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共八章八十三條,對行政許可的設定、實施機關、實施程序、費用、監督檢查和法律責任等作出規定,并在總則開宗明義地指出,該法旨在規范行政許可的設定和實施,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
行政許可法規定了六方面可以設定行政許可的事項,包括直接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宏觀調控、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直接關系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等特定活動,需要按照法定條件予以批準的事項;有限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公共資源配置以及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業的市場準入等,需要賦予特定權利的事項等。
行政許可法明文規定,除非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和對行政許可事項進行監督檢查,不得收取任何費用。行政機關提供行政許可申請書格式文本,不得收費。
國務院近日發出關于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的通知。通知要求地方各級政府、國務院各部門要對學習、宣傳、貫徹行政許可法作出具體部署,抓緊作好有關行政許可規定的清理工作,依法清理行政許可的實施機關,改革實施行政許可的體制和機制,加強對行政許可的監督工作。
通知指出,行政許可法是對現行行政許可制度的重大改革和創新。各級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高度認識行政許可法的重要意義,認真學習、準確理解、嚴格執行。根據行政許可法的規定,行政許可原則上只能由法律、行政法規設定,據此現行不少有關行政許可的規定都要依照行政許可法作出相應修改或者予以廢止,許多規范性文件設定的行政許可都將失去效力。各地方、各部門應設專門機構和人員負責對現行有關行政許可規定的清理。凡與行政許可法不一致的有關行政許可規定,自行政許可法實施之日起一律停止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