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杰
江澤民在十六大報告中指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發揮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改善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職工素質的高低是國有企業興衰的重要因素。然而在現階段,我國國有企業職工隊伍的素質狀況不容樂觀。
一些國有企業,特別是一些國有老企業普遍存在冗員眾多、人浮子事的問題,影響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和經濟效益的提高。一些企業為擺脫困境,簡單地通過買斷工齡、提前退休、企業內部退養等手段減人,以達到增效的目的,結果適得其反。一些企業急需的人才通過買斷工齡,另謀高就;一些身懷絕技、還能工作的老職工被一刀切,回家養老。他們離開原單位后又被社會同行其他企業高薪聘請,帶走技術、挖走客戶,直接對企業構成威脅。同時表面上看企業人數減少了,工資總額減少了,但企業的職工技術素質卻下降了,許多高尖端工作干不了,不得不另外高薪聘請技術工人或返聘老職工,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一些國有企業存在學習氣氛不濃、職工整體素質下降的問題,這與整個社會風氣、產業工人地位下降有關?,F在許多城市青年不愿意進技校學技術,不愿意進工廠當工人,而是想上大學當白領或是經商,就是想有體面的工作或掙大錢,實現自我價值,過舒服日子。當工人被認為是沒出息、沒本事、沒前途的行當。即使萬般無奈進了工廠也不愿意當好工人、學技術,造成技術失傳,技術工人斷層。
一些國有企業,特別是一些國有老企業普遍存在管理落后、制度陳舊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勞動者的工作積極性和聰明才智的發揮。解決這些問題只有通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大力推進企業的體制、技術和管理創新,用適應市場經濟的新體制、新機制,用科學、嚴格的管理,調動起每個人的工作積極性,真正使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上述現象和問題已影響到國有企業的改革,影響到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影響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必須多管齊下,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職工隊伍素質,以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企業發展的要求,從而提高企業的整體競爭實力,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建章立制。企業管理者要認真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結合企業實際,出臺一系列有利于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學習主動性的規章制度,打破“大鍋飯”,引入競爭機制,營造學習氛圍,使干部職工改變思想觀念,積極參與不同類型的培訓、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讓他們認識到,培訓就是企業給的最大福利,自身素質決定自身命運、前程,你要想勝任工作就得天天學、學中干、干中學,一天不學習你就要落后、就要被淘汰,變讓我學為我要學。
創建學習型企業。企業管理者要把全面提高職工整體素質作為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頭等大事來抓。以人為本,以“提升學習力,迎接新挑戰”為著力點,深入開展“全員素質”工程,變人力資源開發為人才資源開發,以學知識、學技術、學技能為主要內容,以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為重點,完善培訓、考核、使用、待遇一體化激勵機制,加快建設企業急需的專業技術、專業技能、企業管理和市場人才等四支隊伍,全面提高職工的職業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專業技術素質和創新能力,為企業發展提供高素質的職工隊伍。
狠抓培訓。健全完善各級培訓網絡,加大資金投入,改善培訓條件,運用電教設施,實施培訓工作一把手負責制。企業一把手作為本單位培訓工作的第一負責人,要像抓安全生產一樣抓教育培訓工作,并納入單位領導政績考核內容。同時對全員建立崗位培訓技術檔案,作為上崗、升遷的重要依據。企業除堅持經常性的安全、技術等學習日活動外,還應采取全脫產、半脫產和業余等靈活多樣的方式組織教育培訓,大力開展崗位練兵,有計劃地組織技術比武、知識競賽、考問講解、技術問答、技術研討、專題技術講座等活動,大力培養知識與技術復合型人才、“精一、會二、學三”一專多能的技術復合型職工,人人爭當知識型職工,全面提高技術職工素質。
創新學習培訓形式、激勵機制。要充分發揮網絡優勢,有條件的企業在廠內部區域網上開設科技信息網頁,讓職工進行技術交流、科技信息查詢;開設政治學習園地,發布思政文章、改革動態、交流理論文章,開展“網絡政工”教育。與有關高等院校合作,開展遠程教育,探索學歷教育新模式。開展基礎英語教育活動,強化英語口語練習,適應人世的需要。實行技師帶徒制,技師、高級技師必須帶2、3名徒弟,簽訂師徒合同,傳授技藝、絕活,做好傳、幫、帶工作,否則予以解聘,取消其待遇。推行首席工程師、主任工程師制,聘任技術尖子為首席工程師、主任工程師,負責技術工作,享受企業中層干部有關待遇,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成為科技攻關的帶頭人。重獎技術成果、技術尖子,對合理化建議、管理創新、技術創效、QC成果、青年技術創新及參加各類技術比武、競賽的優勝者進行重獎,營造學技術、學知識的氛圍。通過上述措施,使廣大干部職工學知識、學技術、學技能蔚然成風,職工用學到的知識鉆研技術課題、攻克技術難關、開展技術革新、提高企業競爭實力。
企業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國有企業作為國家經濟命脈的脊梁,擔負著增強國力、穩定社會的使命。國有企業要想發展壯大,就必須深化改革,提高職工整體素質,從而提高企業競爭實力,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