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成都市新都區升庵中學是一所普通完中,面對的生源絕大部份是中低分水平的學生。如何將這些中低分水平的學生培養成才,是我們辦學的職責和教育目標。按照我幾十年的思考和從教經驗,我認為,要把教育對象培養成才,要堅決貫徹“育人為本,德才并重”的辦學原則,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辦學宗旨。為此,基本的教育對策操作思路就是:重基礎,揚特長,樹立起學生通過持續的努力就能成才、成功的信心。
一、中低分學生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能
我們在教學實施和教學管理過程中發現,造成學生中低分的主觀原因,是部份學生存在一些不利于學習的不良行為、習慣,以及有學生生存環境的非良性因素誘導而產生的心理缺陷;造成學生中低分的客觀原因,則是家庭、社會、學校對學生的良性定向引導弱于足可以使學生調整行為方向和內在思想的環境綜合外化影響力。換句話說,中低分學生本身并不弱智,中低分并非智力因素造成,仍然是環境綜合作用、影響的結果。
因此,既然中低分學生的形成從根本上不決定于智力問題,所以,中低分學生就象其他優秀生、高分學生群一樣,只要引導得法,教育有方,管理對路,中低分學生就完全可以和優秀生、高分學生群整齊合一、并駕齊驅。從這個意義上說,中低分學生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而這種潛力能否調動、開發出來,就看學校以學業教育為根本、以綜合素質教育為中心的工作水平如何了。
二、育人為本,幫助學生找回自尊和自信
江澤民同志在2001年2月1日《關于教育問題的談話》中指出:“正確了解和幫助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使他們能夠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是一個關系到我國教育發展方向的重大問題”。
按照黨的教育指導思想,結合我們的具體辦學實際和可利用的資源狀況,我們設計、實施從以下幾個方面幫助學生找回自尊和自信:
1.對學生進行情感管理和情感教育。這方面的工作包括:(1)充分地了解學生的情感需要,并盡可能地滿足學生在情感上的需要。如學生的歸宿需要,自尊的需要,友誼的需要,成功的需要等;(2)重視學生的情感交流。包括學生與家庭成員的情感交流,與社會各個方面的情感交流,男女同學之間的正常、健康的情感交流等;(3)培育學生的愛心。如培養學生如何愛父母、愛家庭、愛自己、愛老師、愛學校、愛班級、愛同學等;(4)重視清除學生的情感障礙,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進行心理咨詢,讓學生逐步具備自調適而排除各種心理障礙的能力;(5)要幫助學生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在規范管理中以理智協調感情,不讓個人情感、情緒與管理規范相對抗,學會自覺逐步成長為尊章守紀、遵循法律規范的一代新人;(6)重視培育學生健全的人格,把對學生的生理、心理、倫理教育完整有效的結合起來。
2.嚴格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給學生啟發性地講透“播種習慣,收獲人生”的道理。讓學生懂得培養出良好的習慣,相當于建了一個自我終身受益的銀行。學生成才先成人,從找自尊、自信中,也讓學生找到并形成愛心、公心、良心和崇尚美德的高尚之心。
3.重視營造學生成長的良好環境,在盡到學校教育之責的基礎上,實現社會教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有機結合。
三、重基礎、揚特長,樹立起學生努力學習必然成功的信心
1.在學業教育上夯實各門課程的基礎,把學生的功底弄扎實。這方面的要求是:(1)準確地把握學生學業狀況,因材施教;(2)定位準確,分層教育,有分有合;(3)嚴、實、活的辦法互補,逐步推進,步步為營。
2.重視揚現每個學生的特長,讓中低分學生能很快收獲成功的喜悅,讓他們在成功的喜悅中獲得自信,走向全面成功。實施成功教育,讓每個學生都能收獲成功,為每個學生實現成功滿足其需要,這是樹立起努力學習的信心、建立自信的突破口。這方面工作的要領是發展其特長,提供條件揚現其特長,讓其心靈受到成功的不斷鼓勵、滋潤和支撐。
四、始終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辦學宗旨
學校的一切活動以學生為中心運轉。按照這個方向,學校的活動和各類管理,都必須為滿足學生的合理需要所必須提供的條件而工作。同時,學校教育所提供的各類服務,無庸置疑地必須無條件的面向全體學生。
由于我們用愛心、職責、使命為中低分學生鋪設起了成才之路,近數年我校高中畢業生的高考升學率均在90%以上。優異的成績使我校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也促進了我校教育和綜合發展水平的持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