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涵
江蘇省江都市司機張愛萍在出差途中因受朋友熱情相邀在武進縣的迎春飯店吃了河豚魚。食后,在開車赴上海途中腹疼難耐,很快就不省人事,并出現嚴重抽搐,最終成了植物人。張之妻將邀其夫進餐的武進萬通公司有關人(第一被告)及飯店老板(第二被告)告上法庭,要求賠付53萬元。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判令第一被告6萬元,判令第二被告賠18萬元。
幾口美味帶來了巨大并無可挽回的災難。
河豚有大毒不能吃,許多人都知道。各地因吃河豚而亡的人斷斷續續有所報道。前些年,北京有一外地人在路上拾得河豚烹食而致死。北就市的食品衛生專家楊文平及趙新生告訴我們:我國的《食品衛生法》明確規定禁止經營與食用有毒害的食品,河豚即屬于12鐘禁食品之一,但有些人心存僥幸,食者被美味誘惑,經營者為利益所驅使,所以隱匿經營與食用者一直未斷。
河豚肉美而食之可中毒,早有記載。明代李時珍著《本草綱目》中就曾說:“河豚有大毒……食之殺人。”但有人說,只要洗干凈或將其血洗凈后烹食就可免于中毒。
食品衛生專家趙新生說:“河豚魚絕不能吃,更不能經營。”在林林總總的飲食中毒事件中,因吃河豚而中毒甚至死亡者占首位。一條僅重10克的小河豚所含之毒即可致人于死地。它所含的毒遠非一種,如河豚毒素、肝臟毒素以及卵巢毒素等等。這些毒素被吸收后會很快使末梢至中樞的神經系統麻痹,導致死亡。
河豚是一種在海水與淡水中來回遷徙的魚類,共約百種。其毒之大,可能與它在特殊生態環境中的飲食有關。此外,河豚之毒會因性別、種類、各個生長期及不同臟器而異。據觀察,以四五月間魚卵巢內所含之毒為最。有人說,養殖的河豚毒小,其實并不盡然。有的企業曾對河豚進行馴化及雜交進行淡水養殖……也難減弱其毒。
對那些冒險吃河豚者,應大聲提醒:生命與“口福”,孰輕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