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軍 陳筱玲
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再障”,是一種骨髓細胞功能低下,特別是造血于細胞不足導致紅細胞、中性粒細胞和血小板三大系列血細胞缺乏,即全血細胞減少的血液病。再障在我國并不少見,其病因可能與臨床某些藥物的應用、苯和殺蟲劑的環境暴露、肝炎病毒等感染有關。另有約50%的病例因始終無法找到病因而稱為原發性再障。再障的初起癥狀為疲乏、皮膚瘀點、鼻衄和牙齦滲血等。由于長期的中性粒細胞減少,有些護理不當的患者會發生嚴重的細菌和霉菌感染,而這也是再障患者最常見的死亡原因。
再障患者可有一系列的口腔表現,有不少患者是首先就診于口腔科而發現此病的。因此充分了解再障的口腔表現對于早期診斷是至關重要的。再障的口腔表現主要有口腔黏膜下出血、牙齦腫脹、口腔皰疹、自發性牙齦出血、牙齦蒼白和牙周病等。除牙周病外,其余均是再障所特有的癥狀。國外對10名患者進行了平均12周的治療后,其中4例發生了牙齦增生,口腔黏膜下出血2例,口腔皰疹、自發性牙齦出血各1例,而且所有這些癥狀都與再障病情呈正相關。
口腔瘀點出血是再障最常見的口內表現,毫無疑問這與血小板計數低下相關,而日常的吞咽和咀嚼引起的口內微小創傷對此可起到促發作用。
牙齦出血是另一個血小板減少的常見表現,嚴重的牙菌斑、牙結石繼發的局部炎癥都對它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牙齦增生是近期發現的再障患者的一大特征。美國研究人員布倫南博士的研究報告顯示,在79名有口腔并發癥的再障患者中,有13例(16%)并發了牙齦增生,目前認為這可能與部分患者的異常免疫機能亢進有關,還有部分患者在應用了環孢素(一種新型的免疫抑制劑)后,也會伴發牙齦增生,其原因尚不清楚。
再障患者的口腔皰疹主要是一種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其發病率為28%,若有條件可在早期作HSV(單純皰疹病毒)培養以明確診斷。
再障患者迅速進展的嚴重牙周炎,提示患者中性粒細胞的數量和質量均已存在嚴重缺陷,這將使患者難以抵御各種細菌和病毒的侵襲。有報告提示,某些最終發生了嚴重的全身性感染的再障患者,最初的感染源就是口腔中的局部感染。
齒槽骨缺失在再障患者中的平均發病率為10%,多為晚期再障患者牙周病迅速進展所致。
可見,口腔雖然只是一個局部,但這里發生的細微變化卻可向我們提出警告,所以當出現了這些口腔癥狀時,切不可掉以輕心。凡再障患者均應定期進行口腔檢查,一旦發現有局部感染和1)2_k所述癥狀,就要及時、認真地進行治療。而且,再障患者在接受拔牙等有創傷性的口腔治療時,應先向自己的主治醫師和口腔醫師說明情況,以免發生不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