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民工萬輝,和晉江地區60多萬外來打工者一樣,滿懷希望來到閩南最富庶的地方——福建省晉江,開始了不平凡的打工生涯。原以為可以賺筆錢回家娶媳婦,孝敬老爹老娘,不曾想忙忙碌碌一年了,到頭來每月卻只拿到300元生活費,數次與老板交涉,討回自己應有的一份工資,都不能如愿,向各級政府主管部門投訴,又如石沉大海,全無音信,憤然致電中央媒體,求助記者,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日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陪同萬輝前往其公司,向老板討回自己應得的一份工資,不料卻頗費周折。當記者來到晉江市勞動局,受到主管勞資糾紛的勞動局副局長溫名鋒的熱情接待,他認真地向記者介紹了晉江市如何維護民工合法權利,幫助民工討回拖欠工資的成果。記者請市里勞動局監察大隊派執法人員一起前往萬輝打工的公司調查情況,討回老板拖欠的工資,溫副局長一開始滿口答應派車派人與記者一同前往,當落實清楚公司名稱后,立馬改變了態度,推托車輛都已派往鄉下。記者便要求他給公司所在鎮的勞務站長打電話,告知記者將前往調查情況,請予協助,可溫副局長打了數次電話,均稱找不到人。記者只好自己打車趕到晉江市英林鎮勞務站,勞務站洪站長告訴記者,他一直在辦公室呆著,并沒有接到上級部門的任何電話。在搞清記者此行目的后,這位與公司老板同住一鎮,同一個姓氏,掌管著全鎮近千家企業勞資糾紛大權的勞務站長,多少顯得有些手腳忙亂,不知所措。
本已準備和記者前往公司的洪站長,磨磨蹭蹭又回到辦公室,與公司老板在電話里用閩南語交談,記者從他們的話音中聽出,洪站長希望老板能來勞務站接受調查,以免影響公司聲譽,這位站長倒是挺替老板著想,可自以為是的老板卻不領情。在幾番交涉中,我們終于來到萬輝打工所在的公司。眼前一片反差極大的景象讓記者十分驚訝:正在辦喜事的老板家里,三層高的樓房別墅,裝飾得富麗堂皇,極為豪華奢侈;而狹小擁擠的的廠房、工人宿舍卻臟亂不堪,一片狼跡。這個僅有七、八十人的家庭小作坊,沒有規章制度,沒有上班時間,沒有任何約束機制,工人與老板沒有簽定任何合同協議,工人自由工作,工資以記件核算,絕大多數工人每天工作長達十六小時,每月卻只領到300元的生活費。老板拖欠工人工資,公然違反《勞動法》,卻渾然不知,還振振有理。
老板:我們都有按月給工人結帳,但就是沒有發出去,做為穩定工人的一種保障。我們這邊技藝工人的流動量很大,個個廠都是這樣,晉江地區基本上是這樣子。
記者:工人有來向你討工資的嗎?
老板:大部分工人家里需要錢,就會向我借錢,除了生活費,很多工人都有借一點錢回家。我們一般都是要春節之前,要放工時,統一把帳結清。
記者:工人會不會半中間提出要走,那怎么辦?
老板:坐下來協商,他有他的理由,我有我的想法。談的過去,就肯定結帳給他。
在記者的干預下,拖欠工資的老板態度出現了180度的大轉彎,萬輝討了數次未歸的工資終于拿到手,但記者臨行前,他卻心有余悸的對記者說,我要跟你走,我怕他們報復我。
近年來,拖欠員工工資現象的增多已經成為引發勞資糾紛的主要因素,而每年年終更是此類事件多發的高峰期。三資企業、私營企業及建筑企業拖欠職工工資現象比較嚴重,這些企業的職工多為外來勞動力和農村勞動力。拖欠工資的手段則花樣繁多。有的以資金周轉出現暫時困難為由,拖延發工資,有的老板為躲發工資甚至舉家搬遷;有的為趕定單,超限度讓工人日夜加班,卻不支付任何加班工資,反而以“辭退”來嚇唬投訴的民工;有的公司因經營不善,負債累累,老板逃之夭夭,工人工資無處落實;而少數企業故意遲發或拖欠工資,以此作為企業流動資金和控制職工流動的一種手段。
惡意拖欠勞動者工資等惡劣違法行為,之所以屢有發生,一方面是某些經營者漠視員工的合法權益,不顧有關法律法規,惡意拖欠工人工資,使員工合法權益受到極大侵害。另一方面民工的法律意識的淡薄,缺乏自我保護意識;而政府先期介入的不足以及法律在追討中的軟弱無力,特別是一些執法人員地方保護意識嚴重,導致拖欠民工工資現象屢禁不止。
諸如此類拖欠工資現象的不斷涌現,給社會造成了極其不良的影響,到了該徹底整治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