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刊發文章說,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改造的運動員,有可能在今后兩年內問世。屆時,那些注射了可以增加爆發力基因的短跑運動員,會像超人似的在6秒鐘之內輕松地跑完100米;而那些注射了可以增加肺活量基因的馬拉松選手,則能在1.5小時之內跑完42公里。人們將這種根據需要對某種基因進行改造的做法,稱為“基因興奮劑”。對于這種可能出現的“體育噩夢”,有良知的科學家無不憂心忡忡。
盡管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基因改造運動員的消息,但是這項技術在動物實驗方面已經取得了不小成就。美國一個科學家小組,用腺病毒運輸紅細胞生成素基因至老鼠體內,刺激細胞產生相應的蛋白質,增長血球容量,使老鼠血液紅細胞的比例從49%增長到81%。
如果同樣的變化發生在人體內,那么,這些增長的血液紅細胞,就可以把更多的氧氣運送到人體的各個組織中,其體力和耐力就會大大增強。不少成績優異的運動員,正是由于“天生”就有這一控制紅細胞生長素的特殊基因。
從分子遺傳學角度看,人的各種性狀,都是他們的基因決定的。不同種族的人群,其基因總數99%是相同的,但正是這1%的差異,導致了人類不同的體能特征。由此不難理解,為什么進入男女100米、200米競賽前列的大都為黑人和西非人,而長跑項目的奪標熱門人物又以東非人居多。
現在,能使血液中紅細胞生長素大大增加的“變異基因”已被科學家找到,并可使用先進的基因療法對運動員的基因加以改造。據稱,超量分泌紅細胞生長素能使運動員提高速度20%以上。這對許多參賽選手是很大的誘惑。
還有一種基因技術方法,有可能被應用于增強運動員某一特定部位的肌肉,例如鉛球運動員的肱三頭肌。實際上,早在1994年,美國就成功地完成了這種基因改造動物試驗。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肌肉研究中心研究員說,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從人類基因組項目中獲取DNA數據,查明那些有助于可控制肌纖維大小和肌纖維數量的神奇生長因子的基因。他說:“給那些想提高成績的運動員直接注射帶有這些生長因子的密碼的DNA,不是什么難事?!?/p>
與傳統的興奮劑相比,基因興奮劑的效力大得多。這一技術一旦漸成氣候,那些鋌而走險的運動員肯定對它趨之若鶩,而且基因興奮劑很難檢測出來。
“基因興奮劑”極大地危害運動員的健康。例如,血液里的紅細胞過多,會造成血黏度上升、血液流動緩慢、血管管腔逐漸變窄,極易出現血循環障礙;最后可能引發高血壓和中風等疾病。
哈佛醫學院分子生物學中心主任克里斯托弗·埃文斯警告說:“運動員必須小心一點?;蚺d奮劑還可能是腫瘤的一個生長因子,弄不好贏得一塊金牌卻患了癌癥?!?/p>
世界著名運動生理學專家薩爾最近不無憂慮地說,如果基因興奮劑被廣泛運用到運動員身上,它的危害將遠遠超過普通興奮劑,對競技體育的打擊將是毀滅性的。
摘自《中華醫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