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 陳德照教授
世界經濟目前處在大變化和大變革的過程中。從這兩年的情況看,有幾個問題需要重新估計和看待。21世紀世界經濟會如何發展,同這些問題有至關緊要的關系。
全面估計美國在當前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20世紀90年代是美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上升的時期。這種情況到2000年達到頂峰。這一年,美國占世界GDP的比重高達33%。同其他許多國家比較,當時美國在經濟上具有雙重優勢。一是增長勢頭、增長速度的優勢。二是在以信息產業為代表的新經濟發展方面的優勢。進入21世紀后,情況發生變化。2001年3月,美國經濟進入衰退,當年的經濟增長速度(0.3%)反而落在歐洲(1.4%)的后面,但美國并沒有喪失他在以信息產業為代表的新經濟發展方面的優勢。美國從經濟上具有雙重優勢變為單重優勢。美國占世界GDP的比重開始下降。2001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為101432億美元,占世界GDP32.7%。2002年,世界GDP估計為34萬億美元,美國占31%不到。
美國占世界GDP的比重發生變化,這一點固然非常重要,但問題是,迄今為止,我們常常只是從增長的角度,而不是從穩定發展和全面的角度來觀察世界經濟和美國經濟的。在今后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美國無疑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同其他單個國家相比,美國在經濟上占很大優勢。這種狀況短期內難以改變。但問題還有另外一面:美國經濟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也大。對這一點我們過去估計不夠。2001年美國GDP連續3個季度負增長,而在這之前,2000年第二季度,美國經濟卻增長5%以上;在這之后,2002年第一季度美國經濟也增長5%。2002年,美國經濟同樣大起大落。第一季度經濟剛增長5%,第二季度便猛降到1.3%,第三季度又上升到3.1%。“9·11”事件后,美國股市一度大跌。之后,三大股指又一度反彈10%~30%,到2002年初又開始轉跌,7月底、8月初跌到了多年來的最低水平。美國股市大動蕩引起世界股市的大動蕩。美國經濟總量越大,美國經濟中的這種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給世界經濟帶來的影響也越大。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美國經濟中的不穩定和不確定因素常常帶有突發的性質,這使它們的負面影響更為巨大,也更難以防范。“9·11”恐怖襲擊對美國經濟的直接影響大致已經過去了,但它對人們心理的深層次影響是不可能完全消失的。美國許多公眾認為,“9·11”事件是在美國沒有準備的情況下發生的。美國現在對恐怖襲擊作了這么多的防備,如果再發生比較大的襲擊事件,它對美國的影響將會非常嚴重。令人深思的是,“9·11”事件剛剛過去,安然等大公司假賬案又接踵而至,并且其揭露也像任何一件突發的政治、軍事事件那樣地出人意料。2002年10月,公司丑聞剛剛剛略為平息,美國對伊拉克開戰的可能性又因為美國國會同意對伊動武而日益增長。世界油價隨之進一步上升。現在看來,美國經濟這個火車頭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它既給世界經濟帶來增長,又給這種增長帶來重大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至少從這兩年的情況看,對于這二者,我們應當同樣地予以重視。21世紀的世界經濟不但需要增長與發展,還需要健康與穩定;不但需要帶動增長的火車頭,也需要能夠促進穩定發展的因素。21世紀的世界經濟應當是繁榮和相對穩定的世界經濟。它需要新的發展動力和新的市場。這些,都不是美國一個國家能夠做到的。
正確估計歐盟在21世紀世界經濟中的作用
長期以來,歐洲經濟主要有兩點不如美國。一是歐洲經濟的規模雖然和美國不相上下,但它不是一個整體。二是歐洲經濟活力和增長速度不如美國。與此同時,歐洲經濟又有一大好處:發展比較平穩。這一點表現在許多方面。
首先,它表現在經濟的增長上。歐盟成員國的通脹率一般低于2%。財政赤字占預算的比重控制在3%以內。內債占GDP比重低于“馬約”規定的60%。投資收益率一般在3%~4%。今后,在個別年份,上述個別指標可能會突破。歐盟東擴后的一段時間內,這種可能性更會增大。但今后10年,歐盟經濟大致會維持平穩的增長。歐洲是21世紀世界經濟重要的穩定器。但這一點卻往往被人們所忽視。
其次,歐洲的一體化是在平穩的過程中取得重要進展的。以2002年來說,這是歐盟在一體化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的一年。這一年,歐元如期進入流通領域。6月下旬,經對法國、德國和比利時的考察,歐元已無一例外地成為流通中惟一的合法貨幣。市場非常平靜。原先預料的混亂并沒有出現。歐元正式流通推動了國際金融市場的多元化,成為各國規避金融風險的重要依托。歐元正式流通也是21世紀國際貨幣體系重要的平衡因素和穩定因素。
再次,歐共體成員的幾次擴大都進行得比較平穩。目前正在平穩進行的是歐盟的第一次東擴。如果說,歐洲的經濟一體化是20世紀下半期歐洲取得的最大成績,那么一體化范圍的擴大則是21世紀初歐洲歷史上的一件大事。現在,中東歐國家都已提出加入歐盟的申請。2002年8月在丹麥召開的歐盟外長會議上,確定了接納新成員的時間表。10個申請國必須在年底前完成申請程序,并在2004年正式成為歐盟成員國。屆時歐盟將完成第五輪擴盟。目前可以比較肯定地說:在今后10年~15年內,歐盟將會擁有27個~28個成員國,其中包括己經提出加盟申請的中東歐和南歐12國在內,土地面積達400萬平方公里,有5億多人口,GDP將超過11萬億美元。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目前歐洲的政治版圖,并對世界政治格局產生重大影響。為了使擴盟盡量平穩地進行,歐盟吸收新成員采取的是“分別情況,逐步推進”的辦法。這種做法對其它地區實行區域經濟一體化有借鑒的作用,值得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認真地總結。
最后,歐洲的金融體系和公司制度雖然有自己的問題,但和美國比較,比較穩定。WTO前總干事羅杰羅不久前說:與美國公司相比,歐洲公司短期內的一個優勢在于,不像美國公司(尤其是電訊公司)那樣受上世紀90年代泡沫經濟債務的拖累,不像美國公司那樣受公司內部管理和財務丑聞的影響。
因此,2002年歐洲的經濟業績雖然不佳,但從總體趨勢看,歐盟經濟發展基本上是健康的。歐洲是21世紀初世界經濟平穩增長的重要因素。
東亞和中國:推動21世紀世界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新市場
20世紀下半期,美國一直是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到20世紀末、21世紀初,情況有了變化。美國仍然是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但美國在起這種作用的時候已經比較吃力了。這主要由于兩個原因。一是美國經濟本身存在不少問題。它的大起大落給世界經濟帶來了巨大的不穩定性,給許多國家發展經濟增添了困難。二是當美國經濟在上世紀90年代強勁增長的同時,日本等經濟卻處于低迷或衰退的狀態。這使美國在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時候,大有“獨木難支”的感覺。
中國和亞洲一些國家卻在崛起。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和平衡了由于美國的不穩定發展給世界帶來的影響。
中國經濟持續的高速增長,特別是亞洲金融危機后,中國為世界經濟的繁榮和穩定做出的貢獻,其程度超過中國在世界經濟和貿易中占有的份額。這種情況引人思考一個問題:在科學技術和經濟全球化進一步發展的條件下,一個國家對世界經濟的作用、影響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的?“一個國家在世界經濟中占據的份額”和“它同世界其他國家聯系的程度”是決定這個國家國際影響的兩個基本因素,但并非全部因素。一個國家如果能在世界經濟和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時刻,以一定的經濟力量為依托,采取正確的政策,常常能夠發揮比其經濟所占份額更大的作用。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爆發后,中國對世界經濟穩定增長所起的作用,其重要性超過當時中國在世界經濟中所占的份額。2002年,在世界經濟復蘇緩慢情況下,中國依靠增加內需等辦法,保持了經濟的高速穩定增長,在推動世界經濟增長方面起了積極的作用,也說明了這一點。
除中國外,東歐和俄國等轉軌國家經濟近年來有新的起色。2003年,歐洲和拉美新興工業經濟的情況會好于2002年。有些國家的經濟發展還會出現反復,但世界經濟正在出現增長中心多元化的趨勢。這是21世紀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特點。即使從純經濟的角度說,世界經濟的增長與發展過分依賴一個國家總是難以持久的。不管這個國家是美國還是其他什么國家。我們需要從經濟增長的新市場、新動力的角度,從增長中心多元化的角度,來看待和評估21世紀中國、歐洲、東歐與俄國等國家與地區的經濟發展。
如何評估21世紀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前景
20世紀最后幾十年里,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增長速度持續地超過發達國家,這一特點在21世紀還將保持下去。這說明,振興發展中國家經濟是不可阻擋的歷史趨勢。
21世紀,有三個動向對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一是發展中國家越來越多地認識到,搞好經濟和社會發展是擺在他們面前的第一要務。
二是發展中國家越來越多地認識到,抓住機會,從本國國情出發,找到具有自己特色的發展道路,對于振興國家經濟是非常重要。
三是在批評國際經濟舊秩序對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的嚴重消極影響時,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認識到調整本國經濟機制和結構對于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在批評經濟全球化負面影響的同時,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正積極參加到國際多邊體制中來。
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不看到,目前發展中國家在發展經濟方面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首先,政治和社會不穩定仍然是許多發展中國家振興經濟面臨的難題。總體和平、緩和、穩定,局部戰爭、緊張、動蕩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國際形勢的基本走勢。這里說的“局部”,主要就發生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
其次,發展中國家在尚未完成工業化任務的時候現在又面臨信息化的重大挑戰。同發達國家比較,目前多數發展中國家在增長速度上雖然占據優勢,但增長內涵上的劣勢卻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發展中國家現在既要在經濟規模上,又要在經濟質量上趕上發達國家,任務是非常艱巨的。
最后,找到一條結合國情,具有本國特色的發展道路,也需要時間。
這些都將對21世紀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