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霞 丁 鄉
近年來,我國蘋果、梨等大宗水果價格波動較大,而桃、杏、李子、桑果、棗、櫻桃等小雜果卻市場較好。有專家分析認為,今后10年左右的時間內雜果供不應求,市場前景看好。
我國蘋果、梨的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但蘋果、梨以內銷為主,出口量較少,國內市場供過于求,價格一直較低。從近期看,此種狀況不會有太大改觀。與此相反,近年雜果銷路卻較好,比如沙紅桃每公斤賣到2元以上,冬棗每公斤賣到20元,紅提葡萄也賣到每公斤6元,桑果每公斤5至6元,經濟效益好于大宗水果。
據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王征兵分析說,世界年人均水果消費達70多公斤,而我國只有40多公斤。根據我國人均收入增長狀況,10年后年人均水果將達到60公斤左右。這個差額將主要由雜果來填補,因為大宗水果產量已供過于求,今年的主要任務是提高質量,數量不宜再增加。
五味子漲勢不停
五味子為我國特產之一,不但廣泛用于中醫藥,而且還是生產保健品的重要原料,據市場調查顯示,從2000年至今價格一直是小幅攀升。北五味子由2000年的25元(公斤價,下同),漲至2001年30元,2002年漲至35元,今年以來由于市場缺口在70%左右,所以連升五級,由38元一直升到50元以上,后市仍有上升空間。
業內人士分析,五味子價格連年上漲而且漲勢不停的主要原因是:野生品連年掠奪式過度采摘,產量遞減20%以上,加之近幾年自然災害頻繁,嚴重減產,產量幾近枯竭,不及市場需求的30%,較正常年份下降50%左右,同時五味子人工栽培近年剛剛起步,尚未形成規模,產量極少。據對全國17家大型中藥材專業市場調查顯示,近期北五味子價格已漲至45~52元左右,較年初上漲10~12元左右;西五味子由13~15元漲至18元,南五味子由10~12元上漲至13~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