挫折和創傷,也不管有多少人對它的認同還要經過多么漫長的過程,發展前景仍將非常廣闊。
第五,信托制度已成為一項世界性的制度安排。信托淵于中世紀的英國,后在美國得到拓展,大陸法系的許多國家也相繼引進信托制度,制定了信托法,都設立了信托經營機構。一項關于信托的法律適用的國際性海牙公約也早已公布。信托制度既然在很多發達國家久盛不衰,并且逐步向更廣泛的國際化發展,那么在中國的進一步發揚光大也就是題中應有之義。
(作者單位:人大常委會財經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