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體重過低的男孩成年后生育能力低
一項初步研究認為,出生時體重過低的男孩,由于睪丸的發育跟不上身體發育而導致內分泌功能障礙,有可能影響其日后的生育能力。
過去已有研究顯示,低出生體重兒成年后會出現一系列的健康問題,包括高血壓等。最近還有一項針對女孩的研究發現,低出生體重與卵巢發育不良有關,嚴重的還會導致不孕。研究人員對24名出生體重正常(平均出生體重7.1磅)和25名出生體重低下(平均出生體重3.7磅)的男孩子進行了研究,這些男孩都已經過了青春期。研究結果顯示,出生時體重低下的男孩,其身材和睪丸體積普遍比出生時體重正常的男孩小,體內睪丸激素和與精子生成有關的抑制素-B水平也低下。
女性快步走最有益健康
鍛煉身體有多種形式,“快走”就是其中一種。研究報告指出,中老年女性較少參加激烈運動,但是只要每天快走30分鐘,中風的概率可以降低30%,預防中風的效果與慢跑、打網球、騎自行車等較激烈的快節奏運動是相同的。并且快走對于預防糖尿病、心臟病、骨質疏松癥、中風以及某些癌癥,都具有良好的效果。沒有運動習慣的女性,只要從現在開始每天快走30分鐘,也能達到強身健體的良好效果。至于走多快才算是“快走”?研究報告指出,如果在12分鐘內走完1公里的距離,這樣的速度可以稱之為“快走”了,因為這個速度可以讓心肺功能產生有效的運動。
氣候變暖將導致人體健康狀況惡化
俄羅斯科學家最新研究認為,全球氣候變暖會導致人的健康狀況惡化。在降水比較多的部分陸地地區,由于水位上升,人們食用最多的是靠近地表的水。而地表水的水質也會因地表物質污染而下降,人們食用了這樣的水,就會患上諸如皮膚病、心血管疾病、腸胃病等各類傳染性疾病。隨著居住環境的變化,人的肌體抵抗力和適應能力都會下降。屆時,傷寒、痢疾、瘧疾、兔熱病等傳染性疾病就會成為常見病。而在另外一些氣候變得更加干旱、逐漸荒漠化的地區,由于缺水,化學污染和生物污染將會加重,人們也會被迫食用水質不好的水。同時荒漠化導致土壤鹽分增多,將不再適合作物種植。全球變暖導致人的居住環境發生變化并影響人的健康狀況并非一日之事。未雨綢繆,人類應該及早采取措施以避免這類事情的發生。
丈夫年齡大的孕婦易患高血壓
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婦產科的蘇珊·哈拉普教授近日指出,丈夫年齡偏大的孕婦患上高血壓這種孕期并發癥的可能性明顯增加,這使得她們和胎兒都容易受到負面影響,甚至會引起孕婦中風或是死亡。哈拉普教授在研究中發現,丈夫年齡在35到44歲之間的孕婦患上高血壓的概率比丈夫年齡在25到34歲之間的孕婦高24%,而如果丈夫年齡超過45歲,那么他們的妻子懷孕后患上高血壓的概率就將增加80%。哈拉普教授是在對1303個孕婦患上高血壓的例子進行調查后得出上述結論的。調查顯示,這些孕婦當中多達30%的人的丈夫年齡超過35歲,同時孕婦本人年齡偏大,導致患上高血壓的比例更是高達50%。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可能是男性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精子會因為人體日漸衰老產生的基因突變而受到損傷或是輻射、溫度等環境因素對精子的質量產生不利影響,而精子本身的缺陷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孕婦患上高血壓的概率。
女性成熟早易誘發乳腺癌
最新發表的一項有關性成熟早與乳腺癌之間關系的研究表明,由于基因設置方面的原因,性成熟早的女性較那些在正常年齡進入青春期的女性容易誘發乳腺癌的發生。在過去的研究中,人們普遍認為女性是否容易發生乳腺癌與其體內產生的雌激素水平有關。例假開始得早、絕經期晚、不生育孩子或大齡生育的女性的雌激素水平一般都較常人要高。然而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那些性成熟得早的女性特別容易誘發乳腺癌。對于那些因基因設置而易發乳腺癌的女性來講,性成熟期間大量分泌的雌激素就足以導致其在今后的日子里患上乳腺癌,而不像其他一般女性需要長期受到雌激素刺激后才能引發乳腺癌。這一研究結果為人類更全面地了解乳腺癌的發病原因提供了一個重要思路。
母愛可永久改變嬰兒的基因活動
在老鼠身上進行的最新實驗表明,母親對子女的關愛方式能決定他們成人后的心理健康程度,因為母親的愛撫能永久改變嬰兒的基因活動。這一結果是在8日舉行的一個研究成人疾病的胎兒和嬰兒起因的會議上提出的。研究人員發現,和沒怎么受到母鼠關愛的小鼠相比,經常受到母鼠愛撫的小鼠長大后沒有那么焦慮和膽小,分泌的緊張激素也較低。它向我們展現了哺乳動物的基因表現會因母親和嬰兒的相互作用而永久改變以及它對行為和心理健康的長期影響。專家們說,目前還不知道這一結果是否適用于人類,特別是親吻和擁抱是否也有同樣的作用。但專家們又說,雖然對人類而言,母親的哪些行為會對嬰兒起作用可能與老鼠有所不同,但他們猜測基本原理和機制應該是一樣的。
壽命長短與工作有關
美國研究人員關于工作與壽命關系的研究結果表明,人們選擇工作時的一個重要考慮因素應該是自己是否對這份工作感興趣,而不是把掙大錢擺在第一位,這樣才不會縮短自己的壽命。這項關于上班一族生活的研究表明,煩悶的工作實際上會加快死亡。科研人員發現,和工作有意思、沒有太大壓力的人相比,那些主要從事被動的、重復性勞動的人,像文字錄入員和裝配線上的工人,有33%的可能性要少活5年。如果人們能夠控制自己的工作,干的活兒就會比較有意思而不煩悶,那么壽命就可以長一些,工作效率也會高一些。而那些對工作環境和勞動時間缺乏控制的人,比起那些對日常活動有所控制的人來,要高出50%。這表明,因承受工作壓力而造成嚴重后果的不光是那些在復雜、高壓力的環境中工作的人,如公司職員和經理,從事單一、被動性工作的人也一樣。
對老人過度關懷反而促進衰老
對老年人在生活及健康方面給予適當的關懷和照顧是非常必要的,但德國心理學家對多家養老院調查后發現:對老年人過多幫助反而會促進他們的衰老過程。研究人員指出,這些養老院的護理人員對老人關懷備至,老人生活中的一切事情,包括能夠自理的,如穿衣、穿鞋、梳理等都由護理員代勞,結果形成了一種依賴關系,使老人的生活失去了獨立性和主觀能動性,無法按個人意志和愛好來安排生活,由此促進了身心的衰老過程。因此,有關專家認為,應多鼓勵老年人按自己的興趣來安排日常活動,凡是老人能夠處理的事情最好讓他們自己做,能夠使老人們勤動腦和多動手腳,這樣對四肢骨骼和肌肉的強健大有益處,也有助于防止老年癡呆癥發生,有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作為護理人員,一般只需給予必要的幫助,比如做一些特殊的護理。
研究發現:某些細菌有利于口氣清新
最新研究發現,口腔異味并不一定是因為大蒜、洋蔥、咖啡或酒精引起的,罪魁禍首有可能是位于舌尖底部的幾種特殊類型的細菌。口腔內有一些細菌可以使口腔產生異味,而另一些細菌的作用則剛好相反。研究人員發現,在5名沒有口臭的試驗對象口腔中,都有同樣的3種細菌,其中含量最高的是唾液鏈球菌。而在6名有口臭的人士中,只有一個人的口腔中有這種細菌,而且含量很低。研究人員共發現了6種能引起口臭的細菌,其中幾種是口氣清新的人口中所沒有的。
(責編范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