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某系張家村的一名8歲兒童。一日,張某來到村里集體所有的果園里,偷了柑桔20個,被果園管理人員當場抓獲。村民委員會根據《張家村集體果園管理規定》,對張某處以1000元罰款,由張某父母交納。此后,張某父母不服,起訴至法院。
眼下,人們對隨處可見的“違者罰款”警告已經習以為常。殊不知,這里涉及一個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的法律問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行政處罰是國家行政管理機關對實施行政違法行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行政制裁。可以設定行政處罰的規范性文件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國務院部、委制定的規章,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以及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法院經審理認為,張家村村民委員會無法律授權范圍內的行政處罰權,村委會根據其內部規定對張某處以罰款沒有法律依據,所以本案中村民委員會依據《張家村集體果園管理規定》進行罰款,是違反《行政處罰法》的有關規定的。最后,法院判決村民委員會返還張某被罰的人民幣1000元。
另外,不滿14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應責令監護人加以管教;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應從輕或減輕處罰。張某不滿14周歲,不屬于行政處罰的對象。
所以本案中法院判決村民委員會返還張某被罰的人民幣1000元是符合法律規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