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周年紀念寄哀思
9月11日,在淚水、祈禱、默哀和凄涼的風笛聲中,美國人民度過了難忘的9.11恐怖襲擊周年紀念日。布什當晚也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向罹難者表示哀悼,并發誓將反恐進行到底。的確,隨著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大樓的轟然倒塌,世界在一夜之間發生了許多變化。恐怖活動炸毀的不僅僅是世貿中心和五角大樓的一部分,而是美國的平靜和安全感,美國人的自由假日從此劃上句號。9.11事件也徹底粉碎了美國“堅不可摧”的神話,迫使其改變了以往“輕國內,重國外”的軍事戰略,而實行“內外并重,國內優先”的戰略方針。更為重要的是,9.11事件使反恐成為國際社會共同關注的焦點,使各大國積極就安全領域的問題尋求共識,開始加強在反恐問題上的合作與協調。9.11恐怖襲擊事件也使本不那么景氣的世界經濟又遭到了重重的一擊,世界經濟各個層面都受到影響。也許,拉開新世紀第一戰的9.11注定要成為一個難以忘卻的紀念。
日本:打撈沉船意何為
9月11日,日本將去年年底在我東海海域擊沉的可疑船只打撈出水。至此,日方在我專屬經濟區長達三個月的打撈行動宣告結束。縱觀整個事件,日方一直懷疑該船從事間諜或販毒活動,但沒有明證;該船進入我專屬經濟區后,日方在未向我通報的情況下就使用武力將其擊沉。僅此兩點,就已違反了有關國際法和國際公約。但日方事后并未檢討其行為的不妥,卻一口咬定此舉是“正當防衛”。日媒體也大肆渲染日本面臨的海上威脅,要求強化和修改相關法律。這不能不使人聯想起日本政府曾用類似方法通過的《周邊事態法》和《反恐怖特別措施法》等法案,使人對日本的防衛政策走向產生警惕。今年恰逢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中方從中日關系的大局出發,在東海沉船問題上給予日方充分的理解,我們也希望日方能夠遵守承諾,盡快恢復有關海域的正常狀態,并在今后慎重處理類似事件。

巴勒斯坦:內閣辭職難阿翁
正當巴勒斯坦立法委員會揚言將對內閣投不信任票之際,板凳尚未坐熱的巴內閣卻于本月11日向阿拉法特集體辭職。年事已高的阿翁只得無奈地接受了這個現實,并宣布將于兩周后重新組閣。同日,阿還簽署主席令,決定于明年1月20日舉行總統和議會選舉。外電評論稱,這是阿拉法特結束流亡八年以來所遭受的最嚴重的政治打擊,表明巴內部有一股反阿暗流。其實,自巴以沖突在2000年爆發以來,阿拉法特就面臨著兩難的境地:抗以野蠻入侵與對以適當讓步。然而,事與愿違的是,隨著巴勒斯坦人“以暴抑暴”的人體炸彈襲擊屢禁不止,阿拉法特在國內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目前的內閣辭職危機恐怕是事態發展的必然結果。要拯救深陷在宗教仇、民族恨旋渦里的中東和平,單靠個人的力量是做不到的,不管他是不是阿拉法特。

布什:聯大“倒薩”表決心
12日晚,美國總統布什在第57屆聯大發表了措辭強硬的講話,歷數了伊拉克的種種“罪狀”,敦促聯合國迫使伊拉克無條件地履行聯合國決議。否則,美國的軍事行動將不可避免。布什的聯大演講,是美國迄今為止所推出的最全面、最堅決的“倒薩”檄文,表明美國要用軍事行動推翻薩達姆政府的戰車已經正式啟動。布什政府通過這次演說向全世界來表明自己的“倒薩”決心,并向它的西方盟國和其他國家表明,對于和薩達姆之間的這場過節,美國已經下決心要做一個“了斷”。其次,布什此次聯大演講中,將美國準備進行的對伊拉克戰爭變成聯合國的職責是否有效履行以及面對“威脅”是否應該采取行動的問題,此舉將聯合國推上“倒薩”的前臺。但美國愿意與聯合國合作,一方面為了可以減少國內的反對聲音,加強對盟國的說服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美國國會更痛快地批準白宮的武力“倒薩”行動。美國希望說服安理會成員國達成共識,通過新的伊拉克問題決議為給美國執行“強制核查”開道。
中國臺灣:提案失敗又一回
11日,第57屆聯合國大會決定,不把所謂臺灣“參與”聯合國問題的提案列入本屆聯大議程。在此之前,臺灣當局每年都要掏錢慫恿一些所謂的“邦交國”在聯大上搞“臺灣加入聯合國”的提案,結果次次都是以失敗告終。陳水扁上臺后,臺灣當局置島內經濟滑坡、失業率上升的狀況于不顧,不斷地在國際社會搞分裂活動:去年去拉美搞“金錢外交”,今年又到非洲作“散財童子”,接著故伎重演,繼續在聯合國內制造“兩個中國”、“一中一臺”,在分裂祖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但中國政府和人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努力實現祖國統一的事業已得到了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支持,無論臺灣當局耍什么花招,終將無法躋身主權國家的行列。

小泉:破冰訪朝釀苦心
9月17日將注定被永遠銘記。當日,日本首相小泉對朝鮮進行了僅九個小時的訪問,期間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日進行多輪磋商。作為戰后50多年來日本首相的首次訪朝和日朝兩國首腦的首次會談,訪問無疑將對日朝關系正常化進程產生重大影響;日朝舉行最高級別的對話更有利于朝鮮半島和東北亞局勢的穩定,符合對話、緩和、和平、發展的國際大趨勢。但日朝實現邦交正常化主要障礙有二:一是清算日本侵略歷史問題,二是日本人員失蹤問題。特別是日本對朝鮮長達36年的殖民統治使朝鮮人民刻骨銘心,朝日兩國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對抗傷害了兩國人民的感情,兩國人民嫌隙重重。作為第一位到朝鮮訪問的日本首相,小泉需要為冰山的消融努力,但人們真誠地希望,小泉的此次平壤之行能成為兩國關系走向正常化的良好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