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國際局勢愈加緊張,美伊之間劍拔弩張的態勢導致投資者恐慌心理加大,市場價格波動更加明顯,比較突出的是金價達到352美元的6年新高,倫敦瞬間達到356.25美元;而國際油價也再上33美元。油價與金價使用美元報價,無疑加大美元資產恐慌拋售,不利于美元穩定,貶值縮水日趨嚴重。兩種重要商品價格的跳動,表明戰爭預期的避險作用上升,觸發心理恐慌不穩。尤其在當前經濟并不樂觀的環境與條件下,金融產品價格的不確定與投資抉擇的艱難矛盾性,都進一步加大國際金融市場的不穩定與難確定。我國目前正處于改革開放新的階段,金融層面改革的緊迫十分突出,因此,外圍環境的動蕩與波動,將加大國內改革發展的環境不利因素,值得關注與跟蹤,針對國際形勢的發展動向與變化,切實提前采取有效應對策略,以保障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戰爭預期心理影響不可忽視
國際形勢風云變幻,特別是因“9·11”恐怖襲擊事件而引起的阿富汗戰爭結束以后,美國政府并沒有停止其軍事行動,而將下一個打擊目標鎖定為推翻伊拉克的“薩達姆政權”。國際市場反應最快以及波動最大的就是國際石油價格和黃金價格的大幅上漲,進而使以美元報價的美元匯率波動明顯,無論對歐元或日元、英鎊、甚至瑞郎都處于收縮階段,使得美元貨幣政策取向也難以預料和顯示清晰走勢。因此導致國際金融市場價格波動明顯加大,總體不景氣愈加突出,比較突出的動向是戰爭預期加大中的金融投機性明顯,進而使主要金融和資源產品價格交錯跳動性加重。國際輿論對戰爭的預期為2003年2月爆發,而戰爭一旦爆發,直接消耗與影響最大的就是石油。但經濟較快的發展與新技術創新的推進,國際石油價格并非必然走高不能控制,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市場報告預測,2003年世界日均石油需求量為7640萬桶,而目前全球的原油日產量大約為7800萬桶,由此可以看出,目前世界的石油開采量能夠基本滿足各國石油需求。加之,美國逐漸增加能源儲備,已經達到5.92億桶,為25年來最高水平;OPEC也表示需求增加時增加產量,以穩定石油價格;非洲等地新發掘石油也會緩解油價的壓力。因此,在油價上漲的同時,并不存在嚴重的石油供需硬缺口。石油價格能否穩定,主要取決于國際局勢的安定與否、國際社會協商與合作的程度,尤其是戰爭因素是最直接的影響。
國際金融市場2002年較大的變化,對經濟實際影響有限,但對市場心理干擾突出,特別是經濟條件與環境不同,其價格結果也各不相同。目前全球經濟不景氣突出,而財富縮水、生產過剩以及裁員失業的上升,以及恐怖性突發事件的影響,使人們生活優裕之后的恐慌脆弱性上升,信心不足心理憂慮進一步加大石油與黃金價格上升中的不穩定與不確定。心理因素已經是影響經濟調整、政策制定、效應結果以及預期心理十分重要的支持與依托,并隨時加重市場動蕩與經濟混亂的誘因。
美元主導份額趨勢不可逆轉
而與戰爭因素密切連帶的金價和油價的動蕩上漲趨勢,都與美元資產的價值與美元政策緊密聯系。美元匯率較大的波動與下跌,與國際局勢緊張狀況以及美元自身的不支持性直接有關,原因在于以下四點:
其一是戰爭恐慌心理打壓突出——美國對伊拉克的戰爭不僅是2002年世界經濟金融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而且也已經延續為2003年世界金融市場最大的不確定干擾因素。目前戰爭的緊迫性愈加嚴峻,隨時具有爆發的可能。面對世界經濟環境不景氣與不確定的狀況,美國對伊拉克的戰爭將進一步打擊世界經濟復蘇的步伐,尤其對美國經濟弊多利少,前白宮經濟顧問林西預估的戰爭代價是GDP的1%~2%,大約為1000—2000億美元;白宮預算花費在500—600億美元左右;為此,布什總統表示,對伊拉克的戰爭將損及美國經濟。尤其是美元匯率過去一年下跌趨勢的加大,此時的戰爭因素只能進一步加重心理恐慌或不安定,進而導致拋售美元資產加大,其中當然也不排除市場技術與策略上的配合與運用。
其二是美國經濟不支持性明顯——歲末年初的一些經濟指標無力拉動或刺激美元走強,投資迷茫依然明顯。比較突出的是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上年12月份的數據從11月的84.9下降至80.3,對美元打壓加重。而從2002年美國公司破產數據看,全年達到3680億美元,明顯高于上年2590億美元,破產公司186家,尤以電訊業為多,高科技受創明顯,企業公司假賬問題突出。同時與美元資產價值密切相關的股票縮水繼續呈嚴重下跌趨勢,2002年底股票盤整數據顯示,三大指數下跌趨勢進入第三個年頭,道指、納指和標準普爾指數分別下跌17%、32%和23%不等,對年初投資信心的沖擊具有直接影響,進而導致美元繼續下挫走低。
其三是市場慣性推進作用加大——美元貶值是2002年引起關注的焦點,新一年貨幣政策依舊是強勢美元的取向,進而市場技術與策略的推進加大美元走低。加之主要貨幣國經濟數據的有所差異,經濟與貨幣壓力同樣明顯的趨同性,使歐元漲勢進一步加大,但經濟面并沒有支持歐元明顯的依據,經濟困惑較為明顯,市場鋪墊炒作空間明顯上升;而日元有違于日本貨幣當局的意向,對日本經濟復蘇不利;歐、日兩貨幣的走強并非經濟與政策的需求,而市場技術運作的慣性十分突出,因而周末呈現向下調整,美元略有上升。
其四是相關因素干擾不可低估——引起關注的委內瑞拉石油罷工已經持續近30天,石油生產陷入實質性停頓,原油供應出口中斷,直接導致國際石油價格上漲,紐約市場一度突破33美元水平,達到兩年來的最高;同時委內瑞拉國內局勢進一步惡化,不僅引起社會不穩定,而且已經上升為流血沖突。而從國際角度看,委內瑞拉為美國提供13%的原油,進而愈加不利于美國的經濟復蘇。委內瑞拉國內動蕩因素已經對于國際經濟政治局勢具有牽動與影響,不可掉以輕心。
面對美、歐、日三個主要貨幣國經濟層面的明顯差異與對比,美國好于歐元區和日本,無論是經濟增長指標、或是政策調整空間與效果、美元依托面優于歐日。而從歷史發展積累看,美元在世界貿易、金融交易、儲備手段以及國際比重中占據絕對優勢,強勢美元對美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的意義十分明顯。20世紀90年代強勢美元有利的緩解了世界經濟疲弱的痛苦,并使美國經濟創下10年繁榮周期,而當今世界經濟仍需要強勢美元刺激全球經濟重上增長之途。為此,布什政府采取了靈活的強勢美元政策,使美元近1年中下跌了12%。但從規模、實力、份額、比重與政策技術角度看,美國依然有能力繼續維持強勢美元政策,強勢美元不僅可以支持美國經濟恢復年率3%左右的增長率,有效抑制通脹上升,而且世界經濟的復蘇也需要強勢美元。
國際金融風險值得關注防范
當前世界形勢政治化因素突出,“反恐倒薩”引起國際政治關系轉變,引致資金流向發生變化。例如美國在中東地區的盟友沙特阿拉伯的關系有所變化,沙特富翁遂從美國撤資3000億美元轉向歐洲,導致美元資產信心下挫,歐元上漲強勁,使美國經濟金融都面臨新的挑戰。國際金融風險控制能力在提高,但風險壓力依然較大。從目前世界經濟和國際金融總體形勢看,全球金融風險還是有限的、可控的,主要依據在于三道防線的支持性與保障性。
第一道防線——全球防范金融風險意識與能力的提高,成為金融環境穩定的支持。主要體現在黃金、石油價格較大波動中的經濟金融相對穩定,拉美金融波動加大中的銀行相對穩定,尤其是美國經濟衰退與復蘇不確定中的相對穩定更為明顯。
第二道防線——全球宏觀調控水平的增強,成為金融改革與調整的保障。主要體現在2002年全球經濟下降、金融動蕩中,各國駕馭水平和承受能力經受考驗,金融市場穩定運作;美國經濟、股市風險預期加大,但金融市場有驚無險。
第三道防線——國際合作意識與行動的增強,成為防范金融風險和抑制金融危機的屏障。全球經濟與金融合作趨于更加密切與一致,官方與半官方以及非官方的商討、論壇連續不斷,金融合作意愿與表現明顯加強。20國集團的加強對話與合作,使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協調更為密切,關系緩和有所顯現。
展望21世紀初期,國際金融的發展將會呈現以下特征:發展方向——金融市場國際化、投資融資跨國化、行業更新信息化、客戶服務網絡化;發展格局——美元金融區、歐元金融區以及正在形成的亞洲金融區;發展趨勢——資金流動網絡化、業務競爭高端化和監督管理效益化。因此,全球金融未來發展將呈現更為密切與激烈的相互依存和競爭、監管更為規范、交易更為自由、規模效益更為擴大的發展趨勢。
我國金融業加入世貿組織成果顯著,改革開放進入新階段。一年來我國金融業的改革,不僅在競爭與憂患意識上有所增強,更重要的是相關層面已經取得卓有實效的進展與改革,其中包括黃金市場的開放、中間業務的拓展和銀行收費服務的啟動、投資基金規模的擴大、外匯市場活躍與上升、銀行不良資產的減少、銀行國際排名的入圍和躍進、金融創新產品的增多與開拓以及金融監管的逐漸完善與規范等等。我國政府機構正式公布了QFII即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制度,從而我國證券業開始了與國際資本市場接軌的進程,有利于提升我國股市及金融市場的國際影響與地位,同時對于我國引進外資、擴大融資渠道、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都具有積極意義與作用。正是這些積極的努力、探索與實踐,支持了我國經濟面對國際上不確定與動蕩局面,依然穩定持續發展,凸顯了金融改革推進的保障作用。而相對于國際市場接近最為密切的在于黃金市場的改革與開放,尤其是面對國際金融市場價格變動的不確定局面,我國與國際黃金市場接軌更為直接,金價的開放與走向國際化趨勢,與國際黃金價格水平的變動愈加密切。隨著國際黃金價格上升勢頭不可遏制,受美國隨時可能對伊拉克發動戰爭的影響更直接,市場大量購買黃金作保值的手段,所以導致金價持續上漲,黃金期貨的價格2002年已經增長了24%;由于股票價格暴跌,美元也一路疲軟,所以投資者一直在尋求新的資產保值載體,作為傳統硬通貨的黃金責無旁貸地擔負起了這一使命。預計金價2003年還會繼續增長的勢頭,而且漲幅會出現陡然增高的可能。據一些交易商估計,在戰爭開始以前,每盎司黃金的價格還可以再漲50美元。因此,對我國黃金市場既帶來機遇,也具有挑戰,規范、健全與完善的市場規則與行為,將是黃金市場發展與穩定的重要保障與條件。我國面對加入世貿組織的全面金融改革與開放,與國際金融接軌的改革與規范愈加緊迫,金融市場開放中的風險壓力愈加突出。一方面源于市場本身的規范化、國際化、市場化、法制化的健全與完善;另一方面則是市場依托的政策效益與規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