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9月28日中郵大地拍賣行舉辦\"2002年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郵票錢幣拍賣開始,深圳世紀經典拍賣行、上海拍賣行、中國嘉德拍賣行以及北京華辰拍賣行分別在北京、上海、深圳上演了連場好戲,掀起了金秋郵拍的陣陣浪花。綜觀各大拍賣行舉辦的秋季郵品拍賣會,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拍賣規模日益增大買家隊伍日益成熟
隨著國內集郵愛好者對集郵拍賣的日趨熟悉,參加拍賣的買家正在日趨增多,并使得各家拍賣行秋拍的規模也日趨增大,同時參與拍賣的買家也日趨成熟。從各大拍賣行的成交情況來看,成交率均在50%上下,而上海拍賣行的成交率高達70%,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主辦方在設計郵品拍賣底價時,多以無底價形式出現,讓市場來為郵晶定價。這個操作方式是值得其他拍賣行借鑒的。
二、印花珍品頻繁出現高價成交值得關注
綜觀2002年各大拍賣行推出的秋季郵品拍賣會,紅印花無疑是最大的主角。各大拍賣行紛紛推出難得一見的紅印花珍品,有一些還是首次在拍賣會上露面。其中北京華辰拍賣行推出了一件紅印花小貳分整版郵票(圖①),最為引人注目,而其127.6萬元(包含10%的買家傭金,下同)也創下了2002年秋季郵品拍賣會的最高價。其版張號為\"650\",加蓋版式特征明顯,特別是其中還有加蓋移位,在小貳分的整版郵票中十分罕見。
中國嘉德拍賣行推出的一件1897年紅印花加蓋小字2分倒蓋實寄剪片也是難得一見的珍品(圖②),其珍貴之處不僅在于其是紅印花倒蓋郵票的實寄用品,更是因為它是在發行當年使用;21.78萬元的成交價也可謂是其身價的真正體現。
上海拍賣行以及深圳世紀經典拍賣行推出的紅印花珍品,是被譽為“華郵四寶”之首的紅印花原票,其中深圳世紀經典拍賣行更是推出了一件紅印花原票豎雙連,并以82.5萬元成交;上海拍賣行推出的是1枚紅印花原票(圖③),以29.7萬元成交。
值得廣大集郵愛好者注意的是,在秋季郵晶拍賣會上不僅有大量難得一見的紅印花珍郵高價成交,而且一些經過賣家復組的紅印花一般郵票也深受市場的歡迎,這一現象尤以北京華辰拍賣行的拍賣最為顯現。其中估價為12萬至16萬元的1897年紅印花加蓋暫作郵票大字2分50枚二全格,成交價為33.55萬元;1897年紅印花加蓋暫作郵票大字當壹圓復組全格23枚,成交價為11萬元;估價為4萬至5萬元的1897年紅印花加蓋暫作郵票大字2分25枚全格,成交價為7.92萬元。這些全格紅印花郵票的高價成交,充分顯示出目前買家對于紅印花的研究正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同時也顯示出集郵研究的價值:1+1町以大于2。
三、清代封片熱度未減買家依然求新求異
在此次秋季郵晶拍賣會上,清代封片依舊受到了買家的歡迎,一些特殊的清代封片更是引起了場內的激烈競買。其中華辰推出的估價僅為1000至1500元的1908年北京寄重慶清代郵政公事明信片(圖④),最終的成交價達到了34100元,讓專家瞠目結舌。這枚清代郵政公事明信片之所以能夠以估價的30倍成交,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此類型的清代官方郵政公事明信片發現不多,并且為較晚使用。中國嘉德推出的一件1908年北京本埠清四次郵政信簡(圖⑤)也以3.08萬元的高價成交。眾所周知,大清郵政信簡存世量非常少,品相好的實寄品更是鳳毛麟角。雖然此次付拍的清四次郵政信簡背面的郵票已經撕去,但是其正面“貼郵票處”的郵戳非常清晰,并有落地戳,是難得一見的佳品。
四、商埠郵票開始升溫集郵研究成為風尚
在上海拍賣行的秋季郵品拍賣會上,一冊以無底價起拍的工部郵票以1.21萬元成交,場內的買家幾乎以1000元的加價幅度進行競拍;而另外一組共398枚工部郵票以10000元起拍后,也引起了買家的爭奪,最終以1.98萬元成交。
雖然目前國內真正收集并研究商埠郵票的集郵家并不多,但此次郵拍上展現出的新特點無疑顯示出國內商埠郵票的研究將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
五、民國印樣依舊熱門郵史封片更受歡迎
從各家拍賣行民國時期郵品的拍賣來看,民國時期的郵票印樣仍然受到了買家的青睞,其中華辰拍賣行推出的紐約版孫中山像郵票5元彩色母模試印樣以3.52萬元成交;深圳世紀經典拍賣行推出的民國林森像、孫中山像印樣12~[22000元成交。
一些特殊的郵政歷史封片成為郵品拍賣的“主角”。其中中國嘉德拍賣行的1枚估價僅為2000~5000元的1946年長春寄上海掛號航空封,最終的成交價達到了11000元。它之所以引起買家如此大的興趣,是因為在這枚實寄封上同時貼有東北哈爾濱區加蓋“勝利紀念·郵票4元/50元和民國偽新民版孫中山像加蓋“限東北貼用”郵票2元/20元,銷長春11月2日戳,并有上海11月8日到達戳,為解放區郵票與民國郵票合貼使用,且郵資相符,目前僅發現1件。這件郵品的高價成交顯示出買家對于郵政史郵品的關注。
同時,北京華辰拍賣行推出的一組13件民國洪憲時期實寄封,成交價為11000元;1945年孫中山像、烈士像永寧第一次加蓋國幣改值郵票14枚全,成交價為12100元;1948年北平版限臺灣貼用包裹印紙5枚全,成交價為10500元。
六、解放區郵晶升溫郵集成交令人關注
其中以嘉德的拍賣成交最為火爆:華中區毛澤東像未發行樣票一組15枚(圖⑥)以11萬元成交,該組樣票貼在白紙上,上部注明印刷顏色,全組15枚只此一套,極為罕見;1933年蘇維埃郵政紅軍戰士圖郵票實寄封剪片(圖⑦)以8.8萬元成交,該剪片共貼1分郵票10枚,其中8枚為連票、2枚為單票,銷“閩贛省管理局”手填郵戳,未填寫年月日,極為罕見;1932年蘇維埃郵政沖鋒圖郵票5分2枚,成交價為6.6萬元;1932年蘇維埃郵政欠資郵票1分、2分四方連各一件,成交價為5.72萬元;1933年10月紅軍家信免貼郵票實寄封,成交價為3.85萬元。
解放區郵品拍賣的最亮點是北京華辰拍賣行推出的一部曾在1996年獲亞洲郵展大銀獎的“東北解放區郵票”郵集(圖⑧),其中不僅含有1946年通化版毛澤東像3枚全晶相,而且還有國內外郵票目錄上均無記載的1948年第四版毛澤東像1000元報紙印刷郵票新票1枚、舊票2枚。加上還有許多珍罕的實寄封,其最終的成交價達到了55萬元。這在近期的郵集拍賣中是非常少見的。
七、新中國珍郵頻繁成交郵市前景一片光明
新中國部分郵品的拍賣無疑是廣大集郵愛好者最為關心的。令人欣慰的是各家拍賣行推出的一些珍郵都順利成交,有些還創出了近期拍賣成交的新記錄,其中中郵大地拍賣行推出的“大一片紅”(圖⑨)以33.55萬元成交,“大藍天”殘票以9.9萬元成交;北京華辰拍賣行推出的1968年“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四方連(圖⑩)以55萬元成交;1956年特15(首都名勝)8分天安門“放光芒”未發行郵票以12.1萬元成交;上海拍賣行推出的(全國山河一片紅)(帶底邊紙),成交價為14.3萬元;普~20000元雙連郵票以38500元成交;中國嘉德拍賣行推出的新中國老紀特郵票及小型張郵集以34100元成交。
新中國珍郵成交的好壞常常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今后一段時間內郵市的走向。2002年秋季郵品拍賣中新中國珍郵的頻繁成交,無疑顯示出郵市前景一片光明;廣大集郵愛好者也應該對今后的郵市充滿信心。
責編/黃玉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