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前三季度同比增三成
國家統計局10月22日發布的統計報告顯示,前三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0.5%,比上年同期加快8.7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有關專家分析認為,今年的固定資產投資保持了持續快速增長的勢頭,各投資主體的投資積極性明顯增強,投資增長的內生機制逐步形成。但是部分行業的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有所加劇,房地產開發投資的結構不合理等問題要引起重視。稅務總局最新統計:前9個月稅收增長21.7%
國家稅務總局近日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份,全國稅收收入累計完成15243億元(不含關稅和農業稅收),比上年同期增長21.7%,增收2716億元。9月份全國稅收收入完成157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7%,增收260億元。
國內增值稅、海關代征進口稅收和內資企業所得稅是增收主體。前三個季度,國內增值稅完成5426億元,增長16.9%,增收784億元;海關代征進口稅收完成2061億元,增長51.8%,增收703億元;內資企業所得稅完成1801億元,增長27.1%,增收384億元。三大稅種共增收1871億元,占全國總增收額近70%。
1月~9月,滬市證券交易印花稅達5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深市證券交易印花稅達3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5%。其中,滬市9月份的證券交易印花稅為45901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4.9%;而深市9月份的證券交易印花稅則為20820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2%。
1月~9月,外資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分別增長20%。而1月~6月的數字顯示,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三項所得稅共完成2412億元,同比增長26.5%。由此看出,第三季度的內資企業所得稅遠高于外資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收入所得稅。
前三季度城鎮居民收入增長9%
國家統計局公布了我國前三季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據國家統計局統計表明,前三季度我國城鎮居民收入繼續保持了較快增長,人均可支配收入6347元,同比增長9%。農村居民盡管受到非典的影響,但由于農業結構調整加快、農產品價格上升等多種因素的推動,農民收入仍保持了增長趨勢。
統計還表明,前三季度,全國市場物價保持基本穩定。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了0.7%。其中,食品價格上漲2.2%,帶動整體價格水平上漲0.7個百分點;服務項目價格上漲2.2%,拉動整體價格上漲0.5個百分點。其余商品價格多為下降,其中,衣著下降2.4%,家庭設備用品和服務下降2.7%,交通和通信下降2.1%。前三季度商品零售價格同比下降0.5%。
經初步測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完成7911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5%,比去年同期加快0.6個百分點。
9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1%
與去年同月比,9月份居民消費價格上漲了1.1%,其中消費品上漲0.7%,服務項目上漲2.3%。剔除鮮菜鮮果影響后,9月份居民消費價格上漲了0.7%。
國家統計局城調總隊有關負責人介紹,部分地區出現嚴重的旱澇災害以及近期飼料價格的上漲,引起鮮菜、鮮果和肉禽價格明顯上漲,9月份食品價格同比上漲了3.2%,漲幅高于上月1個百分點。
由于水電、醫療保健、學雜費等部分服務項目價格漲幅擴大,9月份服務項目價格同比上漲2.3%,漲幅大于去年同期的2%。
我國95%以上的商品價格完全由市場決定
目前,我國95%以上的商品價格都由市場來配置,國家定價的商品不足5%。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專家指出,目前,我國市場體系基本形成,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明顯地發揮基礎性作用。農產品生產的指令性計劃已全部取消,工業品生產的指令性計劃只局限于木材、黃金、卷煙、食鹽和天然氣5種,其中木材、天然氣和黃金只是在某些環節或部分產品實行指令性計劃。
商品和服務價格基本由市場形成。目前,市場調節價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農副產品收購總額和生產資料銷售總額中所占的比例,分別達到95.8%、92.5%和87.4%。
由中國商業聯合會、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對今年下半年600種商品市場供求排隊分析調查顯示,下半年,供過于求的商品471種,占排隊商品總數的78.5%;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達到129種,占排隊商品總數的21.5%;沒有供不應求的商品。
我國電話用戶總數突破5億戶
信息產業部近日發布:到9月底,我國的電話用戶總數已突破5億戶,達到5.00442億戶。
用戶總數中,固定電話用戶達到2.50468億戶,移動電話用戶達到2.49974億戶。
這位發言人指出,近年來,我國通信發展的增長速度及增長規模在世界上是罕見的。自1882年我國開通第一部電話到1949年的67年中,全國電話用戶僅為21.8萬戶。到1978年,電話用戶總數達到192.5萬戶。改革開放后,我國通信業大發展,1998年電話用戶總數突破1億戶。今年突破了5億戶。通信的高速發展,為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提供了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堅實保障。
我國基本農田面積保持在16億畝以上
從1998年至今,我國已累計補充耕地2889萬畝,全國基本農田面積保持在16億畝以上,我國糧食的綜合生產能力得到了有效保護。。
據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孫文盛介紹,5年來,全國31個省(市、區)逐步做到了當年耕地占補平衡,全國同期補充耕地面積大于建設占用與災害損毀的耕地面積。通過推進土地開發整理,建設了一批適應現代化農業發展要求的高標準、成規模的基本農田。
據對國家土地開發整理示范區的調查,土地開發整理后植被覆蓋率增加了2.4個百分點。其中有22個省建立了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14個省的政府與國土資源部門雙向逐級簽訂了責任書,確保了一抓到底。
財政部成功發行15億美元外債
消息人士透露,由于受到市場追捧,財政部發行的美元債券提早定價,10億美元的美元債券部分定價為10年期美國國庫債券加53個基點,比市場預計的65~70個基點低了很多。
此外,歐元債券也受到追捧,目前已獲得超過10億歐元的認購金額。
財政部本次的外幣債券分10億美元和等值5億美元的歐元債券兩部分。美元債券部分此次獲得20億美元的認購金額,超過預定發行額一倍。美元債券部分的票面息率為4.75%,發行價為99.426美元,年收益率為4.823%。
此次發行,55%的投資者來自亞洲,25%來自美國,余下20%為歐洲投資者。來自美國的投資者主要為保險公司、退休基金及資產管理公司,亞洲投資者大部分為零售銀行及私人銀行。
2004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將達280萬人
據中國教育部學生司副司長劉大為透露,2004年中國高校畢業生預計將達到280萬人,比今年增長68萬;到2005年,進入就業市場的高校畢業生將很有可能突破340萬。
前9個月新增就業崗位650萬個
今年上半年,全國各地克服非典疫情造成的嚴重困難,認真落實各項再就業扶持政策,特別是5月份以來,工作進度明顯加快。
今年1至9月,全國累計實現新增就業崗位650萬個,達到全年目標任務800萬個的81%。
1月至8月我國食品工業產值達8011億元
日前從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獲悉,2003年1月~8月,我國食品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當年價)8011.2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8.67%;完成銷售收入7629.56億元,增長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