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 夫
4年,彈指一揮間。從1999年7月1日到2003年7月1日,剛好4年。正是這4年,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書寫了現代企業灰姑娘傳奇---由成立之初虧損17.7億元的虧損大戶到今年上半年盈利水平名列十大軍工集團之首,顯示了軍工戰士勇立市場求生存謀發展的風采。
艱難的起點
歲月滄桑。4年前的7月1日,在一片喜氣洋洋的氣氛中,十大軍工如10個同心同德的孿生兄弟,特意選擇在母親---中國共產黨生日這天宣告成立。在兄弟當中,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身負三項第一:經濟規模第一,銷售收入第一,虧損總額第一。前兩者代表著潛力和實力,后者代表了面臨的壓力。誓變潛力為優勢,變壓力為動力,讓虛胖的身軀變成強壯之體,從成立的那天起,裝備集團人就立下了這樣的宏志。
要把美好的理想變成現實,需要敢于挑戰的勇氣,善于抉擇的智慧。裝備集團黨組通過反復的思考和周密的論證后認為,集團主業已經明確、且有相當規模,扭虧的出路不是另起鍋灶進入新行業培育新的增長點,而是最大限度著眼于盤活存量資產,不斷提高現有產品的盈利能力。以調整為主線,以科技進步為動力的扭虧脫困思路就這樣形成和成熟了。一條艱難調整路,一曲穩步扭虧歌,見證著裝備集團事業穩步向前:1999年實現減虧0.79億元,2000年實現減虧5.7億元,2001年實現減虧3.183億元,2002年實現減虧5.06億元……
有效的調整
公司首先抓的是對自身定位的調整,把積極轉換自身角色作為首要任務認真落實,實現由原行政性公司向現代企業集團的轉變,努力從機制上解放企業,激發活力。集團成立不久就制定了"2+4+5"管理模式,構建了母子公司管理體制總體構架,明確了集團總部與企業的分工,有效激發了二者的積極性。這套管理規范一推出,就受到了國防科工委的肯定,在國防科技工業系統進行了推廣。"2+4+5"管理模式的落實,有效促進了企業素質的提高。汽車、摩托車產值占集團產值比例達80%以上的裝備集團,4年來,主要產品的市場價格一降再降,降價頻率越來越快,有的產品銷售價格降幅累計超過了50%。在嚴峻考驗面前,為了確保競爭主動權,集團整體經濟運行質量一年一個臺階穩步攀升,根本的一條就是企業成本降幅走在了價格降幅的前面。"2+4+5"中的2即代表集團承擔的"保軍責任"與"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4即代表集團對所投資企業依法享有的"資產收益權"、"重大決策權"、"選擇管理者權"和"軍品專營權";5即代表五項管理重點---"全面預算管理"、"戰略管理"、"運營監控管理"、"產權事務管理"、"軍品計劃管理"。今年年初;按"2+4+5"要求,下發了《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管理制度匯編》,標志著在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上,集團已經在制度層面上走向了成熟。
裝備集團成立之時,作為集團主要產品的汽車、摩托車,同時也是集團的主要虧損源。面對挑戰,集團對汽車、摩托車等主要產品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調整,虧損源終于變成了盈利點。今年上半年,集團兩車及零部件產值占集團總產值比例達85%,汽車毛利占集團主營業務毛利比例達62.3%,摩托車出口占集團出口總額的49%。在汽車產品結構調整上,集團狠抓產品平臺的放大和產品系列的完善。集團成立以來,先后完成了與福特公司的合資,南京、河北汽車基地的建設,產品平臺由原來以微車為主的單一平臺拓展到微車、轎車、客車、特種車等多品種平臺,產品涵蓋了微貨、微客、微轎、經濟型轎車、中高檔轎車、特種車在內的全系列、寬領域,穩坐中國汽車企業第四位置。今年上半年,公司汽車銷售量增長28.7%,汽車出口增長129.2%。摩托車通過狠抓產品的更新換代,把資源集中到市場暢銷品種上,效益穩步改善。今年上半年,集團摩托車產量增長22.4%,銷售增長22.9%,出口增長81.7%。同時,集團公司狠抓新經濟增長點的培育,汽車零部件、光電新產業、軍品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大膽的創新
在促使企業技術進步上,裝備集團大膽創新,一改過去封閉型開發為開放型開發,通過內抓技術創新激勵制度建設和產品研發基地建設,外抓社會資源為我所用,大大加快了企業技術進步和產品更新換代步伐,新產品成了集團經濟效益改善的主力軍。在軍品科研和產品開發上,集團公司建立并完善了以兵器裝備研究院為頂層,重點保軍企業為骨干,聯合研發中心為基礎,社會科研力量為支撐,開放型的軍品科研開發體系,有效增強了集團的保軍實力和后勁。在民品科研和產品開發上,通過狠抓科研體系建設,完善激勵制度,建立先期投入制度,促進了技術進步;目前,集團共有國家級技術中心3個,省級技術中心10多個。今年上半年,集團民品中的新產品產值已占53.2%,同比提高10.3個百分點,汽車、摩托車的新產品比例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對兵器裝備集團這種歷史包袱沉重的軍工企業而言,僅靠自身努力解決扭虧脫困問題是遠遠不夠的,國家軍工企業改革脫困政策的實施,為企業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建立既滿足國防建設需要又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國防科技工業新體制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為了運用好政策,加快企業結構的調整,集團成立了由一名副總經理負責的改革領導小組,對集團改革脫困和劣勢企業退出進行了統一策劃和全盤安排。目前,集團改革脫困正按國防科技工業整體計劃穩步推進,改革脫困政策的實施和劣勢企業的退出已對集團整體經營狀況的改善產生了相當明顯的良性影響。
今年上半年,面對非典疫情突然爆發的嚴峻挑戰,集團公司按照黨中央、國務院"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經濟工作"的要求創新工作,最大限度降低了非典損失,順利實現了"雙過半",各項經濟指標創集團成立以來最好水平,集團經濟整體開始步入良性發展階段,多項經濟指標無論是增幅還是絕對值均列十大軍工集團之首。1-6月,集團公司工業企業實現產值212.8億元,同比增長28.3%;實現銷售收入154.9億元,同比增長39.7%,為年計劃的55.1%;實現工業增加值36.7億元,同比增加36.5%,為年計劃的54.6%;實現出口交貨值7.1億元,同比增長32.2%;利潤大幅度增加,提前實現了扭虧為盈目標。■
(責任編輯:楊力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