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 權
80歲的著名漫畫家方成先生,背不駝、腰不弓,非但沒有“人活七十古來稀”的老態龍鐘,而且頗為挺拔,健步如飛,游泳動輒千米,騎車幾十里路更是小菜一碟。從他居住的北京金臺路到北太平莊的北影宿舍,來回的路程少說也有七十里,可方成照樣騎自行車前去,跟他的老友鐘靈、謝添喝酒聊天。
方成的家,三室一廳,簡直像個大倉庫,除了該“退休”的家具、床鋪,最占地的是書。在那張擁擠的書案兼畫案上,大量的漫畫佳作和探討幽默理論的文字篇章就是從這里走上報端、畫冊……
假如你與他對面而坐,他的比喻、諧語會滔滔不絕而又妙語連珠地迸發出來。他的悟性就像磁石一樣能把各種具有幽默的“鐵質”都吸引過來:“您染過發吧!”“不敢,怕別人說我打什么主意。”“那怎么沒有白的?”“白的都掉了。”您一定有什么好的養生之道,談談好嗎?”“很簡單,只有兩條,一條是常活動,我自己有輛紅旗車,只是比別人的少兩個轱轆;第二條是心煩想上吊時,先不急著去找繩子,找杯酒把它喝了,喝了就全忘了。”那年他西行去山西汾酒廠,廠長聽說方成光臨,出門相迎,拱手道:“久聞大名。”方先生頗顯機智,回禮道:“大聞酒名。”
由于他的名氣大,使得漫畫、動畫、相聲、小品等許多的評選活動都請他當評委,方成說:“我也是專業戶——評獎專業戶。”20世紀80年代以來,他一直在忙:畫畫兒、編書、寫雜文……“忙,忙得連生氣的工夫都沒有。”
生活中不出門的時候,他依然閑不住,買菜做飯的任務,他輕易“不放權”,而且常常騎車出去到遠一些的農貿市場采購,“騎車是一種鍛煉,想騎就騎,想走就走,上車就有座兒,不像公共汽車,你得聽它的,它還得跟你要錢買票,這多不劃算。”方成說:“逛農貿市場猶如‘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有時還能發現一些漫畫素材,不感寂寞,又可以調劑創作的勞累,那幅《抻面圖》就是得益于此的。”
同所有上了年紀的人一樣,方成也受到疾病的折磨和限制。“新近身體感到不適,到醫院檢查化驗,結果血糖偏高。醫囑,別吃甜食。不吃就不吃,本來就不愛吃,無所謂。還讓多吃豆腐和青菜,并且多吃芹菜和菠菜,不妨連根也一起吃。醫生的話不能不聽、不敢不聽,人家既然這樣說,就必有醫學保健上的道理,早知道這東西能防病,就不會白白浪費啦,70多年扔了多少啊,真可惜!可是光吃這東西也受不了,太單調,結果燒帶魚、紅燜羊肉還是悄悄地擺在了飯桌上。”
走出方老的家門,我總結著他的養生之道:“心情舒暢,適度工作,騎車鍛煉,不尋煩惱,遵聽醫囑,飲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