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革 李 峰
齊齊哈爾建華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劉成功,作為有著戰略家眼光的企業家,上任二年多來,以非凡的駕馭能力和過人的膽識,使一個連續12年虧損的大型軍工企業,于2002年一舉扭虧為盈,凈減虧4136萬元,盈利272萬元,成為2002年齊齊哈爾市經濟工作中的亮點,贏得了行業領導和同行業企業的贊譽和欽佩。如今,建華公司員工及家屬精神振奮、揚眉吐氣、笑逐顏開。
在建華公司近20年的工作時間和多部門、多專業的領導管理實踐中,劉成功清醒地認識到特種產品在計劃經濟模式下形成的生產、管理弊端,也充分意識到在市場經濟環境中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和危機所在,確定了外搶項目、拓市場、內抓科研、抓管理的企業經營戰略。
劉成功親自帶隊搞市場開發,爭取科研和改造項目。在產品開發上,他狠抓科研體制改革,力主突破原有"老三樣"產品的結構框架,積極推進具有高技術含量產品的立項、開發,實行科研項目招標制、合同制和總設計師負責制;加速學科帶頭人梯隊建設,對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實行重獎。在新的科研體制下,僅2002年就開發設計定型4個新產品,新立項和預研的產品達十余種,提高了企業的競爭能力、創新能力和抗風險能力,為建華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分技術、七分管理"。在進行市場開發和產品開發的同時,劉成功在企業各級領導者和管理人員中堅持強化管理創效益的經營理念,狠抓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落實。
在人事管理方面,劉成功堅持人本方針,變原有的消極靜態管理為積極動態管理,使建華公司用人、用工和分配制度改革走在了同行業前列。按照"用好的作風選人,選作風好的人"和"靠得住、有本事、能成事"的用人原則,建立和完善了黨政領導干部的選拔任用制度,形成了富有生機和活力的、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的選人用人機制,選拔了一批政治素質好、文化層次高、具有較強的駕馭復雜局面的組織協調能力強的年輕員工充實到干部隊伍中,共調整中層干部117人、新提拔年輕干部27人,加快了公司中層干部的"四化"進程。他還采用"外引內培",親自審定人才吸引政策,2002年有35名應屆大學畢業生到公司工作,有14名在讀大學生與公司簽訂了助學協議,還有3位曾外流的優秀技術管理人才回到公司工作。公司還制定了系統的培訓計劃,選一些"靠得住、素質好"的專業人員外出培訓,并有針對性地搞好內部培訓,2002年各種專業培訓達13061人次。
劉成功堅持向管理要效益,構筑新型高效管理平臺,積極推進物資比質、比價采購制度,全年節約采購費用170萬元,杜絕了資金多頭管理和資金流向不清的現象發生。
"站在企業看發展、跳出企業找差距",這是劉成功對經營管理的實踐總結。他善于在經營管理上找出自身不足,學習他人長處,從而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作為總經理,求真務實是他一慣的工作作風。在他上任伊始,就對公司各級領導提出了"六項工作要求"(即: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開拓創新的進取精神、精明強干的經營能力、嚴謹細致的科學態度、廉潔自律的人格魅力、團結和諧的工作氛圍)、新的"三大紀律"(嚴肅的政治紀律、嚴明的廉政紀律、嚴謹的工作紀律)和"八項注意"(即:注意工作態度、注意工作職責、注意工作思維、注意工作創新、注意工作程序、注意工作實效、注意工作氛圍、注意工作環境),并把員工滿意不滿意作為公司各級領導工作的標準,提出"要把員工的需要作為我們的第一選擇,把員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員工滿意作為第一標準,要從員工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從員工最關心、最需要的事情辦起"。他關心員工的生活,把增加員工收入作為自己的工作目標,作為考核各級領導干部工作的首要內容。2002年員工年人均收入從2001年的6230元增至9472元,增幅達52%,創了歷史最好水平。
作為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家,劉成功不斷學習、不斷充實提高。他攻讀了南京理工大學企業發展戰略專業研究生課程,并堅持自修戰略管理、生產經營管理理論,還在各種會議上不失時機地提出學習要求,成為建華公司創建學習型組織、企業員工爭當學習型個人的帶頭人。他勤勉睿智,經常到同行業企業中交流學習,到企業基層了解情況,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做到"思想上不斷有新解放,實踐上不斷有新發展"。
在建華公司工作近20年的劉成功,深知員工的精神面貌是企業振興的源動力。為此,他以企業文化建設為依托,以環境建設為載體,構筑企業無形資產。他帶領員工進行了企業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環境整治工程,使這個有近百年歷史的老企業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劉成功以他過人的膽識和魄力,獲得了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科技進步特等獎、黑龍江省杰出青年企業家、被齊齊哈爾市人民政府授予勞動模范和優秀企業經營者等光榮稱號。
在成功面前,劉成功看得很遠。"作為企業總經理,我每天都在思考的是企業明天、后天的長足發展。我希望通過3年的不懈努力,把建華公司建成具有強盛競爭力的企業"。鎖定未來的進軍目標,劉成功充滿了自信。■
(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