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旋踢述要
旋踢又稱后旋踢、后擺踢或后掃踢,是跆拳道所有腿法中難度要求最大的一種腿法。練習旋踢要求練習者具有良好的平衡感和協調性,所以旋踢在跆拳道教學中通常是學習后期所教授的技術動作。
若在學習旋踢之前對于其它腿法已有一定的掌握或者已較為熟練,那么在練習旋踢時就比較輕松了,但如果急于在前面技術沒練熟時就練習旋踢也不是不行,不過這將會讓你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因為這樣是違反循序漸進的原則的。所以我個人認為在前面所講腿法沒有真正練習好之前盡量避免直接進行旋踢練習。

二、旋踢的動作技術
以左腿架站立(圖1),右腿踢擊為例:身體與頭部向后轉同時屈膝抬起腿(圖2);上動不停,繼續(xù)轉身當右肩到目標與我連線的45度角時(圖3),挺膝伸直(圖4),同時身體繼續(xù)帶動微屈的腿轉動打擊敵人,當腿到另一個45度角時屈膝收回(圖5)。
三、旋踢技術剖析
1、為了使啟動速度快,開始時的轉身兩腿一定要盡量夾緊。
2、打擊的發(fā)力范圍是兩個45度角間的弧形距離,否則將在戰(zhàn)術上產生不良后果從而致使自己落敗。
3、為了減小預兆,身體和腿一定要同時轉動,切不可先扭頭再轉身。
4、身體的轉動不得低于360度,否則很難直接收腿,也很難發(fā)出自己的最大攻擊力量。
5、打擊高度應以頭部為佳,如果打擊軀干的話,產生不了足夠的破壞力,且對己方非常不利,很容易讓對方乘機施摔。
四、旋踢練習中的常見錯誤
1、打擊時常處于“盲打”,沒有看清楚敵人的位置便隨便出腿。
2、腿在啟動時沒有屈回來,形成后撩腿。這樣不僅動作速度慢且沒有多大力量。
3、兩臂的大展,第一失去了保護作用,第二將使攻擊者的速度受極大的影響。
4、轉動了180度就不再轉動了,形成了“我背人順”的不利局面。
5、轉身與出腿脫節(jié),力量不整,出腿無力。

五、旋踢的主要練習手段
在跆拳道中旋踢主要的練習手段還是空擊,因為空擊可以有效地提高旋踢技術水平,然后在其基礎上加練少量的打靶練習與打沙袋練習。下面我們對打沙袋與打靶練習做一下略述。
打靶練習(圖6、7、8、9):打靶練習主要是提高練習者旋踢的打擊準確度,同時也可有效地提高旋踢在應用中的一些技術水平,比如說速度的掌握、時機的抓取等。不可否認旋踢打靶練習是旋踢空擊練習以外的最有效有用的練習方法。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旋踢打靶練習中因為要受到靶的阻力所以可能在你打擊到180度左右時就不能再轉動了,而這時因為慣性的作用也是最不易掌握平衡的時候,經常出現的就是身體前傾失去平衡。如何正確地解決這個問題是每個練習者都應該重視的。
打擊沙袋的練習(圖10、11):首先要說明,打擊沙袋的練習必須是有了打靶基礎后方可進行的。如果在沒有熟練打靶技術時就直接進入打沙袋的練習,實踐證明練習者不僅沒有好的練習效果且極容易使腿法技術走入“歧途”。
打擊沙袋的練習是培養(yǎng)練習者旋踢的力量的有效練習,也是跆拳道旋踢練習中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練習手段。希望練習者能夠重視打擊沙袋的練習。
以上兩項練習是跆拳道專業(yè)隊隊員的必修課,幾乎所有的跆拳道運動員都要進行這兩項練習,來提高旋踢的應用力度。有很多選手做旋踢空擊時做得很漂亮、很快速、很有力的樣子,但真正應用時就變得很糟糕。之所以會這樣,大部分原因就是其沒有進行正確的“功力”練習,也就是沒有進行以上兩項練習而導致的。所以這兩項練習對跆拳道旋踢的修煉是非常重要的,不容忽視!
六、旋踢的輔助性身體素質訓練
前面說過旋踢是一種比較復雜的踢擊技術,相應的也就是說旋踢的訓練和應用就需要更高的身體調控能力。首先,因為旋踢要求練習者在旋轉的時候能夠打擊到對手的頭部,所以對髖關節(jié)的活動幅度和活動范圍的要求是較高的,為使旋踢能夠做到以上要求,對髖關節(jié)的柔韌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再者旋踢時因為要使身體轉動起來,所以轉動時身體的平衡也是要求比較高的(任何的立體攻擊技術體系沒有了平衡便不能產生效果)。基于此,旋踢的輔助練習便是圍繞髖關節(jié)的活動幅度和向后轉體時的平衡來訓練的。需要說明的是,輔助性身體素質訓練是間接提高旋踢技術應用時的身體調控能力的練習,并非是技術性練習,這些練習技術并不能直接作用于實戰(zhàn),但卻可以使練習者在旋踢的技術應用中得到好的技術發(fā)揮的作用。所以盡管這些練習不能直接應用于實戰(zhàn),也要認真完成,以此來得到旋踢技術水平的提高和旋踢應用水平的提高。
1、提高髖關節(jié)活動幅度的練習手段
提高髖關節(jié)活動幅度的手段一共有三種:(1)壓腿,(2)踢腿,(3)三點盤旋。其中1、2屬柔韌性練習類,3屬協調性技巧類。

(1)壓腿練習:壓腿練習主要是支撐物壓髖與對腳坐壓腿兩種。支撐物壓髖方法是找一與髖齊高的物體(如肋木、窗臺等),把一腿放于體側物體上,向體側進行振壓(圖12)。
做壓腿練習時,必須做到頭頂與支撐腳在一條直線上(禁止偏前或偏后),支撐腿要與練習腿成90度直角。壓時一定要向前挺髖以保持身體正面處于同一平面。
對腳坐壓腿:坐于地面,兩腿屈曲、兩腳相對兩手向下振壓兩膝,以兩膝上可以站人為度(圖13)。
(2)踢腿練習:踢腿練習又稱擺腿練習,是利用肌肉的伸展使其能在踢擊時達到足夠的活動范圍,所以踢腿練習主要是以主動性肌肉伸展為練習手段。
外擺練習:腿由內向外、由下向上起腿、畫弧,做最大幅度的踢腿動作(圖14、15)。
里合腿練習:與外擺腿練習相反,腿由下向上、由外向內做最大幅度的踢腿動作(圖16、17)。
(3)三點盤旋練習:三點盤旋是通過協調用力、低姿式做大幅度的單腿旋轉動作來提高髖關節(jié)的運動幅度。因為三點盤旋是有效的協調用力練習,所以做三點盤旋亦可對旋踢的踢擊技術起到直接作用。

雙手和一腿同時撐地做支撐,另一腿伸出(圖18),伸出腿由后向前直腿旋轉,在到達做支撐的手和腳時,此處的支點離地讓腿通過(圖19)。盡量做到整體旋轉時不會因為支點與腿運動不協調而影響盤旋速度。通過練習要能逐漸減小身體的擺動幅度,并加快速度,達到全身協調用力快速盤旋。
七、旋踢致用法
旋踢在常規(guī)上大多用于反擊。一般來說旋踢不做主動進攻,極少數用于主動攻擊的旋踢是在對手處于“失常”狀態(tài)時所用的。因為當對手狀態(tài)不好時對我方的攻擊不能做出正確的反應,這種情況下利用旋踢做主動攻擊才能達到所要的效果。否則,相對于橫踢、前踢等速度型的腿法,旋踢是很難得手的。
典型的旋踢反擊技法一:對橫踢的直接反擊
雙方對峙(圖20),對手突然施用左腿橫踢打擊我方(圖21),我則右腿旋踢直接打擊對手頭部(圖22、23)。
直接反擊對手橫踢的好處是,當我方旋轉身體時就可以在打擊對手的同時直接利用轉身動作化解對手橫踢力量,這樣就起到了連消帶打的作用。這個反擊技術的成功與否取決于施用者對于反擊時機的把握。如果把握的好,很容易得手而重創(chuàng)對手;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住時機,則應立即收式做好保護,以防被對手利用。切記!

典型旋踢反擊技法二:對雙飛的反擊
對手以雙飛進攻(圖24),我方立即撤步后滑(圖25),并在對手第一擊與第二擊的空隙中以旋踢反擊對手頭部(圖26、27)。
撤步旋踢反擊雙飛一直是跆拳道中對雙飛的重要反擊手段,也是跆拳道中反擊雙飛的一種極有效的手段。這一技術的有效應用也是依賴施用者對于時機的把握,特別是要在對手雙飛打擊的空隙中施技,沒有好的對時機的把握是很難做到的。但對時機的把握也不是很難,只要練習者能預知對手要使用雙飛,在對手第一擊起動的同時我方即開始以撤步旋踢擊出的話,是很容易抓住時機給予對手重擊的。一般來說只要練習者注意觀察,就會很容易發(fā)現雙飛的預兆性動作的,從而為抓取反擊時機提供更有利的條件。

八、旋踢總結
一直以來旋踢都是跆拳道表演者的重點技術。旋踢的優(yōu)美是別的腿法難以比擬的。再者旋踢在實戰(zhàn)中也是具有相當好的效果的。因為旋踢每擊都在頭部,所以如果旋踢應用的好,常可以直接擊昏對手。
旋踢有上步旋踢(圖28——32)和退步旋踢(與上步旋踢順序相反)兩種變形模式。這兩種變形模式在應用時通常是為了調整距離而做的,但上步旋踢可比原地旋踢增加更強的打擊力度。另外跳躍式的騰空旋踢(圖33、34、35)其力量可比在地面時大1/2倍左右,所以如果你具備了騰空旋踢的能力不妨一試。

到這期結束,《跆拳道入門》系列的基礎腿法部分就全部講完了。練習者應該對跆拳道腿法技術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及應用能力了,如果真能達到這個效果也就是我最大的心愿。本來按照正規(guī)的跆拳道教學法,應該是先學習步法再學習腿法的,而本人在《入門》的刊出過程中之所以要先寫腿法部分,是考慮到自學者在練習時能否更好地提高學習興趣,我認為先學習腿法更容易讓初學者對跆拳道增加學習的欲望,所以便做了如此安排。其中不妥之處歡迎同道好友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