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和
“話療”一詞,簡單而又明確——以說話的方式宣泄和疏導心中郁結,從而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隨著人類的進步,說話和傾聽漸漸成為人類的本能需要,否則,人們的生活就會暗淡和孤苦。關愛一個人,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能傾聽他說話和陪他說話,尤其對老年人和性格內向者,以及患有疾病的人,更要重視“話療”。
“話療”可健腦養神。聊天內容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家長里短;大到國家政治時事和社會新聞,小到凡人瑣事和柴米油鹽醬醋茶。聊天時,人們既可緬懷風光的過去,又可憧憬幸福的未來,還可暢談交流飲食保健和延年益壽的經驗體會。從“話療”中消除了“心病”,增長知識,獲得信息,領略真情在人間,體會趣味哲理在百事。
“話療”可消除寂寞。一旦有空閑,侃侃“海闊天空”,傾訴“肺腑之言”,能將憂愁苦悶拋至九霄云外。
“話療”可促進身心健康。“話療”不拘形式,不受時間限制,富有浪漫色彩,自然活潑,又可給人以精神上的安慰和心理上的滿足。如此會使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對調節情緒寬闊胸懷,增強機體免疫能力大有好處,其對于健康的療效是不言而喻的。呢?據上海市老齡科研中心最近抽樣調查顯示,上海約有5%的老人遇事想不開,超過7%的老人經常會產生恐懼感,常有孤獨感的老人占9%,40%的老人缺乏經常聯系的朋友。可見70%以上的老人需要“話療”。
子女、親朋好友應盡力多傾聽老人說話,多與老人說話。但這還遠遠不夠,畢竟每人都有每人的工作和生活。因此,隨著社會的發展,陪老服務正在興起。有“話療”需求者,可以像請家教、保姆和鐘點工一樣,請人來陪伴說話、談心。上海某區已在社區試點成立“時間銀行”,愿意為社區老人服務者人手一冊,上面記下所提供服務的時間,類似儲蓄那樣,為老人服務,將來自己也可以獲得后繼者相應的服務。服務內容除做家務、陪看病、代購物等,陪老人實施“話療”也是其中之一。
“話療”對一般病人和生活遇到挫折的人同樣也很重要。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對病人和遭遇不如意事件的人,多耐心傾聽他們的訴說,多給予溫馨話語的安慰,是好事,也是善事。我國目前已有這類熱線電話,起到了社會為公民提供“話療”的作用。近年來,北京軍區總醫院腫瘤治療中心的護士在對患者實施整體護理的過程中,堅持每人每天同患者“話療”,講解腫瘤的治病防病知識÷并及時了解患者的思想壓力,安撫患者堅定信心克服困難等,不僅為患者解除身體疾病,還幫助患者恢復身心健康,最終取得了使患者坦然說癌、同心治癌的效果,受到患者的好評,去年該中心被評為“健康教育先進單位”。遼寧省腫瘤醫院舉辦癌癥專題講座,內容涉及精神養生、生活調理、藥物治療、營養攝取、體育鍛煉及術后護理等,并通過聯誼會、“抗癌明星”報告會等形式鼓勵廣大癌癥患者“把握生命、戰勝癌癥”,這種請患者相互“話療”的方式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
說話不僅可以交流感情,還是一種維護身心健康、排解不良情緒的有效方法,隨著“話療”的開發和發展,一定會讓更多的心靈充滿陽光。