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大學生”:危險的信號
3月8日,在西安市歐亞民辦高校歐亞學院舉行的一場就業洽談會上,該院采取“畢業學生自我推銷,用人單位舉牌競聘”的方式,讓該院的10名畢業生輪流走上臺,面對32家手持競聘牌的用人單位發表了演講,對自己的學業、技能、才藝等進行介紹。接著,用人單位在規定的5到7分鐘之內向應聘學生提問。最后,在主持人的組織下進行競聘,經過一番激烈的競爭,8名優秀畢業生當場競聘成功。
“這樣的結果超過了我的預期。”據以3.3萬元的年薪在本次競聘中拔得頭籌的新聞專業專科生史維華介紹,在大大小小的招聘會上,過分強調學歷的現象總讓她望而卻步,這樣的競聘形式給了她一個充分展示自信和能力的機會。
歐亞學院就業指導中心的耿主任也認為,在今年大學畢業生空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公開競聘正是一次大膽而有意義的嘗試。
而大多數人則對這種形式表示質疑和唾棄:
“這種拍賣人的方式有點像奴隸社會的奴隸主在挑選奴隸或牲口的情景。”北京大學歷史系的一位姓李的碩士研究生說,學校采取“拍賣”大學生的方式,僅僅讓用人單位來挑選學生,實際上是一種單向選擇,學生的選擇權利被完全剝奪了。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在30名在校大學生當中,表示愿意接受這種“拍賣”方式的大學生的僅占3.3%,完全持反對意見的占86.7%,而對此不置可否的占10%。由此看來,多數大學生并不認可這種通過拍賣的方式找工作。
北京大學知識產權法碩士、北京市潮陽律師事務所副主任胡鋼律師認為這種競價方式跟拍賣沒有任何本質區別,整個拍賣大學生過程都是違法的。這種非法拍賣方式,給大學生和用人單位雙方都埋下了重大隱患。
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見怪不怪了。今年作為我國高等教育擴招本科生畢業的第一年,據悉,全國將有212萬名大學畢業生走向就業市場,與去年的145萬相比,今年的大學畢業生猛增了67萬,增幅為46.2%。到2004年,仍有250萬大學生將繼續殺入這塊競爭激烈的勞動力市場。“拍賣大學生”現象的出現,不能不讓人為大學生將來的就業感到擔憂。
——據千龍新聞網
[數字]
五千萬據測算,中國目前擁有億萬富翁一千人,百萬富翁三百萬人。與此同時,中國還有近五千萬人沒有解決溫飽。標志著信息化程度的家庭電腦擁有率,東部最發達地區和西部最不發達地區竟相差幾十倍。如果不抓緊解決的話,在信息時代中國的貧困差距會變得更大。有關人士指出,在一個國家經濟起飛階段,出現一定程度的貧富差距是正常現象,但如果政府不想辦法解決,等貧富差距大得不可收拾時,就有可能出現嚴重的社會問題。
700萬我國未解決溫飽的人中,有相當一部分生活在西部自然條件惡劣,基本生活條件得不到保障的地區。國務院做出決定將這些人口移民,據測算,目前我國需要移民的貧困農民有700萬左右。
21852元北京市統計局公布了2002年本市在崗職工工資收入調查,人均工資達到21852元,比2001年增加2697元,增長14.1%。信托投資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13652元,為本次調查之首;排在第二位的是律師事務所,在崗職工平均工資94333元。
在各種經濟類型中,外商投資企業人均工資水平高于其他各種類型單位,在崗職工人均工資為39428元,是國有經濟人均工資水平23754元的1.7倍,是集體經濟人均工資水平11997元的3.3倍。
150 經過一年的考察,清華大學初步認定了150名學生作為今年自主招生的候選人,入選名單將向考生所在中學公布,并報生源所在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備案。
[短信息]
□NO.1《上海青年報》——另類結婚紀念照悄然登場
如今不少人的結婚照不是在影樓拍攝的,也沒有以往那種白紗掩面,西裝革履的一統化的造型。除去有些野外攝像之外,有很多是采用很隨意的牛仔褲、浴袍、圍裙之類的家居生活服飾造型。這些場面經現場攝影師的巧妙安排,便顯現出精美溫馨的“另類”結婚紀念照。
這種另類結婚紀念照一般分為兩類。一種是“纏綿”型,照片中的新郎新娘一般都大膽地裸露出上半身,但裸體的關鍵部分被崇尚自然美的新人們以某些飾物或標記遮住,藝術感十分強烈,情意更為豐富。另一種則為隨意的調笑型,場面多以新人們在家洗菜燒飯洗衣服的鏡頭,也有新郎和新娘開玩笑的瞬間,這類照片拍來輕松瀟灑,富于創意。
行業界人士分析認為,“另類”結婚照的興起,從一定程度上體現出時下的“新人”淡薄老一套的新婚排場,其推陳出新還在于揭示了婚姻的真諦:來自于生活。
□NO.2《羊城晚報》——“睡美人”醒了
擁有兩張大專文憑、能歌善舞、會幾種樂器的漂亮姑娘李潔,因工作上遇到挫折,從此一蹶不振,成了“睡美人”,在家中一睡三年,每天睡23個小時,只有吃飯和上廁所的時候才起床片刻。去年10月,“睡美人”李潔的消息經媒體報道后,引起廣泛關注,在眾人的幫助下,李潔開始走出家門在重慶一街道辦事處工作,日前,李潔已開始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睡美人”雖是特殊個案,但“睡美人”現象決不是個別現象,它反映抱大的一代獨生子女面對當今競爭激烈的時代產生退縮心理的問題,應當引起人們的關注。
□NO.3《北京青年報》——“防艾”課進入中小學
教育部日前決定,從今年春季開學起,在全國中小學中開設預防艾滋病、毒品預防和環境教育專題教育課。
預防艾滋病、毒品預防和環境教育三門課將納入學校的教學計劃,學校要專門為此安排好教師和課時。這三門專題教育課的開設要結合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發展規律,預防艾滋病教育主要在初一到高中二年級進行,按平均每學年兩課時安排教學內容;毒品預防教育主要在小學五年級到高中二年級進行,按平均每學年兩課時安排教學內容;環境教育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二年級進行,按平均每學年四課時安排教學內容。三門專題教育課所需課時原則上從地方課時和班團隊活動時間中安排。
□NO.4中新網——廣州一醫院實行“3分鐘緩解”制度
醫生接待患者時,至少要和對方“放松式”深入交談3分鐘。廣州長安醫院一項稱為“3分鐘緩解”的門診制度在該院開始實施,未按規定施診的醫生一旦被投訴,將被處以50元—100元的罰金。
據了解,該院的此項制度,源于一宗患者的投訴。該患者為了等某醫生看病,排隊排了兩個小時,輪到他時,醫生只簡單地問了幾句話,1分鐘不到就開了處方,患者覺得這是敷衍,投訴到醫院。這宗投訴引起了醫院管理層的重視,從而制定了這一“3分鐘緩解”的門診制度。
該醫院的負責人指出,這項制度要求醫生尊重、理解每一位患者,讓患者在和醫生交流的過程中輕松、舒服、明白,體現了人文關懷。
□NO.5中新網——“校內接吻”被禁
南方某大學將當眾擁抱親吻、在食堂互相喂飯等行為作為學生的德育不良行為記入檔案。在記者走訪本市的幾所大學時,一些大學的主管領導及相關專家表示,對于年輕人這種表達愛的方式,沒必要大驚小怪。
專家指出:對“校內接吻”現象沒有必要大驚小怪,年輕人表達愛意的方式多種多樣,這是很正常的。同時學生對自己的行為也應當自律,要審視自己的行為是否會對周圍的人產生負面影響。這就像是抽煙,誰都知道公共場所不許抽煙,因為會影響到別人。
[今日調查]
離開雷鋒的日子,企業家成青年第一偶像
沒有人懷疑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雷鋒在青年心目中的偶像地位。今年是中國開展學雷鋒活動40周年,隨著社會的轉型,時代的變遷,雷鋒在青年心目中的位置如何呢?不久前,中國共青團廣州市委等部門聯合對居住廣州的12歲—25歲的青少年進行的一項調查表明,“你心目中的偶像”的選項結果依次是:第一位,企業家、總裁(占29.1%);第二位,政界或領導人(占23.2%);第三位,明星(占13.8%);第四位,科學家、作家等(占12.7%);第五位,楷模人物(雷鋒等)(占6.4%);第六位,教師、工程師等(占3.6%);第七位,父母、親朋好友(占3.2%);第八位,節目主持人、記者等(占1.6%);第九位,自己(占0.3%)。
企業家成為廣州青少年心目中第一位偶像,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有關專家指出,這顯示出了我們社會正在走向多元化,青少年對偶像的選擇也由被動的接受向自主追求轉變。——據中新網
(責編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