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暑熱難擋。廣西某旅館老板吳某為改善住宿條件,吸引顧客而準備安裝空調。2002年7月20日,他在該市的一商場看中了美的空調。吳某和店主趙某談妥價錢后,吳某當即交付定金8000元,并同時約定3天后到店中取貨。誰知第二天開始,該市連降大雨,于交貨前一夜商店被淹。退水后,空調也遭損壞。吳某因此要求退還其8000元,并解除買賣關系,但店主趙某認為買賣已成交,空調被損的損失應由吳某承擔。那么,空調意外受損的風險責任應由誰來承擔呢?
根據我國《合同法》第142條規定: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在標的物交付之前由出賣人承擔,交付之后由買受人承擔,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條款中的“交付”有幾種情況:“(1)即時交付。(2)代運或郵寄交付的,辦完托運、郵寄手續即為交付。(3)需經核準、登記的,以辦完登記手續為交付。(4)有特別約定或條件的,依約定或條件為交付?!?/p>
此案中,吳某雖已交付了定金,但在雙方約定的交貨時間前空調已在店中被損,屬于標的物未交付,所有權未轉移。故吳某有權要求趙某退還8000元,并解除買賣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