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純真
當我們走進丹陽市呂城鎮東村村,無處不感受到它開放開發的強勁活力,無處不感受到它發展發達的蓬勃朝氣。這里是廠房連片,機器歌唱,道路平坦,汽車飛奔,廣闊田野麥苗茁壯成長,連片的菜園含翠欲滴……東村村這個昔日的后進村,如今已一舉升格為呂城鎮及丹陽市乃至鎮江市的先進村、富裕村、文明村。
每當東村村老百姓自豪地談到這些“夢”一般的變化時,都情不自禁地說:多虧鎮黨委選了個好書記莊云飛,從他身上,可以看到優秀黨員、先鋒戰士的風采。
莊云飛名片:丹陽市十佳黨支部書記之一,丹陽市優秀黨員、丹陽市黨代表、丹陽市人大代表。1989年擔任黨支部書記以來,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徹底改變東村村的面貌。十余年來他不負眾望,為群眾排憂解難,為集體發展經濟,經歷各種各樣的磨難,現在東村村正在朝著“華西村”這個全國樣板村的方向邁進。
在呂城鎮,從鎮領導到普通百姓,交口稱贊莊云飛是“一點水分也沒有的好黨員、好書記”。
“我的事不值得吹乎,三十年來我就記住一條,謀私別人共產黨;人了黨,就不能干坑國家、集體,占老百姓便宜的事,給共產黨‘掙罵。”“不掙罵”,這個標準對莊云飛太低了。三十年來,他不僅沒給黨“掙”過罵,而是自覺為黨的形象增光彩。他的模范行動在群眾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年49歲的莊云飛,1973年12月從呂城中學初中畢業后,懷著報效國家的強烈愿望,走進部隊大熔爐中鍛煉了四年,在部隊人了黨,還當過班長、連黨支部委員,不僅個人立過三等功,而且還帶領全班立過三等功,可謂是一個出色的兵。
1978年4月退伍后,回到家鄉東村村擔任村民兵營副營長、生產隊隊長。在與農業生產打交道的過程中,他逐漸認識到發展農村經濟無工不富。
因此,莊云飛克服困難,辦起了擁有20名職工的羊毛衫廠。由于他經營有方,羊毛衫廠很快打開產品銷路,每年有一定數目的利潤。個人富了,莊云飛首先想到父老鄉親,每年他都拿出幾千元,用于修橋、鋪路等公益事業,并且還支付農戶的耕田作業費。他的行動受到全生產隊農民的一致好評。
正是由于莊云飛有事業心,且有奉獻精神,鎮黨委相中了他,請他擔任東村的“領頭雁”。
一個行政村,往往被人們稱為一個“小社會”,村支部就是這個“小社會”的主心骨。村支部在實際工作中肩負著黨的重任和群眾的厚望。因此,莊云飛擔任村支書以來,帶領支部“一班人”,堅持把“為官一任,造福一村”作為支部工作的重點,尤其是始終緊緊抓住發展經濟這個“牛鼻子”不放,把經濟工作作為第一要務。
這里有必要提一下,為了集中精力撲在東村的兩個文明建設上,莊云飛舍小家顧大家,1993年將開辦8年,已紅紅火火的羊毛衫廠關停,一門心思撲在集體工作上。真可謂“傾注一腔公仆情,換來東村新天地”。
接任支部書記時,東村的狀況是“一窮二白”,只有3個小廠,整個東村年創收入還不夠支付村干部的工資。面對這一狀況,莊云飛沒有泄氣,沒有畏難情緒,當時他睡在床上,走在路上,都在思考振興經濟的事。同時他集思廣益,發動黨員干部出主意,獻點子,使大家的思想統一到“發展是硬道理”上來。他緊緊抓住東村村緊靠呂城火車站、常州飛機場、大運河的交通便利條件,決心大力發展工業企業,首先他從東村村內部挖掘人才資源,對村辦企業領導班子進行調整,把有用人才提拔到廠長位置上。通過努力,原先的三個企業穩固發展,靠真誠務實吸引人才,先后發展了14個企業,工業產值達到8000余萬元。
在東村村落戶的企業主們都對莊云飛的人品佩服得送禮,連平時請客,莊云飛都不到場,而提供優質服務,莊云飛是“全天候”的,每家企業他每天至少轉一趟,企業遇到困難,他總是當場解決,決不推諉。這些企業,從征地到廠房建造,從產品生產到打開銷路,莊云飛無不費盡心血。企業老板都把他當作和藹可親的兄弟,有什么心事和難處都愿意找他,而他總是設法幫助解決,當成分內事。盡管他是支部書記,可沒有一點官架子。在當上支部書記后的十余年時間里,苦和累不必說了,幾乎沒有一個休息天,晚上睡覺通常只有三四個小時,考慮問題徹夜難眠是常事。難怪東村村的村民說:莊書記為了東村村吃盡了千辛萬苦。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經過莊云飛十余年的奮斗,東村村是“舊貌換新顏”。
企業發展上去了,莊云飛馬不停蹄又為東村村精神文明建設忙碌奔波了。他本著優化環境,為人民群眾辦實事的原則,每年都搞出一些東村村百姓稱贊的“民心工程”。
一是1991年投資20余萬元建起了10間2層的東村村小學教學樓,讓孩子們有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為了這個教學樓的建設,莊云飛可謂費盡心血。為了節省資金,他親自外出購買材料。在施工過程中,他親自帶村干部上樓板做小工,用實際行動支持百年大計的教育事業。
二是1992年進行電網改造。當時農村因電力不夠,經常停電跳閘。莊云飛投資10余萬元,購買了發電機,同時對2公里長的舊線路進行改造,從而使農民用上“放心電”。
三是投資13萬元建起了一座電灌站,解決了東村村水利灌溉難的狀況。同時為了節省水利灌溉成本,減輕農民負擔,還投入資金建造永久性襯砌化渠道幾千米。
四是投資幾十萬元建造東村的“致富大道”。十幾年前,東村村沒有一條像模像樣的路,全是羊腸小土路。“要致富,先修路”。1996年至1997年,莊云飛帶領村民對村路進行規劃,投人人力、物力建造了通往14個自然村的砂石路。2002年建起了寬廣平坦的水泥路,主干道寬度達到8米寬,道路兩旁還興建了綠化帶。
五是投入十余萬元通上了清澈甘甜的自來水。
六是投入幾十萬元安裝了程控電話和覆蓋面廣的有線電視網。
七是為全村農民辦起了合作醫療。
八是建造了一幢多功能村委會辦公大樓。
一樁樁,一件件,寫不完,道不盡,這都是莊云飛為父老鄉親作出的貢獻。事實勝于雄辯,在莊云飛的帶領下,全村干部群眾共同努力,東村村一年一個臺階,成為呂城鎮名副其實的“第一村”。莊云飛在每屆黨支部換屆選舉時,都是全票當選。
與莊云飛朝夕相處的村干部談起這位“領頭雁”,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們說,莊書記威信高不是吹出來的,而是實實在在于出來的。東村村每年為民辦實事所在資金都要達好幾十萬元,可他從不經手,丁是丁、卯是卯,堅持原則和財務制度,從不亂花一分錢,自己的工資用在集體事業和老百姓身上不計其數,5年前他曾有一次沒有拿一萬余元工資和資金,十余年來經常自己墊錢給公家。因此,“優秀黨員”、“先進工作者”、“人大代表”、“黨代表”等榮譽證書他有幾十本。
為了東村村,他全身心投入工作,無暇顧及家庭,家成了他的“旅館”,妻子生病他都未能抽出時間照顧一下,只能懷著愧疚之情。
村級經濟得到發展后,莊云飛就把目光轉向提高村民素質上。在全村開展“文明戶”、“十星級家庭”、“三八紅旗手”、“好兒媳”、“雙學雙比”等活動,全村“文明戶”和“十星級家庭”分別占全村戶數的95%和85%V2亡。東村村多年來無一戶違章建筑,無一戶亂占耕地·,無一起嚴重刑事犯罪,無一起計劃外生育現象,近幾年來多次榮獲市、鎮“文明村”、“敬老模范村”、“五好村”、“財務管理先進村”、“計劃生育達標村”、“綜合治理先進村”、“發展工業經濟先進村”等榮譽稱號,村黨支部連續多年被評為市、鎮級“先進黨支部”。‘
東村村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之所以雙豐收,這是與莊云飛為民服務分不開的,他是用真誠服務贏得民心,用為民辦實事換得威望。村里每一戶農戶的情況,他都了如指掌。由于莊云飛實實在在的工作,東村村連續多年沒有一起矛盾上交給鎮黨委、政府去處理,鎮黨委、政府布置的中心工作總是率先完成。
在采訪莊云飛期間,呂城鎮領導及東村村百姓說,莊云飛是個讓政府和群眾都滿意的好支部書記,是一個真正“大寫”的人,任支部書記十余年來,他始終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傾注在東村村發展大計上,用自己的雙手辦群眾的急事、難事、切身利益的事,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